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幼教•游戏案例】滚筒上的挑战——龙泉街道幼教中心游戏案例分享

创建于2022-11-06
阅读 4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放手游戏 发现儿童

       为贯彻落实“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遴选2022年度全市幼儿园优秀游戏案例”精神,强化教师专业素养和技能,提升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解读能力,促进龙泉街道辖区各幼儿园科学开展游戏活动。11月初龙泉街道进行“幼儿园优秀游戏案例”教研、评选活动,今日分享滨江花苑幼儿园优秀自主游戏案例《滚筒上的挑战》。

《滚筒上的挑战》

儿童是勇敢的挑战者

一、游戏 · 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价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自然的形成自我决策的能力,并实现自我价值。游戏使幼儿体验成就感、充实感、满足感、挫折感和自我冲突。

    什么样的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如何让孩子的游戏多一些挑战?滚筒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滚筒游戏带给孩子锻炼体能的时间、挑战冒险的机会和无限游戏想象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游戏中能自我预估危险,在实践中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

二、幼儿兴趣·前期经验

        孩子们在滚筒区两周的尝试与挑战,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动手动脑探索出许多有趣的滚筒玩法。

十九:“我们骑在上面当大马玩”

李奕霏:“我们已经自主能在桶滚上进行自由行走了”

雅文:“我们是进行两组对抗赛玩”

………

颜寒:“我们还可以在滚筒上玩出其它有趣的游戏?”

“我们可以两个人一起挑战站在滚筒上”

“我们可以在滚筒上玩抛接球”

……

孩子们新一轮的滚筒游戏开启了。

                                               


   

      在两周的滚筒区前期经验中,孩子们不仅体验了骑、推、拉等滚筒的不同玩法,也学会了站在滚筒上行走。颜寒的提问让孩子们有了对新游戏的兴趣点,他们愿意探索操作,喜欢和同伴一起进行游戏,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敢于向老师寻求帮助。

材料投放、环境创设:

      给孩子们提供充足数量滚筒供孩子们拥有更多选择。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为孩子提供宽松的游戏氛围及探索空间,支持孩子自主游戏,使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探索,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师预期:

1、孩子能遵循自己最近的发展区不断进步,让游戏不断生发新的挑战与力量。体验与同伴相处的喜悦,获得情感的满足和自信心。

    2、能够探索更多滚筒上合作游戏的要素,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动作的协调性的同时增强对身边的安全辨识能力。

    3、重视学习品质对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义,逐渐形成勇敢探索,大胆尝试、不畏艰难的品质。

三、游戏过程 · 内容实录

挑战1:滚筒上的二人合作

    12月7日下午2:50,来到滚筒区,颜寒对爬上滚筒的李奕霏说:“我们一起在滚筒上玩吧。”

      李奕菲爽快答应了。可是两人同时在滚筒上的游戏没有那么容易,颜寒爬上了滚筒,就滑了下来,反复了好几次,还是不行。

         这时,雅文跑了过来,对他俩说:“我知道,那样不可以,你们俩要跪上去,然后同时站起来!”老师:“同时站起来是吗?雅文点点头跑开了。"你们俩要不要试试”“好!”颜寒听取了雅文的建议,和李奕霏开始了新的尝试。

        在初次挑战时出现李奕霏“霸占”了大部分滚筒,颜寒上不去,颜寒有点着急“你靠那边点行吗?我没空啦。”他们调整位置,找到游戏的平衡点,再次挑战。

       “我们要跪上去,同时起来”虽然颜寒记住了方法,两个人在挑战中不断的往下滑,对于小伙伴的质疑颜寒嘴上说““我们俩是不是上不去了?”但依然坚持往上爬。

       N次挑战后,李奕霏、颜寒都跪在滚筒上,颜寒想起雅文说的话大喊一句”“李奕菲同时站起来。”在这一瞬间两人同时努力站了起来,开启了成功的第一步。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两人更有信心啦!在反复的上下滚筒中,彼此的默契、平衡感越来越好。颜寒真是坚持不懈的男子汉,他在滚筒上边走边说:“我们俩一起练吧!”成功的愉悦让我们看到了他俩开心的笑脸。

  • 教师的思考:聚焦自主,自我挑战

        中班下学期幼儿是以合作游戏为主,有在滚筒上独立行走经验的颜寒就主动地找到伙伴李奕霏一起合作游戏。在颜寒20多次爬上滚筒滑落下来的尝试过程中,同伴雅文的建议“两人要跪上去,同时站起来”老师适时支持“你们俩要不要试试”让他们更有信心去完成本次挑战。

       在这过程中颜寒不断自我尝试、调整策略,坚持游戏,最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和参与游戏的兴趣,也激发他内在的学习力。“玩与练”的过程中不仅解锁了滚筒游戏的新玩法,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也同时深深感受到颜寒执着、不放弃、专注的学习品质,在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为他们进一步游戏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及强大的自信心。

