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向学,方能问道致远。聚焦“大单元”,开拓“新思路”。2022年11月22日下午,潭水源“名家名师公益引领计划”——小学数学学科“数与运算”单元教学案例展示与评析,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北京市北京学习高级教师陈千举老师对6节课例进行点评,与一线老师对话交流。新秀学校数学组的教师积极线上参会学习、观摩研讨,并撰写学习心得和学习记录。
老师们认真学习并记录,为专业成长充电蓄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地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和你共同创造辉煌。
半天的课程分为了两组,第一组的3位老师是有关分数的认识的整体教学设计,第二组的3位老师聚焦“数与运算”的单元教学设计。并邀请吴正宪老师和陈千举老师进行指导、点评、答疑。
“心中有棵树,教学才有术”。吴老师认为,小学数学知识可以用一棵大树来形容,而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等等都是这课大树的树枝,这些树枝还可以往下分好多的小枝桠。老师的责任与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栽种一棵棵知识树,让学生学习系统化、结构化的数学知识。
吴老师的系统化教学让老师们受益颇多。无论是第一组3位老师的数的认识,还是第二组老师们的“数与运算”,他们的教学设计,无一不向我们展现了单元、大单元分析。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特意提出“一致性”。吴正宪老师对“数与运算”一致性作了深入的思考并进行了实践。吴正宪老师认为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是对多少个单位的表达。从“单位”的角度认识数,则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天窗。
整数、小数、分数具有一致性,都是对数量的抽象,对多少个单位的表达,也就是可以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数出来的。老师有了这样的意识,教学会变得更加简单,学生也会学得更加轻松,既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又提高了关键能力。
感悟数本质的一致性,发展符号意识。这个标题虽然是赵砚老师的课题,但是她总结出了老师们教学设计的中心。
两位评委老师对6位展示老师的努力给予了肯定。课后两位老师的点评更是精彩。吴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你觉得本节课你要抓的重点是什么?引的大家思考、讨论。陈千举老师对6位老师切合一线老师的点评,还有深入的探讨,更是让大家受益匪浅!直播间上万名的老师也是在评论区里各抒己见,热闹非凡!真是一场数学研讨盛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新课标有新要求和新理念,未来的教学中 ,作为教师要学会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探索实践,改变教学方式,帮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标的实施,给小学数学教师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需要进一步整合单元教学目标,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单元学习活动,突出单元学习的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