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7b931f1.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fbb2303.png)
高三数学备考指导
今天是 2022 粤东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轮训的第三天,上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金宝铮老师为我们带来专题讲座《高三数学备考指导》。
金宝铮老师先谈谈新课标变化与思考。首先,分析新课标变化与特点,从显性变化和隐性变化两方面详细展开阐述。然后分析了新高考较旧高考的试题结构变化,增加了多项选择题。金老师指出高考试题尝试破除“八股”模式,要通过高考试题试图改变疯狂刷题,力争体现四基四能,努力落实立德树人。
金宝铮老师对新高考总复习提出一些建议:
1.对于辅导资料的使用绝对不能“照本宣科”, 需要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研究本校学生实际情况。
2.复习内容过难,不仅是做无用功,而且严重 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3.做好三个一:如何讲好一道题,如何备好一节课,如何研究一个模块。
学员们认真参与研修听课
学员的心得体会
吴文生老师:金老师以具体例子从如何讲好一道题、如何备好一节课、如何研究一个模块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高三的备考工作,让我们对高三如何去夯实基础,掌握通识通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策略。
吴泸辉老师:金老师在解析几何中就如何引导学生读懂题目,从题目中如何抓住关系式,达到解题目的的方法结合往年高考题目进行解读!使我们对高三复习引导有了更大的水平提高!
叶亚波老师:金老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生动形象地讲解了教学工作中的三大问题:如何讲好一道题,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上好一个模块。学习后,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教学能力。
听了这场讲座,对于高三老师来说,无疑是具有很好的学习价值。在教学中,如果能解决好三大问题:如何讲好一道题,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上好一个模块,高三数学复习备考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7b931f1.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fbb2303.png)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下午继续由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金宝铮老师讲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为什么要讲核心素养?二、什么是核心素养?三、高中数学新课标的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
一、为什么要讲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提出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项研究成果制定了各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二、什么是核心素养?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表征。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并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借助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数与形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
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取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知识的过程。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对信息进行分析、推断,获得结论。
三、高中数学新课标的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
基于高中数学新课标的核心素养,以“曲线与方程的概念”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学员们认真参与研修听课
学员的心得体会
吴文生老师:金老师针对教学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以教学案例讲解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生活实际中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在教学中如何讲通讲透数学概念,让我们更加明白如何立足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邓华天老师:金老师下午的讲座,从国外的数学教育和国内的数学教育做了详细深入的分析,从平常课堂的教学怎么去设计好的问题,设计教师自己先会做的问题,才能给予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金老师的分享使我懂得日常教学一定要立足概念的理解、概念的迁移,不能只教会学生如何解题,而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张肖冰老师:金老师的课贴合实际,提出了很多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可行的方法,给我的教学提供了帮助。
李雪祥老师:金老师下午的讲座运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生动例子,还有自身的国内外实地考察、实践、思考、以不同角度,深入浅出阐述了重视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场讲座,我们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更深了,学了数学,但后来可能很多知识都忘了,留在你的脑海里那个东西就叫素养。同时也明白核心素养不能通过灌输,而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过程中养成。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7b931f1.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fbb230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