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寒意渐起,却色彩斑斓、生机蓬勃,2022年江苏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的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满足广大乡村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的迫切需求,省师干培训中心在培训的第三天邀请到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唐琴主任,深圳宇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吴虹校长为全体学员传道、授业、解惑。
■课题行有路,遵路识斯真■
名师简介
唐琴,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曾任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苏州市人民政府督学、姑苏教育名家。教学主张与实践经验被收录进《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教研成果曾获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出版《问史·践履》《问史·成人》《问史·索迹》《问史·论谈》《问史·立意》系列著作。江苏省首届领航名师培养工程首席专家,江苏省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吴江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讲座内容
唐琴主任带来题为《用理论思维完善经验思维》的专题讲座,“为什么做课题”、“选题从何而来”、“申报问题与要求”等问题切入,向我们娓娓道来。如何确立课题,唐琴主任向我们分享了她的独到见解。课题可以从问题中来,唐琴主任建议我们从阅读别人的课题名称开始,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从中获取灵感,确定课题名称。在“申报问题与要求”的问题上,唐琴主任从方案设计到预期成果逐一为我们做出详尽的说明,用对比的方式让我们教师明白在申报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进行表达。如目标的表述,不应“包治百病”,笼统套用,而是要“可达可测”,要达到具体目的,解决具体问题。
在整个讲座中,唐琴主任全程以自身做课题为例向我们传授宝贵的经验,如研究成果到底怎么去呈现,哪些是研究成果?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并将自己研究团队的成果一一向我们展示,让我们明白课程故事集等并不是课题研究的成果,而是属于实践性的成果……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精彩讲座,干货满满。
唐主任不仅从理论上做出细致而微的讲解,更从大家提交的作业中选择了初中物理、小学语文、中学美术三份研修方案,逐条逐项、逐句逐字,启发大家思考自己方案的不足之处,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修改,为省乡村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明确的方向,极大的提高了省乡村青年教师的教育研究的信心。
最后,大家在留言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唐主任一一做了耐心细致地解答。
金句
1.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2.大课题搭台,小课题唱戏。
3.养成研究习惯、克服职业倦怠、持续推进成长。
学员代表感言
周三下午,唐琴主任给我们乡村青年教师研修班的学员做了《乡村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的讲座,两个半小时的课堂干货满满,收获多多。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认识到做课题研究,要充分规划好基础性研究和主体性研究的各个环节,研究目标要具体可操作,根据研究目标细化研究内容,注意研究内容间的层次性,并确定恰当的研究方法。学习了唐主任的研究范例,对自己的研究计划的修改也有了很多的思路和启发。在提问环节,唐主任告诉我们,基础性研究应该前后呼应,动态把握研究前沿,有效评价研究成效。
今天的课程让我意识到自己的研究存在很多的不足,也希望今后能够有机会多听唐主任的课,把课题研究做真、做实。
(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洋心洼初级中学 韩亮)
今天听了唐主任的报告,真的是受益良多。看着自己的案例,前期“无从下口”,后期无从下手,这样的苦恼在今天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解决。唐主任从课题的题目到预期的研究成果,逐一向我们解释,一步步教我们怎么做。不仅有优秀课题案例给我们学习,还给我们例举略有不足的案例怎么修改,怎样的语句、词语表达才是准确的。第一次这么系统的接触课题,也是第一次这么清晰的认识课题。唐主任由点到面,很系统地讲解,还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网站。收获颇多,学习不断,继续成长!
(仪征市陈集中学 王妍)
■团队创造未来,技术赋能乡村■
名师简介
吴虹校长,教育行业享有盛名大咖,沪江教育科技原首席教育执行官、深圳宇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曾在学校执教27年,并常年担任一把手,曾用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成就了当前赋能乡村教育的极简工具,让我们能随时随地就可以看到全世界的课堂!她还让乡村的教师和学生们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乡村孩子的学习变得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 吴校长曾受邀出席由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外交部、贵州省政府主办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数字减贫研讨会,并发表精彩演讲。
讲座内容
吴校长先通过有趣的九宫格、曲线图、十幅图里挑选一幅图、随机分组倾诉心得、小组互动等环节带领100位乡村青年教师们轻松愉悦进入课堂,用幽默又不失有趣的连环画的形式生动地讲述了自己从任职到鼓起自己创业到创办互联网+、互加计划、百度词条、U形图、APEC(亚太经合)、新疆来来回回几万里之旅、黄土高坡、陕西、甘肃、白云小学云课表、翠屏云课表、宁都专递课堂……的亲身经历,当播放自己录制的音视频时,全体学员深受感动,似乎亲眼见证了小团队是多么地不容易一步步改变了现有的世界,共同创造了未来学校的公益壮举。
两个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100位学员认真聆听,深受感动,这一公益壮举不仅打通闭塞的乡村与外界的联系,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给乡村教育带去希望,而且注入了源头活水,让大家真切感知已生成的未来教育,在场的各位无不为止赞叹!两个小时多次生成感动的泪水、惊叹的表情、求知的渴望、动力的加强。
当下,城乡资源差异界限正在消亡,教育互通的时代正在生成,不得不感叹,农村教育蕴含着无限的发展空间,课堂改革正在悄然进行,未来无限可能。这是吴校长带领的沪江互加公益计划是中国教育之幸,更是亿万乡村孩子和老师之幸!这不仅点燃了我们乡村教师的激情和梦想,更给乡村教育送来了希望。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吴校长的讲座定会使得这100位乡村青年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和工作有新的定位和认识,走出安逸,为自己赋能!打开心灵,拥抱不确定性!照亮他人,也照亮自己!
金句
1.打开思维!觉察很重要!
2.打开心灵,拥抱不确定性!
3.教学勇气!未来只会出现在充满热情的想象的谈论中!
4.心不到,脚不可能到!
学员代表感言
吴校长的格局之大让我钦佩,精彩的演讲让我眼界大开,新颖的教学理念给了我无限的启发,作为高中教师,受制于升学压力,在平时教学中过多关注学生的外在成绩提升,没有关注内在的自我成长。《未来学校》里的很多教学方法,新潮又富有实践价值的理念,让我迫切地想进一步研究,让我们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能够事半功倍。真诚地感谢吴校长的分享,有太多值得我们长期学习和研究!
(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 王军)
策划:缪 佩 、倪高见
撰稿:缪 佩 、沈 昕
编辑:缪 佩 、倪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