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02212】
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数学教研组
“越头脑·月风暴”主题研修活动
学期收官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升学校数学教师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数学教研组本学年开启了“越头脑•月风暴”主题研修活动,每月进行一次,每两个月为一个阶段。每阶段的第一次集中研修,是在集体备课基础上通过现场抽签确定老师进行“模拟上课+说课”,邀请导师和专家进行有针对性地点评;第二次集中研修,则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展示+现场改课+模拟改进”的活动。在这一教研模式下,第一期两次的教研活动让老师们收获颇丰,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第二阶段的研修活动,以“三新教师课堂展示”中的《认识钟表》一课为内容,基于老师们对2022版新课标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学习,最终确立了“基于‘课标’解读,着眼学生素养,重构‘常见的量’”作为本阶段研修的主题。
(三新教师课堂展示——施婉婷)
活动前期,“青年教师团队”各小组发挥团队智慧,通过解读“新课标”,广泛阅读相关文献,通过线上集思广益、线下交流讨论的形式,最终形成了组内的教学方案。
(前期准备)
第一次集中研讨,于11月22日下午在和畅堂校区录播教室正式举行。活动由学科大组长洪侃老师主持,邀请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汪国祥副校长,全程参与并指导。同时,“导师团队”中的许敏燕和戴定凯两位老师也来到研讨活动现场,指导青年教师的磨课活动。
洪侃老师向大家解读活动方案后,组织了现场抽签活动,最终陶佳琪、张雨和吴晨璐这三位青年教师分别代表各小组进行现场模拟上课和说课,展示了本小组的教学方案和设计意图。
文源校区的陶佳琪老师从学生和教材的起点出发,通过1-12个数字可以怎样排序导入,引出钟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通过说说一天中的活动使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模拟+说课——陶佳琪)
和畅堂校区的张雨老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出示视频,观看视频的方式,以小朋友的视角来跟随他的一天,一起来认识钟表,最后让学生用给出的钟面中来安排自己假日的一天,主题鲜明环环相扣。
(模拟+说课——张雨)
人民路校区的吴晨璐老师,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交流学生画的钟面作品,帮助学生构建完整钟面,深入认识钟面元素,学会认、读、写整时,使学生在指针联动过程中体会指针关系,在时间推移中,对比归纳认识整时方法,学会推理时间,强化钟面关键数字位置。最后通过跨学科渗透,文化增量,让学生多维度认识钟面的内涵外延,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模拟+说课——吴晨璐)
汪国祥副校长对此次教研活动作了专题指导。他首先指出青年教师团队在做教学前测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意见:前测应该要注重百分比,少一点倾向性、暗示性,多一点思考性。为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想的更多”,更充分。真正做到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深入浅出。其次,《认识钟表》作为“综合与实践”类型的一节主题课,汪副校长认为应当确定一个更凸显的主题,用主题将整节课无痕贯穿起来。
(专家引领——汪特)
经过汪特的一番点拨,“青年教师团队”在几位导师的引领下,就三组模拟上课过程中好的材料、好的认知顺序,以及确定以何种主题将《认识钟表》一课的知识点无痕贯穿其中这些问题,再次展开“头脑风暴”。经过一番讨论,最终确定将“我的一天”作为“认识钟表”这一课时的学习主题,并设计了基于“学生心中的时钟”不断完善钟面元素,从认识“电子时间”到“钟面时间”掌握认识整时的知识技能,最后通过“熟悉事件”与“整时”的联系既巩固双基又体会到“时间的安排应做到合理”这样一种“时间观念。以此为序,细化方案,作为第二期主题研修的“靶子课”。
接连数日,被抽到进行课堂展示的郭玉叶老师首先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入手,走进班级调查真实学情:你在哪里看到过钟面?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你把老师给你的钟面补充一下;你平时都会在这些时间做什么事情呢?有了对学情更加深入的了解,郭老师就更觉得心中有底了。于此同时,郭玉叶老师也通过一次试教将教学环节中的一些细节做了改进。
(学情调测)
11月28日下午,在人民路校区学术报告厅,迎来了“越头脑·月风暴”本学期最后一次主题研修活动。首先,便由通过在“青年教师团队”中抽签产生的幸运儿5年教龄的郭玉叶老师进行现场课堂展示。
(课堂实践——郭玉叶)
郭玉叶老师所展示的教学方案,保留了和畅堂组原有的框架,同时借鉴了其他小组设计中出彩的部分。她以小朋友的一天为主题展开,通过展示学生课前画的钟面作品,帮助学生构建完整钟面。而后郭老师又利用视频中小朋友一天的作息表引出电子计时法的认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起点,从学生熟知的电子计时法过渡到钟面上整时的认读。同时,郭老师在课上非常注重对“时间观念”的培养。通过学生自述作息安排,大家来评价是否合理;根据图画给时刻排序,安排自己假期的一天等多样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对原有知识的拓展和延申,将“时刻”与学生熟悉的事件建立对应联系。
在课堂展示之后,前来现场观课的沈娜、彭炜芳、郦祺苗、毛敏霞等几位有多年低段教学经验的老师,给我们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改进意见。
(议课与评课1⃣️)
比如:
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认识整时环节教师应该学会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行观察6时、8时、10时这些整时钟面的特点后再汇报,由点到面兼顾到每一个孩子;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可以将图片做成卡片代替表格,增加“认识整时”的可操作性,让孩子们在独立思考、讨论分享等活动中既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在对比中感受“怎样安排时间更加合理”;
在“区分一天有两个9时”的环节中,可以追问小朋友“我们如何来区分”,这样让小朋友所熟悉的生活事件对应时刻,也能拓展“时间词”的合理运用;
拨钟面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并不是只有时针在动、分针不动,亦或是分针在动、时针不动,不可割裂分针与时针的关系,应该让孩子们明白时针和分针是联动的;
......
“以核心素养为统领,思考‘一堂课的背后是什么’”,洪侃老师以这一问题引发大家思考。然后洪侃老师围绕“量感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主题式学习’落地思考”,以及“生活时刻连环画”等话题进行深度剖析,让老师们有了思维的碰撞。同时,洪老师也提出,要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本身就是一个“长时工程”,需要经历大量的实践活动,随着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建立起来,同时也需兼顾到“认识时间”系列课时的整体安排,使知识、技能、能力、素养等都有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议课与评课2⃣️)
活动最后,洪侃老师就本学期“越头脑·月风暴”主题研修活动进行了总结。他首先肯定了参与本学期教研活动的每一位青年教师、每一位导师在备课、磨课以及现场的“头脑风暴”等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辛苦过一定会让人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学识有增量;其次,回顾“越头脑·月风暴”主题研修活动一路走来,洪老师也从一些活动细节中,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智慧众筹、深度卷入”的教研魅力和老师们被“卷”出来教学激情——情感有增量;最后,洪老师也向大家传达了“战课天团”总指导汪特对下学期的教研活动“我们该做些什么”所提出的一些期望,并初步提出了在“教学研究”上下功夫,以及“多一些阅读,多一些记录”的设想。
(暂停⏸️待再次启航)
教研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本学期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数学教研组“越头脑·月风暴”主题研修活动完美收官。愿我们在碰撞中继续前行,在修行中不断成长,共研共学,鲁小数学人,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