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太阳留在大地上的痕迹,是我们的祖先在循环往复的季节中发现的大自然密码,是藏在时间里的中国智慧。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我们中国人民赖以生存的民族精神命脉之一。 为弘扬节气文化,涵养人文品质,我校在立冬时节来临之际开启了此次实践活动。
【活动一】立冬节气大探秘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节气,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孩子们搜集了立冬节气的来历、习俗、气候和物候特点、养生知识和农谚诗词,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了解了立冬节气文化。
【活动二】童声讲立冬
厚重而有趣的节气文化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在大量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各班开展了“童声讲节气”的趣味节气实践活动。孩子们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立冬节气的来历、习俗等知识,不仅既加深了对节气文化的理解,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三】童眼看立冬
立冬节气,孩子们用眼睛观察节气、用小手触摸节气,用镜头、手工作品记录节气。
【活动四】立冬节气诗词、谚语大比拼
二十四节气蕴藏着丰富的诗词、农谚知识,孩子们饶有趣味地开展了“立冬节气诗词、谚语”大比拼活动,在感受语言文字的音韵之美的同时体验立冬时节的美妙。
【活动五】体验立冬节气养生文化
立冬,有补冬的习俗,在民间流传着“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立冬是秋天和冬天交接的时刻,“交”子之时的饺子自然不能不吃。孩子们学习包饺子,在包饺子吃饺子的过程中,体验节气养生文化,培养了劳动意识。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课程。孩子们通过此次活动,加深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感受了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同时也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孩子们身上不断的传承下去。
立冬至,天转凉,问候挂心肠;叶儿黄,寒气涨,冷时添衣裳;托浮云,唤流水,提醒保健康;立冬至,问候来,幸福又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