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育智慧,享受职业幸福——2022年花都区新教师集中培训第十六组学习心得

用户2498587
创建于2022-11-29
阅读 2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今天有幸参与到王清平教授的《新教师专业成长与师德规范》线上培训,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再一次了解师德和含义与意义,也深切体会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王教授从三大方面阐述了本次课程的内容:

    1、确认教育意义,强化职业理想

    2、坚守教育使命,履行职业责任

    3、提升教育智慧,享受职业幸福


大家感触很深,纷纷发言:


江霞辉:

       师德是“为己之学”,是立己立人的终身修炼。王老师从“确认教育意义,强化职业理想”“坚守教育使命,履行职业责任”“提升教育智慧,享受职业幸福”三方面阐述和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教师,我们要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切实增强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不断涵养高尚师德,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李思娇:

       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服务的。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坚守教育使命,履行时代赋予的职业责任;要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要坚守教师的师德底线。

       教师要学会接纳学生,整合资源,利用教育技术。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和心理需求、师生互动、学生的成长。更好地去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这是作为优秀的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注重专业发展,做好职业规划,这是最重要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一场马拉松,所以我们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师爱是基于基本需要的爱;是基于信任的爱;是基于尊重的爱。我们教师要学会去关注学生的感受,这是有效沟通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阅读《非暴力沟通》,学习有效沟通和表达的方法。例如;我们老师可以尝试多用启发式,少用命令式的语言,让老师跟学生的沟通更加有效有力量;懂得跟学生沟通,表达爱和感谢,支持和鼓励;教师要懂得赋能。建设班级的正能量,形成正向的、积极的能量产力。面对孩子时,我们教师要注重倾听的重要性,多采用倾听的方式,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全神贯注在说话者的身上。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忠诚是最好的师德。师德不仅仅是爱,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智慧。希望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能够有更好的专业成长。

钟洁旋:

       通过本次系统的学习,让我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师专业成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思考。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时需要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师德不仅是外在规范,更是自我成长。教师不仅要有关爱学生的心,更要基于学生的需求,给予学生信任的爱、尊重的爱。作为一名新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当前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其年龄特征,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需要有观察发现学生的眼光,多正面肯定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从而信任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除此之外,王老师在讲座中提及的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教师并非简单德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与学生心与心地沟通,掌握沟通的技巧是良性沟通的第一步,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要考虑到学生背后的需求,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总之,作为一名新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做好师德师风的建设,为之后的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吴婷婷:

       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感悟与反思陈述如下:

    1.确认教育的意义,强化职业理想。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正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幼儿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

    2.以身作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每天都带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带着微笑迎接每一个孩子。虽然工作繁琐,压力大,但是我们都要坦然面对,不以个人的得失计较,不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必须调整好工作状态,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位幼儿。

    3.注重个人良好的内在素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不断完善自己,才能给予幼儿更好的教育,在教学中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

    4.一切为了幼儿,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师幼关系,走入幼儿的内心世界,关心每一位幼儿,尊重每一位幼儿的人格。

    师德,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良好的师德是教育的前提和保证,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良好的师德。因此,从今往后,我将更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个人职业道德素养,让自己在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实现个人人生价值。

高阳:

       今天上午的培训让我对“师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前我理解的师德更多关注我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我认为我爱学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一位有师德的老师,但与此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我今天最主要的一个收获。

       期间我对李老师的那个例子印象深刻,她为了履行对家长的承诺,怕孩子第三年重新适应新老师影响学习,拿掉了自己的孩子。我认为李老师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了,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她的这种付出是否是孩子需要的?孩子适应新老师一定是坏处吗?像王教授说的,李老师偏向投射性专注,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想法投射在他人身上。

       李老师的例子比较极端,但也给我们敲响警钟。在教育生涯中,一定要警惕控制控制性倾向。

汤韵施:

       作为一个在幼教行业摸打滚爬几年的“老教师”而言,“职业幸福”这一个词真的让我感触良多。相信很多幼教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工资不高,杂事繁多,压力巨大,那到底是什么让我们能够坚持下来,那大抵就是怼孩子的爱,也就是王教授所提到的“师爱”。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爱并表达爱,给予孩子们需要的爱,给与孩子们信任的爱,给与孩子们尊重的爱,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我们才能正确的给予,有效的给予。