挑战2 · 滚筒上的交换

      滚筒上的二人合作越来越熟练,李奕菲对颜寒说:“我们来交换吧。”颜寒说:“我来试试!”两人在滚筒上开启了新的挑战—滚筒上的交换。

     初次尝试,颜寒从滚筒上滑落在了草坪上。 教师走向他们:”颜寒为什么会滑落下来?“ 颜寒:”我没有跨过去!“ 教师:“为什么没有跨过去?” 颜寒:“那个滚筒有点远。” 孩子找到了原因,教师鼓励到:“颜寒,你可以再试试,相信你可以的。” 在老师的鼓励下,颜寒再次爬上了滚筒,李奕菲加油助威:”颜寒,加油!颜寒,加油!”

      在李奕菲的“加油”声,执着而又沉着的颜寒交换到另一个桶上!颜寒又一次完成了挑战成功!

     有了滚筒上交换的尝试,李奕菲看到单独玩滚筒的黄珈宁,对颜寒说:“你俩交换!”俨然就像小小指挥家,关注到他俩交换的位置,开始了指挥:“你往那边,你往那边,交换,交换!” 颜寒和王珈宁也在滚筒上商量确定交换位置,小心翼翼的颜寒对黄珈宁说:“不行你就跳下去!”王珈宁:”没事!“

  • 教师的思考:链接经验、持续游戏

       自主游戏追求的价值观是独立、自信、自主、探索,他们在游戏中是被充分信任和放手的。在颜寒一次次从滚筒上滑落在了草坪,作为老师我以问题的形式“为什么会掉下来”支持幼儿游戏,引发颜寒思考、探索 ,以情感性赞扬的方法,“你可以再试试、相信你可以的” 鼓励颜寒在游戏中大胆尝试。及时鼓励也让颜寒感受到教师对他游戏的关注,增强了归属感。

     我们把游戏时间、选择权利交给幼儿,追随幼儿,看到幼儿在游戏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和他人、群体及环境会互动共生。“滚筒上的交换”让幼儿有了创新的玩法,从滚筒之间的交换,颜寒与黄珈宁之间滚筒上的交换,到李奕菲关注、找准交换的位置,以及颜寒对珈宁的呵护:“不行 你就跳下来…我们为孩子彼此爱的交流、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认知而惊叹。在滚筒游戏中,孩子已经为自己建立了”保障安全“与”适度挑战“”强健体魄“的防护墙。

挑战3 · 滚筒上的三人合作

      在滚筒区域的另一方,雅文和王梓诺看到黄珈宁在滚筒上来到了她们的身后,雅文说:“我们三人一起走滚筒。”雅文对黄珈宁说:“你先跳下来,到中间来,中间这个格子。”

      雅文:“我有办法啦”。为不干扰她们三人的游戏,作为观察者,没有直接去询问她的办法是什么。看到三个人依次轮流站到滚筒中间,其他两人分别从滚筒两侧爬上滚筒。黄珈宁和王梓诺上去后,雅文对着她俩说:”拉我一把!“

      三人在滚筒上边尝试,边聊, 王梓诺:”三人坐下走。“ 雅文:“坐下就不方便啦!”就这样,她们聊着,玩着… 过了一会,突然听到她们三人开心的声音:”我们成功啦!“”嗨时刻“真的是让她们兴奋不已!惊喜抢拍下精彩瞬间!

教师的思考:追随儿童、读懂游戏

    

       每一次游戏,就意味着提升一个新的高度,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克服困难、积累经验、增进技能,建立了坚强自信、勇于挑战的乐观品质。孩子们从两人一组游戏到三人一组合作完成滚筒上的挑战,我不仅被孩子在滚筒的三个格子,三位小朋友,每人站到一个格子,这是涉及科学领域的平均分的想法震撼,还有“看看谁站的稳,谁就站到中间去。”这中间的小朋友相当于一个固定支点,确保两边小朋友的稳定,真的佩服孩子们科学的探究,真真是游戏中的专家,游戏中的高手。游戏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方式,老师只有充分理解幼儿游戏行为,才能读懂幼儿的游戏,追随孩子的脚步与节奏,让游戏变成快乐的学习,让学习变成探究的欲望。

挑战4 · 滚筒上的抛接球

     每天的户外游戏,孩子们每天都有新的挑战。12月10日下午,孩子们来到操场上,雅文对李亦菲说:“我们在滚筒上玩抛球、接球的游戏吧。”

      雅文拿来了球,递给了李奕菲,开始了滚筒上的抛球接球游戏。雅文:“距离太远啦!

