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建校以来,宁夏银川一中健康城校区推进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改进项目,目前已取得阶段成果。为了不断提升我校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2022年11月28日8:30-11:30,宁夏银川一中健康城校区全体老师参加由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承办、教研网协办的《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实践研究》线上教研活动。
“走向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项目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是在科研引领下全校教师共同建设,共同实施的全校教学行动研究。在实践研究基础上,学校界定了深度学习的校本化概念和深度学习教学的四个特征——即“三深四有”。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三深四有”深度学习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推进策略
本次活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聚焦"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实践研究"这一主题,通过1个主题报告、2个专题报告和21节教师说课,围绕“概念建构、产品设计、问题解决、图谱生成”4种类型的深度学习课堂教学实践,全面展示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如何基于学校实际聚焦教学改进内容,建立学生视角下的教学标准,设计科学评价引导教学方向,实现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教学实践。
认真学习的老师们
部分学习心得:
米占东老师:
有幸参加由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承办、教研网协办的《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实践研究》线上教研活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经过深入推进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成果,深受启发。
1.凝练出了“三深四有”深度学习教学特征:三深,指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度参与”、学习对象的“深度认知”和学习效果的“深度发展”;四有,指有综合性主题、有真实性情境、有挑战性任务、有创造性迁移。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凝练的“三深四有”心新的理念的输入,新的模式的碰撞,新的教学实践的启发,对凝练我校的深度学习特性有很大的帮助。
2.校本推进策略切实可行: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本推进深度学习的策略为:学习理解—实践反思—深入研讨,他们分三个阶段有序进行,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清晰。在学习理解阶段,要求学校干部学习深度学习理论和单元教学理论,在全校开展《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设计》专题讲座,对教研组长培训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相关理念,然后开展教研组内容交流,进一步熟悉深度学习的教学,让深度学习落地。在实践反思阶段,首先让青年教师进行单元教师设计,开展校内说课比赛,进行部分优秀课例展示,然后评委分析梳理,突出亮点,优化教学设计模板,骨干教师全员参与,汇总感谢,逐步完善。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论坛,展示成果,总结探索,不断完善。在深入研讨阶段,给教师推进阅读书目,教师自选阅读书目,深入研究,积极自学。以课题为依托,针对教学改进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开展各级别的研讨活动,合作交流,提升改进。
周静老师:
在此次关于“深度学习”主题的直播学习过程中,不仅从理论方面对深度学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从实践方面对于如何落实深度学习有了可操作性的认识。深度学习理论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教学方向,对学生的“学”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深度学习贯彻了二十大提出的要优先发展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度教学是在大概念的领导下进行有情境有任务有迁移主题性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中,第一要有综合性的设计主题,不再讲究传统性的对于单一概念的讲解教师要整体规划整体设计,建立概念间的联系。学生进行结构性的关联经验与学习内容。第二要有真实的学习情境。教师要把学科本质,演化更多变式。着眼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提供具有典型意义的例证和学习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深度参与深度认知与深度发展。第三要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强调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活动,要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设计让学生全身心沉浸其中的学习活动。学生从不会到会再到卓越。第四要有创造性的迁移。内化学习内容创设适当的活动与机会。学生从实践中创造解决。
对于深度学习理论有了深层次的理解,然而实践到本学科信息技术中式具有挑战性的。本次直播学习中的两个教学案例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做了很好的示范和启发。在“走进机器学习”案例中,从解决机器如何学习问题中落实了”数据和算法是影响机器学习性能的关键因素“这一学科大概念。教师不仅提供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真实情景,也提供了能落实课程教学目标的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呈现设疑-探究-解疑-拓展的模式,探究活动从浅到深一步一步走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利用数据解析红楼梦作者是否同一人”的教学设计中,有一个很大的亮点是进行了语文与数学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了真实情境,在掌握利用数据处理去分析解决问题这一本质中,演化出了变式。能够看出这两个案例都贯彻了深度学习的四个要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去落实深度学习,不断去反思改进,精雕细琢。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不断去学习探究新的技术。
牛慧玲老师:
2022年11月28日早上,我参加了由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承办,教研网协办的“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实践研究”线上教研活动。