       下午的培训讲座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小学语文为例》,本次讲座主讲人为天河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陈燕老师。陈燕老师在本次地培训中,以小学语文为例,详尽地为我们梳理了当前新课标的一些改变与突破,我们对此收益匪浅。

江霞辉:

       新老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陈老师强调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要遵守新课改的三大基本理念:

       一是关注学生发展: 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二是强调教师成长: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三是重视以学定教: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主要有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

李思桥:

      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本领和有担当的学生关注学生知识点的习得之后,更加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迁移能力。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习得知识技能,更应该让孩子们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活动中迁移和应用。

       从教案到教学设计再到学历案,关注点在于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专业地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促进儿童自主或社会建构经验的方案。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学生在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学为中心,强化学生的实践,建立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要重视课堂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评价项目以及评价标准等。明确学习目标,创设课堂活动,学习路径要清晰,让学生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不能故弄玄虚,设置太多陷阱而导致主次不分。

       叶圣陶曾说,“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快乐,小朋友的赢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为了创造有意义的学习,我们要给足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怎么样才能学会”的立场,要知道学生怎么样才能学会,注重“教学评”一致,从而逐步培养我们学生的能力。

钟洁旋:

       通过本次学习,了解了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由传统的教师机械的教,学生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课堂。教师的角色由传授知识转变为陪伴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的专业人士。作为一名新教师,如何成为一名专业人士呢?首先,要设计专业的方案。一个好的方案是好的课堂的基础,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预设目标和设计教学方案。其次,要专业地实施方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协同学习,从表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给予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和提升的机会。最后,要学会评估方案实施的效果。评价包括目标的评价、学生的评价,课程内容的评价。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不仅仅是教师评,也可以是自评、学生评价等。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实现全面评价。总之,教师要让课堂中更多学生“在学习中”即投入学习。

吴婷婷:    

       首先,新课标重点强调了学科/课程核心素养。这一改变表明了学科/课程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课程地集中体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独特贡献;是逐步使学生养成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进步,重要的是这一改变使具有整体性、情境性、实践性、反思性与社会性的。

      其次,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标强调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的综合表现;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能够结合课程内容,对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是所有过程子性评价,结构性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不是知识点的成就表现,而是知识的综合运用,也不只是纸笔考试成绩,更需要表现标价等。

       那么在新课标下,我们的教学设计与实施需要有和改变呢?我们的教学应该以什么为重呢?

       一是由教为中心转向为学而教,教学研究的重心相应地也应由基于教师行为的教学改进研究转向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改进研究。

       二是教师即学生学习的研究者,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在教学中嵌入对学生学习的理解。

       三是教学的基础即学生学习研究,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是对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研究一体化的践行。

       最后,用陈燕老师分享的一句名言作为总结。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教过)的东西都遗忘后剩下的东西”。学过的东西就是知识,剩下来的东西就是素养。前者被称为“为了知识的教育”,后者被称为“通过知识的教育”,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观。

高阳:

      下午的培训主题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虽然是跟小学语文相关的内容,但我发现有些内容跟幼儿园活动设计是相通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体现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上,要分三维目标,要可衡量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达到这个目标。除此之外还有教学内容的设计,跟目标一样,都要以孩子为中心,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这样才能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吸收。

       还有一点陈老师提到的让我比较有感触,就是“追求课堂中每位学生的真学习即真实学习”,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或社会建构知识或建构的经验。这也是幼儿教育所追求的。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具身学习。

汤韵施:

      今天下午的学习是由陈燕老师主讲的。陈燕老师以小学语文科目为代表,分享了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一些先进经验与实施成果。在说明学历案的使用对象时,让我感悟犹深。陈老师说到,学历案是老师写给学生看的,是学生自己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的过程。这让我联想到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先生的教育理念,他提倡的是以儿童为中心,就是教育的中心应该是放在儿童身上,而不是放在学科身上,换而言之就是孩子需要学什么我们教什么,而不是我们要求孩子掌握什么。还有一点就是杜威先生主张“做中学”的教育方法,强调内容要结合孩子已有的经验,并且与孩子的学习动机、兴趣相吻合;同时要求教师在指导教学时,要努力使教材心理化,使教材成为孩子经验的一部分,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内化知识。

      

阅读 2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