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共进,研以致远。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保证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高效性,本周三下午郑州实验外国语学校数学组老师齐聚一堂,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三次大教研,就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一、月汇报课展示、评课
首先由各位青年教师进行月汇报课的展示,每节课十分钟,课后数学组进行集体评课,授课教师反思改进。
耿旭旭老师: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及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的,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要确定正比例函数需要确定一个量,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两个量,能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些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并且解决简单问题。
课后我们数学组老师给出了教学评价:在导入环节由图象画法切入转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知识盲区从而引入新课;在新课讲解过程中,由较为简单的正比例函数入手再到较为复杂的一次函数,根据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求解过程总结待定系数法的具体步骤;最后利用练习题对方法进行训练。同时老师们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在提出待定系数法的时候需再次跟学生强调要确定k、b两个量,起到强化作用;其次,十分钟的时间,我体现了整个上课流程,所以导致每个环节处理的较为仓促,在实际上课时应注意同学们对知识的吸收情况;另外,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启发学生思考,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评价应贯穿整个课堂,此点应加强。
高琪雯老师:
首先展示三位同学的有关思维导图的前置作业,指出三位同学思维导图的优秀点,便于学生借鉴;其次老师展示老师整理的思维导图,按思维导图由大方向向小知识点复习,其中对线的和差关系与角的和差关系重点强调与复习;之后分考点依次进行复习与归纳总结,中间穿插着学生练习与思考环节;最后布置作业,结束本节课内容.在听了同组老师讲的课以及评课之后,我有如下几点反思:①在本节课开始之前先对照章要求对学生进行询问,并点出本章内容对于初中几何学习的重要性;②在用思维导图串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边串边用题目的讲练结合,让学生对思维导图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点的整理上,还有考察的具体题目类型上,避免大而空、知识断层;③加强对总结归纳方面的能力,合理运用对比学习的方法构建对线、角的和差关系中的难点问题的学习路径;④课前布置诸如做思维导图前置作业,合理运用技术赋能调查学情,由此整理考点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复习;⑤课后让学生完善思维导图,落实本章的学习.
向宣润老师:
通过今天下午教研时间的课程分享,以及各位老师的点评指导,使我受益颇深。
本节课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的复习课,在复习前,我首先让学生了解本章知识在整个初中知识中的地位,以此提醒学生重视本章内容。我本节课的授课中以实际生活中港口距离入手,在具体情景中引导学生感受整式及其加减的必要性,再通过例题,回顾本章知识。设计学生小组讨论的活动,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深入的复习本章知识。
反思:复习课内容多不一定要一节课讲完,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可以分课时进行复习课的讲解。
改进:对本节课的情景设计可以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需要更多的查阅相关资料,让情景以更加适当的方式贯穿整洁课堂。对本章节的知识点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何倩玉老师:
本次授课为第四章复习课,基本的平面图形,它作为七上的内容是整个初中阶段平面图形学习的起始单元,本章重点学习了线段和角,他们是构成封闭几何图形的重要部分。本节课的授课思路主要围绕主线(线段和角),副线(散知识点)展开。任务前置,课前完成第四章思维导图的绘制,知识点整理以及题型整理。上课时让三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同时带大家复习知识点。分别讲解知识点,前后贯穿,以及题型整理。最后进行总结并开始两部分内容的展开。Part1散知识点通过知识竞答回顾重点知识。Part2以线段和角的内在联系,包括计算数学思想,进行对比学习,以及对比思想的总结。在第二个模块展示另外一位学生做的思维导图以它为引入,包括线段终点,角平分线,几何语言的对比书写,以及线段和角涵盖的思想整理,包括规律探究,整体代入,量率对应,分类讨论这几个模块题目的对比练习,总结方法。
反思:复习课也应富有情景化,能够吸引学生进入课堂。任务前置,布置问卷星,收集学生困惑技术赋能数字化注重前后联系,阐述本章的重要性
陈爽老师:
我的授课内容是《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复习课》。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本章知识点,让学生独立思考本章学过内容,在梳理中复习知识,突出学生的整理能力。课堂展示学生整理的思维导图并简单进行评价。接着,带领同学梳理本章重要知识点,并从重要知识点衔接重点考点题型,在讲解知识点时穿插重要题型,重视知识点的应用,体现本章节内容在几何部分的重要作用。
反思:
