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海盐朱氏名人| 朱希祖:文史兼修的著名史学家

尚胥慕梵
创建于2022-05-26
阅读 73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国学大师章太炎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教育家、革命家、思想家,门下弟子众多,都是当时教育界、学术界的著名人物,其中的“章门五王”尤为突出,而“五王”中的“西王”就是海盐人朱希祖。
    
       朱希祖47岁在北京
       朱希祖,字逷先,又作迪先、逖先,是清道光时状元朱昌颐族曾孙,海盐尚胥里朱氏二十三世孙。1879年2月1日出生。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史学专业,同时与鲁迅等同受业于章太炎。章太炎对他的评价是:“逖先博览,能知条理”,此话看似轻描淡写,却是许多学者奋斗一辈子也得不到的荣誉。1909年归国后,他又与鲁迅同受聘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被公举为海盐县县长,积极推行剪发放足、破除迷信、禁止鸦片、兴办学校等新政。

       朱希祖36岁在北京
       1913年初,朱希祖作为浙江代表到北京参加国语读音统一会。会议代表们审核音素、采定字母时众说纷纭,久争不决。朱希祖提出:采用我国篆、籀古文,省略其笔画,作为字母;既采其形,又符本音,声母四十二,韵母十二,介母三,名为“注音字母”。与会人员一致通过此方案,自此汉语有了注音符号。朱希祖也因此名动京师,受聘担任北京大学预科教员兼清史馆编修。

       1919年4月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合影
       五四运动期间,朱希祖积极提倡白话文、倡导新文化,常为《新青年》《晨报》撰稿。1919年,朱希祖联合北大六教授上书教育部,要求推行新式标点符号。1921年,他和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进步文学社团的发起人之一,这样一段值得炫耀的经历,其子朱偰为其撰写的年谱上,竟然提都没提。因为在朱希祖看来,与他的学术成就相比,这实在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
       1919年,北京大学史学从文学系分出,担任中国文学系主任的朱希祖兼任历史系主任。他立即推行历史教学课程体系的建构和改革,不仅讲授“史学史”,而且写成《中国史学概论》一书。这是在中国最早提出“史学史”概念的课程,也是中国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此种制度实施以后,国内公私大学,纷纷仿行。于是中国史学,乃得跻于科学之列,始渐有以史学名于世者。”(傅振伦《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1922年,他在研究所国学门设立明清档案整理会,拟定整理办法,带领史学系学生整理研究北大接收的历史博物馆残存1502麻袋内阁大库档案。 





朱希祖(前排左一)与蔡元培、陈独秀、钱玄同、黄侃等合影
       1932年,朱希祖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长,致力于南明史研究,发表论文数十篇。他对于方志学亦研究颇深,在中山大学时开设“方志学”课,并任《广东通志》编纂委员会委员。1934年,朱希祖任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教学之余,与子朱偰对南京古迹进行实地调查,查阅大量资料,完成《六朝陵墓调查报告》一书,成为研究南京历史文化的一部重要著作。1940年3月,朱希祖任国史馆筹备委员会总干事,兼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后兼任考试院公职候选人检核委员会主任,直至1944年7月因心肺病于重庆逝世。
       
          朱希祖56岁在南京
         朱希祖60岁生日在重庆
       朱希祖在北京草场大坑21号寓所
       朱希祖治学广泛,精于史学,旁及目录、版本、校雠、考古诸学。他一生嗜书如命,从日本求学时代开始,一直到全国各地执教后,常南北奔走,东西驱驰,节衣缩食,以求善本。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曾说:“尤其是在旧书业的人们中间,提起‘朱胡子’(朱希祖的绰号)来,几乎无人不知,而且有点敬远的神气。因为朱君多收藏古书,对于此道很是精明,听见人说珍本旧钞,便揎袖攘臂,连说‘吾要’,连书业专门的人也有时弄不过他,所以朋友们有时也叫他作‘吾要’。”因他的藏书里有明抄宋本郦道元《水经注》,版本极珍,于是将藏书楼命名为“郦亭”。其藏书全盛时,朱希祖的个人藏书已达到惊人的25万余册,而其中抄本、稿本和古本方志、笔记、杂著等珍本善本多达700余种。解放后,其子朱偰将藏书捐给了北京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
阅读 73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