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丛台小学五年级数学组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由学生亲自进行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本次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同学都成为小老师,让每一名学生手脑口动起来,让实践活动成为学生知识运用的舞台!
我们都是小老师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个问题,明明这个公式我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为什学生就是记不住或者说很难理解?那是因为学生没有一个自主思考的过程。所以针对这一问题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去做自己的小老师。
学生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讲明白知识点,首先他要自已非常的明白,而且在进解的过程当中能够加深自我的记忆,并具能够培养自已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的多了,他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清楚,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更深。
学生在讲解过程中会用到一些小工具,例如卡片等等,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动手能力。
漂亮的数学小报
手抄报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工具,不仅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动手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查漏补缺,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对本单元知识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要办报必须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甚至寻找出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规律。
思维的建立
将思维导图融入到平时的教学,特别是融入到数学复习课中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有较为积极的影响。
运用思维导图有效做复习笔记,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查缺补漏,能够帮助学生明晰重点知识,也方便快速记忆知识点,也能让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体,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将笔记简单化,知识点清晰明了,通过不同颜色的线条刺激学生的记忆能力,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肖川博士曾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作业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在优化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作业多样化,让数学学习更加有趣生动,让数学作业“动”起来,让数学彰显它的魅力。这是我们全体五年级教师努力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图片及视频:六年级数学组
编辑:苗慧
审核:贺丽英 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