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的校园生活什么样?学生和家长有哪些收获和感受?今天,带您走进兴平市南市镇周便小学, 感受“双减”政策带来的校园新变化。
在当前“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的大背景形势下,我们不仅是一名老师,我们更是孩子前行道路的指路灯。
一、“双减”就是用爱的眼光看学生
“双减”不仅要减轻作业负担,更要增加孩子们对未来的信心。身为教师,我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同游戏,欣赏他们方方面面表现出来的优点。有的孩子体育不好但是却在画画方面表现出天赋,有的子唱歌跑调但是却写了一手好字。因此在对孩子有所期望时,我不做”一刀切”,不打击孩子自信心。不以自己的愿望为标准,而是以孩子们的能力为标准,让孩子以每一次成功为激励,变“我不行”为“我能"。“双减”让我和孩子们更加亲近,我的爱感染了学生,学生也更加爱我,这种情感的流动形成良性循,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二、"减”要抓住教育的同盟军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双减”政策没有减掉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没有减掉家长的责任。所以在育人的条道路上,我和家长始终都是同盟军。我充分利用每一次面对面交谈和家访的机会,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家长的需求,感受家长的情绪,并在教育思想上和家长达成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别人家的好孩子”。我们共同针对孩子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的薄弱和擅长项,商量如何扬长避短,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肯定孩子们的优点和进步,让老师的称赞和父母的认可伴随孩子们走过最幸福的童年。“双减”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关系,更拉近了家校关系,孩子在这种教育合力之下茁长成长。
三、“双减”就是做加法
“双减”减轻学生的负担,但是不代表减少孩子的能力,不代表我们什么都不做,畏首畏尾,相反需要我们老师做的更多。我们每天要与各科教师相沟通,成为学生作业总量的调控员,对作业“质”和“量”严加把关。在设计作业时,要将作业分类分层,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兴趣,让基础薄弱孩子可以夯实基础、牢固根基,让处在“中游”的孩子可以游到上游,使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积极的学习状态,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收获成功。“双减”之后的课余时间也被充分的利用起来,我们引导孩子们做家务,做运动,培养兴趣爱好和进行体育锻炼。“双减”让孩子们有发展兴趣和特长的机会,使孩子不再是纸片人,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人。
回忆“双减”后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与孩子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不禁感慨,我们要感染、熏陶、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要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用爱心浇灌,和孩子们在国家“双减”政策下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