活动伊始,聆听了北京师大二附中王华校长“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实践研究”的主题报告。王校长从学校方案,启动大会,学科方案,深度学习项目实践和体会五个方面详尽阐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走向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项目中的具体做法。在学校方案这一话题下,王校长介绍了深度学习的“三深四有”,三深,即“深度参与”,“深度认知”和“深度发展”;四有,即“有综合性主题”,“有真实情境”,“有挑战性的任务”和“有创造性迁移”。在谈到深度学习项目实践这一内容时,王校长提出了他们学校的做法是:课题引领,实践反思,再到迭代案例。最后的反思部分也令我印象深刻,王校长认为工作即科研;在继承中创造;整体推进,鼓励个性;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我对此深有体会,我校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也是重视教研的引领促进作用,但我们的实践不足,没有很好的做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接下来学习了郑颖老师和岳昕珂老师的两节说课。郑老师的“运用深度学习理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探索”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郑老师以文化意识这一个小的点切入,基于新课标,运用深度学习理论进行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即从文化意识是什么?用什么?怎么用?这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在文化意识的培养中,教师要有引领,有立意;学生要有意思,有想法。今天的线上培训为我今后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实践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具有非常强的参考价值。
杨玉娟老师:
深度学习的理论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对于什么是深度学习,大家内心都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就具体的课堂中如何有效推进深度学习,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仍然是我们比较迷茫的地方。学校推荐我们参与的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关于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实践研究是一次非常具有学习价值的教研活动。师大二附中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前,已经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学习、跨学科联合教学、思维发展型课堂等不同的教学探索,而这些探索与深度学习也息息相关。不同路径、方法指向同一个目标,体现当今时代要求学习要从浅层学习转向深度学习,学生真正学到手的是思维,而不是专家得出的结论。像专家一样去思考,是深度学习的终极目标。师大二附中围绕深度学习开展了理论学习、教研交流、说课授课听课等活动,推进有关学校深度学习的课题研究、学科建设等诸多工作。地理和历史两位学科教师的分享极具学科特色,我们也非常期待明天要进行的思政学科的课堂实践。
徐宏晓老师:
2022年11月28日,高中生物组教师参加了由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承办,教研网协办的“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实践研究”线上教研活动。
我们组主要组织学习了孙晓红老师分享的《动物细胞工程推动了新冠肺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单元深度学习的设计。孙老师从主题分类和实施方法两大方面做了说课。在主题分类中,主要围绕主题是什么?怎样产生的?两条主要思考进行阐释。从孙老师的分享中,我们学习到了,在进行课标解读和学情分析中就在解答问题的产生。在对课标和学情两大块的系统思考上设计了问题解决类为主调的单元主题(单元主题分类)。这样就有理有据的为单元教学定下了主基调,后面的教学实施就是在这样的基调下进行设计的。我们在设计单元教学时,也应该充分分析课标和学生的学情上,先给主题进行分类后,在去设计实施策略。在对课标解读和学情分析时一直没有脱离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和落地,这样的分析在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实施策略时,能更清晰更明确利用深度学习理论来达到核心素养的落地。
教学策略主要围绕 “是什么?怎么做?”来分享。分享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从大问题出发,然后教师领着学生学习知识、到细节的技术路线、原理分析,将大问题拆分成小任务小问题,在一起分析、解释、评价、设计等,最终又回到大问题的解决上。在这个过程中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达到教学目标。孙老师的教学框架图给我们的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了框架,我们可以参照这个框架对我们的单元设计研究。最主要的是我们要设计出对问题的任务达成的评价评价,可以是过程性评价,也可以是结果性评价。通过学习,我也初步认识到了什么样的评价是过程性评价,什么样的评价是结果性评价。在整个分享过程中,我又注重关注了老师的用词,这些用词它都是一个可实现性的动词,可测可观的动词。我们在对一个学习任务的描述或者对一个评价的描述上,一定要让学生获得明确的目标、明确的任务,学生才能够在我们搭建的脚手架上有方向的前进。
最后孙老师的单元总结中,我再次对深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即具独立性、批判性、传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学习者。深度学习要有四有:与综合性的主题,有真实的情境,有挑战性的任务,有解决问题的迁移。深度学习的关键词:学科核心,学习动机,解决复杂问题。利用这样的分享,结合课时案例分享,给我们进行但单元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周瑜老师:
2022年11月28日,高一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线上《关于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实践研究》的讲座。姜老师在讲座中阐述了深度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深度学习对课堂的优化方式,并以《函数性质的拓展研究》的单元设计为例,向我们展示了深度学习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听了姜老师《函数性质的拓展研究》的说课,让我体会到单元设计的重要性,在单元设计中要始终坚持素养导向,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形成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和数据处理六大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科学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学生能从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学习经验出发,经过严谨的思考和科学的逻辑推理,得出新的数学结论。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体会到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并能通过课后实践及作业,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学会分享的团队精神。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深度学习理念的融入;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度参与;注重对学习对象的深度认知;注重学习效果的深度发展。有综合性的主题,依托真实性情景,设计挑战性任务,达成创造性的迁移。
