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听赞美,这是大多数人从小就习得的能力。小时候,无论是你迈开了第一步,还是跌倒了爬起来,画了一幅画,唱了一首歌,考了个满分,都会得到各种各样的称赞和奖励。称赞你的聪明,称赞你的能力,逐渐被贴上聪明和有才的标签。
成人之后,大多数人继续延续了这种需要,尽管表面上谦虚了很多。仍然喜欢站在领奖台上,或被许多粉丝簇拥,或在报告会上获得阵阵掌声,或得到领导肯定。这些行为进一步加强了自我的优越感,确认了自己的与众不同,给自己贴的天才标签越来越厚。
殊不知别人对你能力和聪明的赞美有改变你认知模式的危险,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当你内心确认自己聪明有才的时候,麻烦和痛苦也就慢慢找上了你。
超过80%的父母认为,对孩子的夸奖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信心,将来才会有所成就。殊不知一次次夸奖给他们贴上了聪明、有天赋等标签,他们不得不从努力,转为开始过分关注自己的天赋的能力:原来我那么与众不同,我是高人一等的,我的聪明才智可以让我得到成功。
但是,当他们面临挑战时,他们会想:我的能力够高吗?我真的很聪明吗?我在这次的考试中还会拿第一吗?如果不能拿第一,就等于承认自己并非真的优秀和聪明,就会被别人否认,就会被别人耻笑。
对学生评价赞美他们的聪明能力,将导致他们害怕有挑战的事情,因为那样做可能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可能引发别人对他们能力和聪明的质疑。
许多优秀的人才经过奋斗坐到了领导岗位上,但他们不喜欢被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更愿意相信是自己的天赋和固有的才华。因为他们要证明自己与众不同,证明是自己与生俱来的优秀而非努力就能获得。如同真龙天子一样,只有这种天赋的才能,才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才能保持那种别人无法企及的优越感。
无论是优秀的孩子还是优秀的领导,总会在未来碰到更优秀的人才和更大的困难。对于被别人贴了标签的孩子和自我贴了标签的领导,往往有3条路:一是凭自己的优秀完成任务和战胜别人,一次次证明自己一如既往的优秀;二是逃避和不作为,减少失败的风险,保持自己的声誉;三是失败时找到借口。失败并非是自己无能,而是环境条件或其它天灾人祸。第一条路无异于冒险,除非是自己擅长;第二条路最为轻松,至少不会影响自己的名声;第三是不得已而为之。无论走那条路,都是很纠结和辛苦的。
依赖外界来肯定自己是很辛苦的。因为赞美不可能时时存在,辉煌时刻终究会结束,赞美和颂扬总会过去。你不可能一直站在领奖台上,听观众不断的掌声。但是,依赖外界的肯定必然要求自己继续做出更多的成绩超越自己,超越别人,否则就无法得到赞美。正如吸毒一般,必须一次次加大剂量才能获得快乐。如此必将最终导致身心的崩溃。
许多优秀的孩子在赞美声中培养了非常脆弱的自尊心。他们时刻需要赞美,对他人的指责和批评非常敏感而无法接受,喜欢与自己的崇拜者甚至弱者为伍。当进入优秀的学校时,因为有更多优秀的同龄人存在,往往会有很大的失落感,甚至无法适应而退学。
自认为优秀的孩子成人后会认为人有优劣之分。他们必须不断确认自己属于优秀这个级别,职场会被当作他们展现自己的平台。他们想要成为公司里唯一重要的人,这样他们在和周围的人比较时就会高人一等。他只关心他自己是否伟大。如果有不满,他们甚至会拉着公司一起死亡,或离开后导致公司四分五裂来证明自己的伟大。
如果要摆脱赞美的魔咒,就要改变思维方式,那就是成长型思维方式。认识到成功或失败来自自己的努力或不努力,与天赋和别人所贴的标签没什么大的关系。即使失败,也不会主要归咎于环境,只不过是继续努力罢了。
神童,天才,这些光环往往害了人。让他们无法接受失败,不敢尝试。
“我不是不能做到,只是不想去做”,他们说。
“我不care”。
成长型的思维的人会说,我会为需要做的事情付出所有的努力。
天赋才华、优秀之类的的标签让人无法接受不完美。即便60分及格即可,他们也一定要求自己90分以上,他们认为这是自带的能力,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优秀,否则会心存不安。
偶尔,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可能也想获奖,获得财富、地位和良好的声誉,但他们并不认为这些目标可以肯定自己的价值,也不会以此来证明自已高人一等。
因此面对别人的赞美要时刻警惕,不可洋洋自得自己的才能和聪明,并防止自我感觉良好内化为固定的思维方式。喜欢被赞美的人往往认为成功来自天赋的聪明才华。成长型的人却认为任何成就都不过是努力的结果,自己仍然是普通一员,只不过是努力后得到成功的普通人,别人通过努力同样能够做到。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不是“一分聪明,一分收获”,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