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全人教育 塑造审美品格 ——长春北师大附属学校戏剧课程开发中心项目式推进纪实

小孟老师
创建于2022-11-08
阅读 3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03:00

      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说过:“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孩子参加戏剧表演,不是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要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

      课程建设是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环节,北师长附第三个发展纲要明确了我校的主导课题为《基于扎根教育理念下的学校全课程建设实践研究》,在此指引下,学校七个项目中心相继成立并有效推进全课程建设。作为七个项目中心之一的戏剧课程开发中心中心,不仅肩负着课程建设的重要职责,更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品格,发展全人教育的使命。项目中心成立之前便开始了必要的尝试,成立后更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开展了卓有成效和实效的工作。

      2021年9月,长春北师大附属学校戏剧课程开发中心成立。中心的研究人员主要由语文、历史、音乐学科专职或者兼职教学人员构成。

一、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中心主任:孟雪

    课程指导:任燕

    中心核心成员:姜汶邑、韩昀格、徐诺莹、付志波

    其他成员:长春北师大附属学校小初高各学段年级主任及班主任

二、主要任务

1.以教育戏剧作为教育教学手段,建立北师大长春附校教育戏剧课程的良性体系,建立起教育戏剧课程的完整建构。

2.以培养学生审美品味、发展全人教育作为课程目标,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收获戏剧体验的快乐。

3. 将教育戏剧作为授课手段引入课堂,作为教师授课的常规教学手段。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精神,促进自我提升与成长。

三、以往开展的相关项目

1.研究课题

      2018年9月,由孟雪老师带领学科组教师申报的长春市级课题《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戏剧实践研究》成功立项,并顺利结题。

      2019年3月,由孟雪老师带领教育戏剧核心教师申报的吉林省级课题《基于国家中小学基础课程的教育戏剧系列课程理论开发与实践研究》成功立项。

      2021年6月,由韩昀格老师带领小学音乐组教师申报吉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规划课题《原创音乐戏剧在小学音乐学科课程融合建设的研究》成功立项。

      2022年6月,由韩昀格老师带领小学音乐组教师申报长春市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课题《原创教育戏剧与小学音乐课堂相融合的探究》成功立项。

2.实践研究

      学科内课程开发:

      近年来,教育戏剧作为一个新兴起的名词广泛被人们所提及。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文件,要求戏剧进校园。北师大长春附校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的角度出发,不重视在课堂中实际的演出效果,而是通过教育戏剧的元素和手段完成具体的课堂目标,发挥教育戏剧的育人功能和作用。以语文学科为例,戏剧文学本就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语文学科教学中将戏剧的文学要素、表演要素和技术要素进行有机编排,引导学生全面把握与理解戏剧体裁特质,并挖掘经典剧本文化的精神内涵,向学生传递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

      同时依托学校教育戏剧节平台,开展项目式学习,将戏剧作为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工具。以《皇帝的新装》课本剧为例——学生在原著分析、剧本改编、场景设置、人物选角、台词训练等戏剧排演的真实情境中,形成学习期待,走入文本深处,与故事中的人物共情,最终达成原本高于初中学生学习水平的对于人性的探讨。类似的戏剧教学案例还有《水浒传》《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并在此基础上,将戏剧教学纳入“游戏化思维视阈下促进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进行理论探讨与模式建构。

      融合课程开发:

      北师大长春附校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全课程建设研究课题项目”先行示范校后,经过一二阶段的研究,学校基本确定“扎根的教育”课程体系——“一三五七”课程体系,即一个理念、三级课程、五根育才、七类融合。2021年为建党一百周年,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引导同学们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戏剧中心联合学校团委倾情奉献历史短剧《黎明的曙光》,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戏中砸碎铁牢的斧头和收获秋耕的镰刀勃然相会,悠悠长夜下人们终于熬出了一盏灿烂的灯塔,照亮着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在中国的大地上驱赶着黑暗,卷起改天换地红色浪潮。