今天讲了《第四章复习课》,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通过这次展示,也让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以后需要提高的方向,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首先思想和方法的提升和总结,在梳理完知识点并对相应题型进行讲解后,从方法和思想上进行总结提升,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其次,前置任务的布置,除了让学生提前整理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外,还可以借助“问卷星”等发放问卷统计学生的问题,利用数字化教学的优势,以学生疑问为起点开展复习课,更有针对性。此外,首尾呼应,在课堂结束后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完善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最后,在进行复习课时,可以以情景化形式贯穿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复习课可以不仅仅局限于一个课时,可以分课时进行授课。
陈丹丹老师:
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在公开课后对我的课进行帮助指导,我获益匪浅,以下是我的课后反思的几个方面:
1.首先本节课程是一节关于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基本的平面图形的章末复习课,课程设置上从学生的问题反馈入手,以问题为依托,以线段和角为载体,通过引入数学思想来层层深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在数学运算中的主导作用,接着通过同类型题目的练习,更进一步促进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另外在设计方面还可以添加本周精髓知识点的贯穿,比如设置知识抢答等活动,通过丰富的活动增加课堂趣味性,同时丰富课程内容。
2.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并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合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做到心中有目标,手下有方向。
3.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体现评价方法的丰富多彩,体现多元化的育人目标。
4.每一个环节的设置要结合一定的背景,有理有据,顺其自然,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环境。
汇报课期间,数学组老师全程参与线上听课,课后校领导及备课组长对本次授课教师给予了细致客观的点评。
徐向燕老师评课:
周三下午教研数学组齐聚钉钉云课堂,七年级的四位老师为我们呈现了异彩纷呈的复习课线上授课,四位老师,认真对待,准备充分,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精准合理把握第四章的重难点。其中,高琪雯老师课堂上活力四射,基情满满,有效的反馈了学生的思维导图,且由浅入深的对知识点进行分解整合,提升了学生的归纳意识;何倩玉老师,善于总结,呈现的学生归纳的题型展示和思维导图惊艳无比,也展示了何老师对学生的训练有素;陈爽老师一如即往的稳,她则是用阶梯式的方式呈现本章的主要内容,步步生花,学生的应用能力不断得到提升;陈丹丹老师对基本平面图形在整个初中阶段地位和作用作了详细分析,契合了我们一直提倡的大单元教学,对题型的整合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从数学思想的角度出发来展开不同题型的讲解。几位老师的课堂分享各有千秋,希望我们的老师们一如既往的向优秀学习,共同进步,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
王盼老师评课:
六位做课老师在备课过程中紧扣上次汇报课中各位评课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及时做出调整,效果显著。六位老师的课堂各具特色,大家都能够以专家的思维去构建复习课型,与大单元教学思想完全契合。希望老师们在复习课的设计中,处理好以下两点:1.合理分配任务。学生的前置任务与老师的课堂任务要有效结合,对于学生已经完成的任务,老师要更加侧重于做好知识提炼和升华。2.构建恰当的学习方式,突破章节重点知识。如本次复习课中七上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在重点突破环节上,可将角的问题与线段的问题,一一对照,形成对比学习,促使学生形成研究思维,提升数学素养。
二、期中命题交流、总结
期中考试缓缓拉上帷幕,但在幕后,各位教师对于期中命题进行了交流与总结。
张子非老师命题分享:
进行命题前,首先制定命题计划,明确考试性质、试卷编制依据、内容范围、试卷结构(题型及分值分配)、难易比例。通过制作计划表的形式,具体化命题计划,落实到每一道题的考察点。随后进行试题的编制,再对试卷进行解答和难度的分析,及时进行调整。最后编排答题卷,制定评分标准。命题的主要方法有三种:选题、改题、编题,选题要有代表性、内容丰富且具有思考性,选题时可以对数字参数改变等方法。改题不要求保持原型题的风格,不要求保持原有难度,也不要求保持原有的解题方法。这时原型题的作用仅给出一个编制试题的思路、框架。命题的根本手段是编题,要避免在选择题中条件过剩、选项具有包含关系、选项明显虚设、题干与选项不连贯。填空题命题要做到取材合理,考察中心突出,陈述简洁,条件不能过剩或矛盾。解答题命题重点要放在立意,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以及能力。最后,试题内容及要求不能超标,同时与旧知识的综合也要适度,要尽量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导向性。这次命题我的反思是首先要精编课堂练习、例题,其次深度研究中考试卷,然后提高计算机使用的能力,最后一定要孜孜不倦地做题。
李瑞清老师命题分享:
首先,翻看教材,确认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其次做中考卷子,以及往年期中卷,为出题难易程度奠定基础;最后根据新《数学课程标准》搞清楚每个知识点要考到什么程度,以何种体型考察,做到心中有数。有了前期的准备,根据九年级学情以及网课现实,按照学校三率要求,秉着学生学什么就考什么,让努力学习的学生有收获,让没有专心学习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进行自我反思。我利用菁优网组卷功能,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参考各种资料,进行选题,改编题。哪些题适合选择,哪些适合填空,哪些适合解答题,争取考察全面,重点突出,难点压轴。改编或者自编题要注意是否会有歧义,要保证试题的正确性和不超范围。尽可能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在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考点解题。通过这次出卷,我对九年级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中考题又有新的感悟,也促使我把《课程标准》好好研究了一翻,并得到优秀同事的帮助和指点,让我再次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真的特别感谢学校给我的这次机会和徐老师的大力帮助,一次磨砺,一次成长。
命题老师分享自己的命题经验后,各备课组长给出了自己对于这次命题的建议。
聂莹莹老师评价张子非老师命题:
本套试卷优点:1.知识的章节分配相对合理,考察的知识点覆盖比较全面.2.选题的背景比较新颖,形式丰富,贴合生活实际,能很好的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3.题目比较注重孩子的思维过程,以及结论的推广使用。建议:1.22题满分10分,前两问中考察: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以及手拉手模型证全等,应该属于七下的知识,所占分值8分,分值过大.第三问,计算线段的长度,学生需要根据旋转共线,画出图形后,再根据勾股定理作答,对于学生现阶段的能力,旋转作图难度有点大,八下学完旋转后更合适一些。2.填空题第6题本道题对三角形的形状进行判断,在进行等式左右两边变形时,用到了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八下学完因式分解后再做这道题目更合适一些。3.网上测试,建议试卷10题、19题、20题和22题修改一下数据。选择题数据不方便修改,可以调整一下选项位置。以上只是我的建议,不当之处,我们共同探讨,希望大家多担待。
郝飞霞老师评价李瑞清老师命题:
李瑞清老师所命制的这套九年级期中考试试卷,考察知识全面,分值的分配合理,难易适中。试卷所选题目以常考常见题型为主,体现了学什么考什么的命题思路。整张试卷在注重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也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本套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能很好的对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做出反馈。从考前相关考察数据的设定与最终考试情况的反馈来看,契合度很高。对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根据九年级学生的特点,本套试卷15题的难度可以适当再进行一下提升,而22题的反比例函数题目结合学习的进度,可以做一个完善,可以增添改换至新函数的阅读类型问题。这样一来,会更加贴近中招的命题思路。在考试过后,我们在教研组内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失分情况做了细致的剖析。以本套试卷反馈的结果为基础,再次明确了下阶段教学工作的改进措施以及方向。首先是要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要求,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反复的巩固与加强。其次,对于几何动态问题和创新类型的题型,要加强练习,为程度较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培养学生日积月累的习惯,关注相同类型题目的方法总结以及提炼。再次是继续做好错题重练和周练习的反馈,做好题目的筛选和整理工作。最后,在日常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审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形成较好的审题习惯,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思考能力。
三、教学组工作提醒
本学期已经临近尾声,同时线上授课也给教研组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了些许阻碍,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研究活动,杨杨校长和王盼老师给出了建议。
王盼老师做教研组工作提醒:
1.集体备课
备课组要明确分工,做好线上教学资源:课件、错题重练卷、作业的优化和设计。
2.常规教研
备课组在做好日常教研的同时,优化每周三的小教研,要求教研主题明确,着力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
3.建立教研组资料库
备课组做好汇报课、研讨课、错题重练卷、学科活动等资料的留存,建立教研组资料库。
杨校长对教研工作指导:
1.以研促教,以研促学,充分发挥好“1+x”型教研模式,发掘真问题,研讨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形成真成果
2.技术赋能,助力提质增效,复习课之前利用线上教学的软件资源进行学情的调研,基于学情,基于目标,优化设计,确保有效。
3.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心理状态,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授课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关注学生,增加课堂的互动,各备课组交流线上教学有效做法的同时不要忽略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有情绪起伏利用钉钉及视频电话做好点对点的辅导
4.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建议大家学习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相关内容,扎实新时代中国教师新的基本功,并将所学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实践,去创新。
云端教研促成长,笃行不怠共进步。数学组全体老师将一如既往以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为工作导向,在平凡的岗位上垒筑信念,开拓进取,全面提升学科教学水平,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