      雅文:”你扔偏啦。“ 雅文两次都没有接到李奕菲抛过来的球,两人从滚筒上下来后,重新调整了位置和距离。

     玩了一会,雅文说:“我来定游戏规则吧。”雅文的游戏规则:“如果你输了,跳下来了减一分;如果接住球啦,没跳下来,你就加一分;跳下来捡球不减分。教师建议:“比赛还需要什么?”雅文:“裁判。她跑到王梓诺面前,邀请她来当裁判,并给她说明游戏规则。孩子们的故事精彩不断,颜寒也跟随了过来,加入到裁判中;教师建议他们可以按照10分制定胜负。她们还邀约到孔媛、园长妈妈当观众,开始了滚筒上的抛接球比赛。

  •  教师的思考:深化经验,深度学习

      游戏中,我们赋予孩子充足的时间和最大程度的空间, 当孩子全身心投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时,作为老师我及时回应孩子的邀请,以同伴的身份加入游戏为孩子们喝彩,增强她们的成功感。喜悦与成功不断开启新一轮的自我挑战。挑战为孩子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长力量。

      一次次挑战,是孩子彼此之间的互动,是孩子和材料的互动,是师幼之间的互动,有自己的思考和决策,有和同伴之间的商讨,有新的经验的生成,有深入的探究,生活经验滋养和丰富着他们的游戏,而他们的游戏又给他们的生活经验以练习、验证和反馈,生活、游戏、学习融为一体。

四、游戏 · 反思

     梳理和留白,激发幼儿持续探究

    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孩子通过视频、照片分享了游戏故事,进行了游戏对话,并用绘画的形式表征出他们的游戏时刻。

12月7日 游戏对话 表征时刻

12月10日 游戏对话  游戏计划

        每一次反思机会都会诱发幼儿进一步进行探究,在分享活动中,丽丽老师通过推进式的梳理引发幼儿保持问题持续探究的兴趣。关注幼儿之间的游戏经验,不直接给出自己的答案“你们怎么才能爬上去呢?”“还想如何在滚筒上挑战?”鼓励幼儿继续探究这一次留下的问题,为下一次的经验留有空间和余地,推进问题的延续探究。这一系列过程中,都能系统地反映出幼儿持续的学习能力。

五、游戏特点及分析

一:放手游戏,发现儿童。

      孩子是游戏的主人,他们是游戏的高手。放手游戏不仅是指在游戏过程中放手,不随便干扰他们,更是从教师心理上真正地放手,不预设目标和玩法,带着对孩子的信任让他们自主决定如何游戏。我欣赏他们的游戏,为他们的游戏过程兴奋、欣喜和骄傲。当儿童真正投入到游戏中,他们就是在学习、成长,挑战自己和他人;是在建立关系,解决问题;更是在体验无限的喜悦。《滚筒上的挑战》让孩子们体验到真游戏中的冒险、喜悦、和深度的投入,他们玩得酣畅淋漓、启智受益。

二:利用多种途径读懂孩子。

       “教师是幼儿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进程的支持者”而观察和解读幼儿的预习行为是新时期幼儿老师的一项基本技能。现场观察有些学习点一闪而过,很难抓住,但是整理视频就可以仔细反复地看,更加能关注到孩了在游戏中的行为细节,进一步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抓住孩子的学习以及孩子的精彩,可以说,视频和照片是帮助我们读懂孩子的好帮手。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自主地探究、发现,获得各种直接经验,并一次次尝试、创新。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我发现在孩子和滚筒互动的过程中有知识方面的获得,有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的养成,更有运动能力的发展。  

三:捕捉幼儿的兴趣和问题,关注幼儿游戏水平与发展,让游戏不断生发。

     “滚筒还可以怎么玩?”孩子们在与滚筒的游戏中精彩不断。他们在游戏中尝试参与适宜的游戏,大胆挑战有难度的游戏,游戏中的他们会遵循自己最近的发展区不断进步,让游戏不断生发。

四:深入探索《滚筒上的挑战》多种玩法,挖掘滚筒游戏的独特价值。 

       从玩滚筒入手,从个体到合作,从桶下到桶上,孩子们逐步衍生出了滚筒上的挑战——两人合作、交换、三人合作、两人抛接球,直至我的游戏计划中即将挑战的三人抛接球、两排面对面六人抛接球,甚至八人…滚筒上的挑战,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探索创造性的玩法及挑战,不断自发地与滚筒进行深入互动。在一次次的深入探索中,不仅帮助孩子收获了丰富的经验,更是帮助孩子实现了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挖掘了游戏的独特价值。  

       放手游戏,寻觅童真,《滚筒上的挑战》让孩子们增强了勇气,学会了合作,收获了快乐。我们在游戏中深深感受到孩子的成长,自信、勇敢、坚持…今后我们龙泉幼教中心将持续以多种形式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不断转变自己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真正做到放手游戏,发现儿童,在不断发现儿童的过程中和儿童一起成长。

阅读 4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