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六百余年历史论”可以休矣 (一)
闺门旦研究者
一
国人有个很不好的毛病,遇事总爱夸大。比如对昆曲历史,不少人开口就说有六百多年历史。一般群众说说也就算了,然而一些昆曲从业者,甚至某些昆曲专家学者也没有经过自己的探讨、思索,在讲到昆曲时往往开口就是昆曲是“百戏之祖”,有六百多年历史。这就值得注意了。
半个多世纪之前,严肃的昆曲研究学者一直认为,昆曲正式形成于16世纪中期的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大约有四百多年历史。然而,一篇重要史料的发现改变了对此问题的认识。
原来,戏剧研究者发现了“曲圣”魏良辅的一篇重要文章《南词引正》,其中有一条是与昆山腔有关的: “元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廓帖木尔闻其善歌,屡招不屈。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史料证明,14世纪中期的元末昆山腔已出现,它与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并称为南戏四大声腔,明朝初年昆山腔就已经在吴中地区传播。
说昆曲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根据是,14世纪中期昆山人顾坚创立昆山腔。然而关于顾坚与昆山腔的形成有何密切关系,如何创立昆山腔方面却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
对顾坚其人的追寻探访就充满曲折。查遍图书资料,甚至昆山县志,都不见其人的任何线索。幸而研究者从宗谱学中受到启发,经过查询,终于在上海图书馆的顾氏宗谱中找到魏良甫所说的那位顾坚。人虽查到,但除了代表“官学秀才”的几个字外,并无其他资料。正因为如此,在其故乡昆山千灯镇的顾坚纪念馆,除了证明他生于此地,也并没有他在昆山腔方面做出何种贡献的资料。
《南词引正》说到顾坚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自然是唯一的线索了。顾坚显然是 “玉山草堂”的座上客,常到玉山草堂献艺。 “玉山草堂”是元末士绅顾阿瑛创建的文艺沙龙,主人经常邀请诗人、音乐家、画家等著名艺术家到这里饮酒、论画、赋诗,那些典雅的诗词往往会成为顾坚吟唱的歌词。
2002年《昆曲大辞典》关于顾坚的词条中写道,他是“元朝末年昆山腔的原创歌手。”本人认为,这个定义恰当而准确,说明该词条撰写者学术上的严谨。顾坚在 “玉山草堂”使用在场艺术家创作的诗词当场吟唱一种吴歌——昆山腔,是名符其实的“昆山腔的原创歌手”。
《昆曲大辞典》中“昆山腔的原创歌手”的定义与“昆山腔的创始人”显然不是一个概念,二者存在很大的差距。
很难想象,一种腔体是由一个人创立的。昆山腔是由顾坚一个人创立,还是以当地积淀多年的吴歌俚曲、里巷歌谣、民间小调为基础逐渐演化成的,顾坚在昆山腔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哪些方面等,是需要进一步挖掘资料,进而继续研究的专门问题。在现今有关顾坚的资料极为匮乏的情况下,只能是维持《昆曲大辞典》中他是“昆山腔的原创歌手”的定义,这应该是每一位文人、学者应持有的态度。
即便硬说顾坚是“昆山腔的创始人” ,也不能得出他是“昆曲创始人”的结论。因为,“昆山腔”与“昆曲”是具有紧密联系而又有本质区别的两个概念。
二
昆曲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呢?本人认为,魏良辅及其团队在16世纪中期改革昆山腔后,“昆曲”才算正式出现。
根据历史资料进行梳理、归纳,现将这场改革的内容简明归纳如下:
1.“去乖音谐音律”。针对唱词中“字”的发音,讲求字的平、上、去、入四声,这样五音即宫、商、角、徵、羽才能发挥很好效果。“五音以四声为主,四声不得其宜,则五音废矣。”即是说,如果四声安排不当,五音也就发挥不了好的效果。
