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化学备课组研究课《盐类的水解》 ——琼山中学化学组11月第二次教研活动

锁骨
创建于2022-11-17
阅读 3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2年11月16日,高二年级化学备课组陈垂胜老师和曾垂玉老师就课题《盐类的水解》,分别在571和572两个班级进行了研究课展示。

环节一:曾垂玉老师研究课

       曾垂玉老师在572班展示的研究课是《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她首先就让学生们根据形成盐的酸或碱的强弱来将盐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实验来证明盐的酸碱性。


       曾老师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并向大家进行展示,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实验结果,来归纳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型之间的关系更有说服力,让学生印象更深刻。

       随后,曾老师以氯化铵和醋酸钠为例,探究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最终得出盐类水解的实质是弱酸的酸根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结合水里面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打破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水电离生成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从而导致盐溶液呈现不同的酸碱性。

环节二:陈垂胜 老师研究课

       陈垂胜老师在571班展示的研究课是《盐类的水解》中有关盐类水解的应用——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陈老师先讲解了理论基础中的“两微弱”——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都是微弱的,然后就常见题型中单一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进行了重点讲解。


       陈老师以氨水溶液为例,阐述了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先写出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反应式,并重点强调千万不要忽略水的电离,然后指明弱酸或弱碱溶液只考虑电离平衡,并且电离是微弱的,给学生建立了模板。然后及时抛出练习让学生加以巩固,并在此过程中构建了模型。


       在课堂上,陈老师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了学生充分思考和练习的空间,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和体会,对于学生考虑不完全的时候再适时的从旁指导,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曾老师和陈老师展示的研究课, 在课堂中都比较注重以学生熟悉的物质为素材,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联系,发展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阅读 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