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勤教善研,共育英才责无旁贷。为推进中学语文学科“单元整体教学”的开展,探索线上教学的课堂有效形式,2022年11月28日下午,经开区教研科研室以腾讯会议的形式 ,举行了经开区中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暨线上教学交流会,经开区教研教科室初中语文教研员张秋艳及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会议,“云”端共研,“疫”同向前。
“云”端共研,“疫”同向前
探索之花,线上绽放
在单元教学设计分享环节,经开区外国语学校的冯娜老师对八上第一单元进行了整体教学设计,以“采访里的中国”新闻展播为核心任务,精心设计了“新闻比异同”“化身小记者”“年级新闻访谈节目演出”三个学习阶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成果精彩纷呈。
九龙中学的朱冰华老师以八下第五单元的文本为载体,创新性地设计了“我是旅游达人”这一单元整体教学,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立足生活情境,按照“读游记”“品游记”“悟游记”“作游记”的教学思路,寓教于乐,妙趣横生。
十一中学的王园利老师着眼于九上第五单元,紧抓“求知明智,善读辨思”这一大单元观念进行了设计分享,三个分任务“慎思明辨”“谋篇布局”“唇枪舌战”极具巧思,切合生活实际,加强了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以学赋能,以思促教
经开五中的毋晗冰老师以八下第三单元的三篇文言文为依托,提炼出了大单元主题——漫步古文雅苑,品味诗人志趣,“诵读疏通”“品文悟趣”“观彼抒己”三个分任务循序渐进,注重表现性评价,有讲有评,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在线上教学经验分享环节中,八十五中的张美丽老师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探索出了三环项目式学习模式。在课前寓教于乐,明确课时学习任务单,观看课时相关学习视频;在课中用积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了三抢学习项目——抢麦,抢键,抢镜;在课后布置创意评课作业,深化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验中学的宋媛华老师聚焦四个导向,探索四有课堂,从阅读、写作、评价、作业、四个方面分享了线上教学的技巧。首先,以任务阅读为导向,以《水浒传》《西游记》为例,学生录制小视频展示成果。其次是以评价为导向,线上作文有标准。最后是以情景为导向,线上作业有趣味,充分做到了以整合为导向,线上教学有抓手。
育才中学的侯炳如老师以《足履平地,行至远方》为主题进行了线上经验汇报。一、群策群力,高效教研,践行教研先行,教义共进;二、专业引领,突破瓶颈,专家指导,结合学情,明确线上语文教学的具体任务;三、预习在线,提高效率,将预习分为为基础预习,核心预习,课外链接相关资料;四、恪尽职守,共克时艰,坚持钉钉视频会议,要求学生必须打开摄像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五、以学生为本,为学而做,设置情境,发起作业,进行亲子阅读活动,引起学生与家长的极高参与热情。
经开六中的马秘钦老师在疫情之下,砥砺语文之行。首先调查先行,制作调查问卷,三个年级分开统计,了解学生对线上语文课的期待。其次方法随行,对于教师而言,采用小碎步教学,做出方法的小改变,随需而教。最后要做到语文畅行,采用课前听歌,课前演讲等方式,尽量还原线下课堂,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线上语文课,虽然改变了教学地点、学习方式,却没有改变语文人的教学热情。
经开二中的敬笑笑老师在疫情背景下,创新课堂,共创高效。比如学生在课前分享一个成语故事,分享一首诗歌;课堂突击式抽查,在课中随时签到,顾左右而言他,秘密签到,提升学生专注度;课文演义出新意,带入主角视角,重新演绎课文;沉浸式课堂,运用密室逃脱式问答,提高学生参与度。创新作业,以其高效,花式布置作业,将语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龙飞中学的张昕慧老师从早读管理、课堂管理、作业创新三个角度分享了线上教学经验。早读精细管理,扎实有趣,采用励志表情包调动学生兴趣,课件出示任务和要求,读写结合,做到知识达标;线上教学设计既要学得实,一课一得,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动起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业设计有个人风格、有亮点、有趣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
最后,经开区教研教科室初中语文教研员张秋艳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张老师首先对十位分享老师及教研组在单元教学和线上教学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实施给予充分肯定,接着对单元教学设计样式和范例进行说明和强调,对如何实施单元教学提出要求,鼓励老师们在语文教学中尝试整合教学内容,以学习项目为支架构建自主学习体系,带领学生在“做中学”,在真实情境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她强调,线上教学不仅仅要有创意,更要在扎实开展立足语文本位的探究活动上,为学生的长效发展上,素养提升上下功夫。
本次线上主题教研,帮助老师们梳理了线上教学中的症结,解决了线上教学的困惑,拓宽了线上教学思路,明晰了接下来教学教研的方向。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经开初语老师们将笃行不怠,奋然前行,厚植于经开语文教研沃土,开启中学语文学科教研新征程。
“疫”起教研,不负时光
每一次学习,每一次前进,
都只是凝聚更好地教育能量。
初冬的阳光,与奋进撞个满怀。
疫情无法阻挡时间的脚步,
距离不能隔断教师的成长,
待“疫”去时我们蓄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