2.行腔“调用水磨”。所谓“水磨腔”,是指曲调委婉细腻,轻柔绵长,是借用做木工活时的一种技巧 ——用木贼草蘸水,因而打磨出又细又滑的家具 ——创立出“水磨”以及“水磨腔”的概念。这种昆山腔,“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由于加上了许多装饰音,行腔便一唱三叹,缠绵轻柔,一字之长延至数息。再加上注重唱词中声的平、上、去、入之“婉协”,每字头、腹、尾音的“毕匀”,就产生一种典雅的美。著名艺术家、音乐家徐渭于1559年的《南词叙录》中这样称赞改革后的昆山腔:“唯昆山腔止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是荡人。”“水磨调”成为昆曲最具特点的唱法。
3.由于伴奏中应用曲笛,魏良辅发明了以笛子的工尺七调来为唱腔和伴奏定调的方法。这改变了原来“依腔唱调”、“以意定调”的随意性,使昆山腔行腔和伴奏都有了一定的音高、音准,并且还可与北曲更和谐地同台合腔、合套。以曲笛工尺七调来定调的发明,并用简明的工尺谱加以标明,让昆山腔有了系统而规范的谱面记载,从此更便于昆山腔的推广和传承。这是魏良辅在本次改革当中最重要的一项,也是他对昆山腔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4.完备伴奏“场面”。“场面”即伴奏乐队。昆曲“场面”按乐器的功能分为文场和武场。武场以打击乐器为主,如鼓板、大小锣、铙钹,还有弦。武场乐器突出的是节奏和气氛。文场以丝竹乐器为主,有曲笛、弦、笙、还有提琴。文场乐器突出的是旋律。曲笛分雌雄两种,以不同的调为各种角色伴奏。弦子是由张野塘把北方的三弦改造成较小的一种,适合南曲。笙是我国最早的和声乐器,由簧片发出声音,其声与笛声相协,它的加入使伴奏曲调更加丰满。提琴是从宫中传出,其形状似板胡,魏良辅将它进行改造,并在太湖当中的一个岛做了一个月的试奏,才开始用作伴奏。
明戏曲声律家沈宠绥总结了魏良辅在伴奏乐器方面的成就,曰: “嘉、隆间,昆山有魏良辅者,乃渐改旧习,始备众乐器,而剧场大成,至今遵之。”这里提到的“剧场”,就是“场面”即伴奏乐队。
5.融南北于一炉。长期以来,北曲和南曲存在诸多差别。如北曲唱腔以遒劲为主,南曲则以宛转为主;北曲为弦索调,南曲则为水磨调;北曲字多曲调急促,故词情多而声情少,南曲字少而调缓,故词情少而声情多。由于张野塘对北曲相当熟悉,在他的帮助下,魏良辅将北曲的诸优点融入南曲,使南曲具有更多的优势,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可。例如放弃仅仅依赖吴语演唱昆山腔的传统,而是采用北方语音为基础,应用更为广泛的中州韵来演唱。
经过这些改革,魏良辅才认为昆山腔在各方面大大优于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因此他“唯昆山腔为正声”,赋予它在南曲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当代昆曲家顾笃璜先生曾总结说,经过改革,魏良辅把原来的南曲从“平直”变为“清柔而婉折”了,从“无意致”而变成“流丽悠远”了,把原来的“讹陋”、“乖声”变得“谐声律”了,与唱词的声韵结合得很好,字正腔圆了。
由于昆山腔有了以上严格的规范,开启了定律、定调、定谱的程式化,进入有规有矩的阶段,从此才被称为“昆曲”。它以唐诗宋词和宋元的散曲,以及元杂剧和宋元南戏中的优秀文词为歌词进行演唱,这些演唱,有时被称为“清曲”,“剧曲”。而在此之前的200年间,昆山腔没有这些起码的规范,处在一种随口可唱、“无规无矩”的散漫状态中,只能称为是昆曲的“前身”。
当代昆曲理论家詹慕陶先生曾总结昆曲的“美听”和使其腾飞的原因在于,“不仅有魏良辅的字清、腔纯、板正和声情、意味、理趣,还有他的气发于丹田和五音以四声为主,还有以笛色七调来定音和用管弦来加以伴奏的创举,于是在元末明初就有的昆山小调,经历了200余年的停滞之后,终于焕发了自己的青春,变成一个美丽的姑娘。等待这株幽兰的绽放就只有一件事了,这就是戏曲文学的接引。”细细地咀嚼这段堪称经典的文字,让人们对魏良辅的改革有了更深切的认识,而那句“昆山小调经历了200余年的停滞”的话,更是与本人上述的结论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