叶波老师:
2022年11月28日上午,我借助网络聆听了由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承办,教研网协办的“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实践研究”的讲座和“高一语文:时评读写,思辨为先----基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时评教学设计”的说课展示,收益颇多。
在专题报告中,北京师大二附中王华校长基于本校推进“深度学习”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进程介绍了深度学习的“三深四有”,三深,即“深度参与”,“深度认知”和“深度发展”;四有,即“有综合性主题”,“有真实情境”,“有挑战性的任务”和“有创造性迁移”。在谈到深度学习项目落实与实践这一内容时,王校长介绍了课题引领,实践反思,再到迭代案例,最后反思的具体做法,让我想到了目前我校关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学习与推进。
通过前期有关“深度学习”理论的学习和相关论文的写作,以及近期的基于深度学习背景下的教学设计的撰写,对于理论概念我们似乎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如何将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真正地在课堂上运用,或者说真正地进行课堂变革就需要老师们大胆实践,尤其是要敢于突破和行动。我个人认为备课时必须在问题设计这一环节上狠下功夫,而且要有“改变”的意识和行动,及时反思,及时调整,不断地向“深度学习”的课堂迈进。
马红梅老师:
2022年11月28日早上,高二数学组参加了由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承办,教研网协办的“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实践研究”线上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指出,深度学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度参与,对学习对象的深度认知,以及学习后的发展。深度学习要求教者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配合伙伴,能积极主动的自主深入思考。这就使得,教师要对学习的对象有深度的认知,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理解学科的本质及思想,之后才能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并且在新的情景下,能冷静分析并作出最佳决策,而后,学生才能达到深度发展的效果,教育才能达到本质,即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在生活中能自觉的践行所学知识。
在我们之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勇于探索,尝试深度教学渗透课堂。首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综合性主题,大概念引领,大单元设计,摒弃掉单一概念讲解,建立结构化体系,尝试培养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已经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在说课展示中,关于函数的性质讲解,可以通过身边具体实例,星期变化、四季变化等体现周期现象,创设真实性情景,引入函数周期性概念,培养了学生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学抽象、逻辑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而后,创设挑战性任务,此任务可以分阶段、依次递增难度的使得学生去创造性感悟,从而获得新知。
课时评价,能让教师清楚的认识到,本节课的效果如何,而对于评价标准的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结合教材和学生情况,才能制定出严格且行之有效的评价。对于课堂的每一个任务,都要有评价,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说课展示中指出,对于任务1的评价,可以运用函数对称性、周期性,透过逻辑推理,完整、准确解决问题为优;可以借助函数对称性、周期性,通过观察,基本解决问题为合格;无法运用函数性质解决问题为不合格。而对于整节课,回顾函数对称性、周期性综合研究的探索发现过程,能清晰阐述根据函数的对称性得到函数周期性的逻辑推理过程为优;稍有错误为合格;不能阐述为不合格。课后作业正确率百分之80以上为优;百分之60以上为合格;其余为不合格。教师在每一节课都应该有意识的去进行这一方面的了解和调查。
高娜老师:
2022年11月28日,高一全体英语教师参加了线上关于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实践研究的讲座。在讲座中,王老师谈到,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我们与深度学习相遇,这又涉及我们课程的具体实施,以及一线教师的发展。王老师给我们具体阐述了深度学习的内涵,即深度学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度参与,对学习对象的深度认真,以及学习后的深度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情感、思维以及关系方面深度参与;要求学习对象能够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理解学科本质及思想,做到在新情境下分析与决策;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践行的学习效果。最后郑颖老师给我们就运用深度学习理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做出指导,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践行深度学习的概念和特征,刘月霞、郭华教授提出了深度学习的实践模型,主要包括四个重要环节:选择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学习目标以及开展持续性评价。最后,以北师大新教材《英语》选择性必修二Unit4 Humor 为例给大家讲解单元结构、本单元教材内容、内容重组,进而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最后开展持续性评价。今天的培训,解决了我们教学中的诸多困惑,让大家受益匪浅,获益良多。
教科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