杏坛·浸润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冬日的校园静谧、安然,却挡不住青年教师的学习热情。为充分发挥我校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新青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和教学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2月15日晚,我校“杏坛”成长营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艺术、体育、信息七个小组开展分学科学习。
成长·赋能
语文:指向阅读力提升的整本书阅读导读策略例谈
吴妮娜校长带领青年语文教师解读了新课标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理念与途径。从学生阅读达成情况、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把握和阅读分享的形式三方面分析了新课标前三个学段中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要求与表述,并用三个关键词解读“整本书阅读”。分析了整本书阅读课型和导读策略。最后以《中国民间故事》为例,由陈云和沈星星两位老师进行了微型课展示,浅谈导读策略。
数学:结构化视域下学生“量感”的培养例谈
屠莉琴校长结合新课标,在大观念视角下,从表象、统一标准以及工具三个角度为青年教师解读了如何培养学生“量感”及培养“量感”的重要性。随后,由韦一潇、李莹两位老师带来《厘米的认识》核心片段的微型课教学,学员们从表象、统一标准和工具三个方面评析两位老师的教学片段,并当场设计片段,进行展示。整个过程,学员积极参与,学习氛围浓厚,真正地让老师学习到了量感应该如何教学,从一课转向同类型的所有课例。
英语:基于新课标理念下课内外“思维作业”策略研究例谈--以PEP教材五年级为例
王建凤老师带来了基于新课标视域下“思维作业”策略研究例谈的主题报告。从背景与现状、课内外作业一体化、“思维作业”策略谈、作业设计命题要求以及作业布置五个方面,为我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进行作业设计。随后,唐培琪老师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分享了如何有效布置课内作业。陈凤琴老师围绕主题引领下的单元作业设计展开汇报。陈老师根据单元整理和主题创编两条主线,分享自己如何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
科学:学习新课标——新课标视域下教学论文的撰写
王露老师为学员们深入浅出的分享教学论文撰写的心得。并将学员所撰写的论文互相传阅、打分。学习他人长处,对比自身弱点,会看、会分析而后会写,通过集体的诊断和分析讨论,让学员切实的学会如何定题,如何列提纲,如何撰写论文。可谓,干货满满!
艺术:立足核心素养 开展深度学习——新艺术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例谈
朱佳音校长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和组员们共同思考和剖析何为核心素养?并邀请了高静老师和杨婧怡老师结合新课标分享学习心得。
最后,朱校与艺术组活动成员共同观看音乐教学课例《春天》和美术教学课例《两个时代的对话》,学习其他优秀教师是如何将新课标灵活的应用于课堂中去,将课堂的主导交给孩子。
体育:指向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四化”转型
葛黎霞老师围绕新课标的四个关键字:核心素养、结构化、大单元和学习方式改变四个方面详细讲解,并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分享经验。新课标的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备课时要强调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要突显四个化: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组织小组化,教法学法问题化,教学评价精准化,同时要注重体育教学的大单元计划,通过对学习项目的教学时间增长让学生掌握一到两门运动技能。教学组织设计要化整为零,教学内容要单元化做到变零为整。
信息:聚焦信息技术学科大单元 共研核心素养新课堂
王伟园老师从课程理念入手,立足新课标分析了信息科技课的重要性。鼓励老师们大胆尝试,以跨学科,大单元的形式来创新课堂教学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学员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对信息技术学科大单元设计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学习如何做到从整体到学段到单元再到课时目标的层层落实。
思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