      3月份,在陈靖慧校长主持下,我们召开了第一次教育戏剧主题融合课程的策划会议,包括校团委以及历史组、道法组、语文组的各个老师组成的历史剧主创团队正式成立。大家在整个创作和排练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科融合的优势,语文组的任燕老师、李冬阳老师、徐诺莹老师分别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给了宝贵意见,就剧中如何有效融入团的教育提出了想法和建议,音乐组姜汶邑老师从舞台剧的表演经验和服装道具制作等方面给与了充分的支持和保障,付志波、孟雪和王馨锋老师又分别代表历史组和道法组,正好是历史故事和红色教育的完美融合。同时,多次指导戏剧演出的任燕主任和孟雪老师还从戏剧创作角度给了专业的意见。

      2021年4月30日《黎明的曙光》在学校报告厅倾情开演,剧情从巴黎和会的屈辱外交,到五四春雷的奔走呐喊,再到南湖红船的黎明启航。充分展现了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薪火相传的绵延不绝。本次活动,突破了以往的主题团会模式,将北师长附戏剧融合课程与思政德育一体化课程融为一体,将戏剧表演与入团仪式自然结合。整场活动,在对历史的演绎中,构建了团员的信念与意志,明确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至理。“传承红色基因,接过革命薪火”的团日主题,不再是一句口号,已化作一种信念,注入所有人的心中。

      教育戏剧节开展:

      自2018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举办了第一届“人人都是戏剧+”教育戏剧节,通过五届教育戏剧节的举办,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到表演的快乐,同时也在表演中提升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在教育戏剧节开展的过程中,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节目,如原创剧本《迷幻森林》让学生感受到善良的美好,《留守的天空》让学生关注到了留守儿童可爱的梦想,这两部作品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创作,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剧本,并根据不同的角色特征进行音乐唱段、舞段的创作。不仅可以让学生和老师共同创作戏剧作品,学生还可以在创作的同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起对戏剧的、对音乐、舞蹈学科的浓厚的兴趣。高中戏剧社团在姜汶邑老师的引导下,排练了经典课本剧《雷雨》。从剧本的编写到初期的角色分析,学生都参与其中,充分的发挥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对自己的角色有着感同身受的参与感。同学们在排练、表演戏剧的过程中,用他们对剧本的理解向观众传递着这部经典话剧所表达的含义,是对曹禺笔下人物的同情与怜悯,也是对那个黑暗社会环境以及人性丑恶面目的憎恶。用行动落实了学生在活动中成长的教育理念。也让学生可以在彼此互动、合作的关系中充分地发挥想象、表达思想,从学习中获得表演经验。在排练过程中观察和研究教育戏剧这种理念、方法对跨学科教学的促进作用,探讨教育戏剧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如何融入到教学中。

四、成立项目中心的意义

1.基于北师大长春附校课程树总体建构之下进行课程设计的原则。北师大长春附校的课程树结构是科学的、完整的、具有系统的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在此结构下,教育戏剧作为重要的一环要遵循其指导,以科学系统的课程育人,而不是单纯的进行戏剧排练,基于此课程结构的设计。

2.基于北师大长春附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北师大长春附校自建校初,就将学生的成长放在办学的首要位置。秉承着“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的原则,我们的课程建构、活动设置都要突出学生的成长,将其培养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

3.基于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教师的质量决定教学质量,教师的幸福决定学生的幸福。北师大长春附校的教师队伍是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教育戏剧课程以教师的成长作为支撑,为教师创造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4.基于教育戏剧的育人作用。教育戏剧不同于戏剧教育、戏剧培训。教育戏剧是用戏剧的手段,让学校教育更加科学高效的实现,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格养成和品德完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功能实现不能走急功近利的路子,应该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将育人的理念贯彻到课程的设计中,切实做到育人的目的。



供稿:戏剧课程开发中心

阅读 3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