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数据背后的教学故事——期中考试阶段性总结

用户2420103
创建于2022-11-22
阅读 7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惊风飘白月,光景西驰流。弹指间,紧张有序的前半学期已悄然过去。为总结开学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激励各位新进教师拼搏向上,提升工作热情,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2022年11月22日上午9点,稠州中学社会组教师召开期中考试阶段性总结会议。这次会议由朱玲仙老师主持,各位新进教师结合李政涛教授的《走向高质量教育时代的好课标准与实践路径》报告,对教授各班的成绩数据做了分析和总结。

首先是郑瑜老师 ,郑老师说听完李政涛教授的报告,明白了走向高质量教育时代的好课要具备的五个要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验,她认为五个要素落实到具体课堂中就是要做到:

清:一是清晰学生,通过教学设计一度清晰,通过教学过程二度清晰,通过教学反思三度清晰;二是清晰内容,课前明确教师教的理由、学生学的理由、课堂的育人价值以及什么内容不用教;三是清晰目标,要清晰通过本节课带领学生从哪里提升到哪里;四是清晰方法,找到适合学科特性、教学内容、学生基础、教师个性的教学方法;五是清晰环节,清晰每个环节要解决什么特殊问题、环节之间的关联、衔接、推进或提升;六是清晰指令,明确学法和做法。

    细:对教学细节的敏感、揣摩、设计、反思与重建。

    深:深度学习——既要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的发生,也要让学习深度的发生,让学习深到思维、情感、审美中去。

融:让课堂教学融起来,跨学科、时空、五育融合。

郑老师回顾半个学期以来的教学,认为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以本次期中考试第24题第1小题为例,“孙中山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潮流是什么”,学生得分率很低,学生更多答的是革命,实际上在教材里面的导语部分就有,所以对书本上的一些引言和小字部分学生没有注重起来,没有做好常态课的“平实”。

第二位是喻瑞珊老师,喻老师说通过这次考试发现以下问题:

1.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不高,作业不及时完成,敷衍了事,后进生的基础落实不够,低分人数多导致平均分难以提高。

2.学生的学习习惯差,没有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3.教学中对非选择题的材料分析不够细,未能分析到位.


第三位是张胡老师,张老师说结合学生的成绩来看自己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于考点的把握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就导致不能充分利用好宝贵的课堂时间,不利于学生成绩的快速提升,也不利于学生取得高分。这需要我多做考题、模拟题,吃透相关教辅材料,于网络观看全国优质课。

2.授课思维未转变,容易高估学生,导致很多重点、难点一带而过,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这需要我的思维进一步下沉到初中,积极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停的调教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

3.公开课时容易紧张、忘词,不能发挥原有水平。这需要多学、多练,熟能生巧,腹有诗书才能胸有成竹。

4.教姿教态问题较多,这需要从小的方面入手,于每节课中改进、提升自己。

接下来是尹其卉老师,尹老师从试卷特点、试卷错误分析、班级状况分析、以后教学中的留意事项,分别对数据背后反映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尹老师认为学生们大题丢分的问题比较严重,核心点在于学生不会审题,不爱动脑,只会照本宣科,有些东西记下来没有深度思考,还有的没有在课本上记完整,另外也要考虑到试卷题量有点大,时间不太够,这一系列问题造成了试卷丢分比较严重。

第五位是严谙老师,严老师说从题型分布看,4、5班主观题优势明显,客观题虽然也高于年级平均水平,但相差不大;6、7班主观题客观题都低于年级平均水平,特别是7班的客观题。从平均分看,4、5班比较优秀;6班平均分处于中等水平,且与上次相比有所进步;7班以上数据和平均分对比鲜明,说明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第六位是李如萍老师,李老师说李政涛教授的报告围绕“实、清、细、深、融”五个字道出了走向高质量教育时代的好课标准和实践路径。    总体来说,任教班级平均分低于年段平均分,教学质量有待改进。结合报告,认为其课堂教学不够丰实,学生知识的生成未达到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清”的落实还有所不足,特别是没有做到“清晰方法”。

最后一位是陈晨瑶老师,陈老师说所教的四个班级主观题都低于年级平均分。主观题非常简单,主要是看图说名字,但是得分情况不理想,说明学生的识图能力有待提高。也说明了教学的不扎实,平时上课的时候由于赶进度,所以没有过问学生是否真的能找到地方并说明轮廓和特征。并且也反映了教学过程是不够真实的,老师未能仔细的观察到学生的反映,而只以部分反映较强的学生为教学依据。

结合数据所反映的教学效果,各位新进老师对接下来的教学都有了自己明确的计划:

郑老师说以学生来作为复习课的主体,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相关核心素养,同时加强对课本导语部分的讲解和注意,在练习上也要多巩固,对于一些教学细节还要落实到位。

喻老师说以后在教学中要多关注后进生的发展,抓稳优等生的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针对社会学科的考试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调整教学,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上要多下功夫,加强教学研究,解决教学问题;注重加强学生非选择题的解题能力,试卷的讲评中更加注重材料题的分析;强调答题格式,答题规范,分点作答。

张老师说在教学水平上,争取三年内成为一个合格的初三教师,五年内为学校取得相对应的荣誉;在师生、同事关系中,做一个学生喜欢、同事尊重(互相尊重)的老师和同事。因此,我会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学习前沿的教育理念,观看精品课,认真对待老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建议,积极改进自身教法、教姿、教态,提升自身的知识、教学水平做一个“四有”好教师!

尹老师说以后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扎实基础:讲解力求简洁、精炼,尽量提高课堂效果,提高同学选择题得分率,选择题部分可以表达学生的学问。2.精讲精练:通过重点讲解,提高同学分析问题及答题技巧和精确性。3.摆正学生观点,端正学习态度,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讲-懂-举一反三。

严老师说未来要肯定优秀学生,树立学科学习榜样;同时帮助他们更进一步,力求选择题无误,着力攻坚主观题;还要根据共性错题,有所侧重进行讲评,补齐薄弱知识点;然后针对中下游学生,更注重他们的选择题得分,以及简答题中的知识点得分。

李老师说教学细节的揣摩要落实到位,做到“深”当中的“让学习真实的发生”,课堂上做到“清”中的“清晰内容”与“深”中的“让学习有意义的发生”,深感“清晰内容”的重要性;在备课时,将每课内容分成几大问题,每个问题有几个知识点梳理清楚;注重学生对于内容的笔记落实情况;讲评课后习题时,锻炼学生分点答题、明晰要点的能力,使之初步掌握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陈老师说接下来应该着重中等生的教学,对知识理解清楚,让他们能取得最大的进步。同时,特别关注几个分数较低的同学,必要的时候可以每次上课前查看其知识掌握情况,以鼓励为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国美土沃勤耕耘,花香硕果满庭芳,未来稠州中学的新进教师们将继续努力,敬请期待!

编辑:尹其卉

审核:朱玲仙

阅读 7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