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家长我们会心急的希望孩子说话,就会一直教让孩子说,其实事倍功半,孩子如果连指令都听不懂,完全不能和你进行互动,你对他说的话根本就是无效的。
语言发展除了各发音器官没有问题外,孩子本身的主动性是最为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开发,培养孩子说话的动机,去诱导他说。
(一) 首先 我们要认识语言训练的顺序
1.模仿动作(提高注意力、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
2.听口令做动作(提高注意力、语言理解能力、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
3.叫名反应(自我意识外化的起始点)
4.强化发音(把孩子无意识的发音转化为有意识的,或纠正发音)
5.发单音
6.仿说词
7.仿说句子
8.自动说
9.简答
10.代名词的使用(孤独症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瓶颈,与其自我意识发展中的欠缺有关)
11.对话与叙述
(二) 模仿从简单的粗大动作开始
最初可以拍手、叉腰、拍腿,孩子视眼可以看到的容易掌握,而后到操作性动作,敲打物品、仿搭积木等,再到手指操动作模仿,然后口型的模仿逐步提高。
(三) 听指令
包括对视的训练,以及生活中一些日常指令可以都可以训练,像课堂上面我们的局限性比较大,只能是简单的过来 坐下 起立等,生活中就可以有许多,如让孩子去扔垃圾,让孩子去关门,开灯 等等......
(四) 孩子可以理解成人的话
即使不会表达,但是能够听懂,我们在他发音能力还没达到的时候,一样可以教他用手势,如:跟老师拜拜,没有语言孩子如果听懂,他就会挥手,我们帮他说:拜拜,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理解,待他有那个能力时,自然就会发音出来。
你一直给孩子吃软乎乎的东西吗? 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做软乎乎的饭食。每次都给孩子吃稀饭,菜也炖得烂乎乎的,生怕孩子咬不动、不消化。殊不知,这才是害了孩子!
如果我们一直给孩子吃过于细、软的食物,孩子不需要用力咀嚼就吞咽,面部和口腔肌肉就得不到锻炼,说话就会口齿不清。要孩子长大,就必须顺应人的生长发育规律,到了什么阶段就吃什么样的食物,而不是一直把孩子当小婴儿一样宠着。平时可以让孩子用吸管喝水、喝奶,或者玩类似用吸管吹泡泡的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口腔肌肉。孩子说话时,吐字会更加清晰、容易。
你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吗?有些孩子说话晚,是因为被照顾得太周到了。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说话,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家长就立刻办到了。孩子不需要说“我渴了”,就有人送上水壶,孩子不需要说“我吃饭”,就有人递上饭碗,孩子想要某个玩具,指一指立刻就有人拿到手里……心电感应这么好用,谁要学说话啊?
试着把孩子常用的东西放在他够不到的地方吧,例如很喜欢的绘本或者玩具。下次他指着要你帮忙拿过来的时候,你可以说:“你想要那本书?你要对妈妈说‘我要’(或者‘我要书’),你告诉我,就会帮你拿过来了。”
每一次孩子要求帮忙的时候,都可以教他一遍。孩子可能会不肯开口,也可能会排斥,但一定要坚持,不断输入一定会有结果。
语言启蒙不仅仅是和孩子说话,更是有场景的对话。
例如:给孩子穿衣服时,无论他是否能听懂,都一边穿一边说:“先伸左手,再伸右手,我们要系扣子啦!”大孩子走路的时候,可以说:“我们一起迈步啦,左、右、左、右。”
比起和孩子面对面,一字一句枯燥地教,生活场景更能“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加强小家伙地记忆,让她不知不觉跟着你吐字,这就是所谓“语言输入”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剩下的就是静待花开了。
成长的快乐在于,未来的每一天都是更好的一天,小家伙会不断蹦出新的词,不断学会更多句子,让我们对明天期待不已!
本周精彩教学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