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这样一则:“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你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呢?
先来让我们看看这一则的释文详解:
直译:
有人说:“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回报善行?用公正无私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详解:
直,即公正无私。善与恶、德与怨,是人类有了价值判断之后的概念。善与恶,性质相反,一正一负;通常谈及的善恶,判断标准是明确的,即总体而论的、伦理的;具体说来,对人类社会有益的为善,对人类社会有害的为恶。
“适当的”不是“等价的、等值的”。等值的理解在历史上也有过,比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杀人偿命”。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不是一个善与恶重复上演“零和”的过程,而是一个“善长恶消”的过程;所以,“抑恶扬善”才是伦理的当然态度。以直报怨,不是纯经济账,不是纯数字等式;比如在刑法中,“主动抢人100元”与“被迫退赔100元”不能互相抵消,而要在退赔100元之外,另加对“恶”的惩罚措施;
对于怨恨,要用正直的心,正直是不受外界影响,内心不存贪嗔痴,用真诚心。正直的原动力是真诚。对于别人的恩惠、恩德,需要抱有感激的心,用自己的恩德来回报他人。
全则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直”字。直的意思是跟宽厚的心量有着莫大的关联,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智慧来让他们觉悟。直,不管从古汉语还是从现代语中,都跟法律、惩戒是没有直接的关系。法律的惩戒是一种手段,需要有足够的真诚心,和足够的
直
下面是我们小组两位成员的理解:
陈梦媛
伤害我的人,我能够以德报答他,给他施以恩惠,这种人怎么样?「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你以德报怨,那用什么来「报德」?别人伤害你了,你要以德去报答他,那别人对你有恩惠,你还是以德来报答他,那这就不平等、不公平了。
但在于伤害程度,小事也不要斤斤计较,对于心理等当然不可容忍。不然天下那些人就更霸道了。宽容要适当,对于对我有重大伤害的人,我认为不能怀有报复心理,但也不能放纵他去伤害我或别人。由法律决定。对于对我有恩惠的人,当很要感恩回报他/她了。
李凌云
孔子认为不应当以德报怨,以怨报怨,而是应当以直报怨。我同意孔子的说法,我们不应该用总去报答他人,因为这样对别人(也就是对我们有恩的人)是不公平的。同样用恶意来回报他人的不好也是不对的,因为我们知道仇怨本就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如果不喜欢的话,就应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相对的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我认为我们应该去唤醒他们的良心不让他们继续恶性循环。过,我还以为,每件事都有每件事的方法,这一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类似条件问题,我们应该依据问题来解决问题
最后呢,我们小组还为各位整理了类似的名言:
类似名言:
1、“报怨以德”或“以德报怨”:拿恩德回报仇怨。
——《道德经》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老子》七十九章:“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也是这个道理。有人把报怨以德移入此章,不仅不符合上下文意,也有篡改古书之嫌。从通行本、帛书以及上下文意来看,六十三章并无错简。
2、以怨报德:拿仇怨回报恩德。
——《国语.周语中》:“以怨报德,不仁。”
3、以德报德。
——《红日》第十六章:“他觉得在这个为难的时候,应当以德报德。”
4、以直报怨。
——《汉书.傅介子传》:“上乃下诏:‘……平乐监傅介子……以直报怨,不烦师重
到此,我们小组的汇报就结束啦,感谢各位的观看
美篇:王*
内容整理:樊** 李** 陈**
资料查询:王* 孙** 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