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清火药我们生活中遇到最多的上清丸、牛黄上清丸和黄连上清丸这三种中成药,相信大家一定是非常熟悉了,偶尔有个上火症状时几乎也都服用过。那么,大家对这三种中成药又都了解多少呢?三者又有什么不同呢?下面看看中医是怎么说的?
- 上清丸:具有清热散风,解毒,通便的功效。用于头晕耳鸣,目赤,鼻窦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
方 解:本方来源于《古今医鉴》。方中菊花、防风、连翘祛风解表,清热解毒,其中连翘性凉味苦,轻清上浮,可治上焦诸热。黄芩、黄柏、栀子清三焦之火。川芎、白芷、荆芥、薄荷清香之品,祛风止痛,解表散风。大黄泻下通便,桔梗引诸药上行,配合酒炒的黄芩、黄柏和大黄引药归经。栀子和大黄使热邪从大小便排出。本药品适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积热引起的口腔溃疡,牙龈肿痛、鼻窦炎等。由于川芎、白芷、连翘、荆芥和菊花配伍,清香轻清之品上行向外,偏于走上焦,治疗头晕耳鸣,目赤等,治疗胃热实证的药相对少些,所以不适合因为胃热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但如果有肺胃实热,特别是肺经风热引起的鼻渊(急性鼻窦炎),伴有涕黄、头痛等症上清丸就适合了。
药品特色 :药性平和,酒炒药品和舟楫之药桔梗都是引药上行的,所以偏于治疗上焦的头痛、鼻窦炎以及口腔溃疡等。
- 牛黄上清丸
为清热剂,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效。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方 解:本方来源于明代《医学入门》。人工牛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君药。菊花、连翘、荆芥穗、白芷、薄荷疏散风热,利咽解毒为臣药。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凉血消肿;石膏清实热火邪;赤芍、地黄、当归、川芎凉血活血,祛风止痛;冰片通诸窍,散郁火,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共为佐药。桔梗舟楫之药,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药。本品清热能力较强,适用于热毒内盛的患者。
药品特色:人工牛黄、石膏和冰片同用,均为寒凉之品。另外,黄芩、黄连和黄柏同用,均没有炮制过,故本品清热之力较强。
- 黄连上清丸
为清热剂,具有散风清热,泻火止痛之功效。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方 解:本方来源于清代《古今医方集成》。方中黄芩、黄连、黄柏、石膏清热泻火,栀子、大黄清热,并引热从二便而出,共为君药;连翘、菊花、荆芥穗、白芷、蔓荆子、川芎、防风、薄荷能疏散风热,清解热毒,共为臣药;旋覆花降逆和中,桔梗宣通肺气,引药上行,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品栀子和黄柏均是炮制品,清热相对来说较牛黄上清丸弱。
药品特色:成份中连翘、菊花、荆芥穗、白芷、蔓荆子、川芎、防风、薄荷能疏散头面风热;黄芩、黄连、黄柏、石膏、栀子、大黄清热泻火,并引热从二便而出,用散、清并用之法清热泻火,排出邪热。
- 相同点:
三者都含有薄荷、白芷、荆芥(穗)、连翘、川芎、桔梗、栀子、黄芩、黄柏、大黄等10味中药,都有桔梗这味舟楫之药,均具有清热散风,解毒,通便的功效,均能治疗头晕耳鸣,目赤,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都为OTC类药品。
- 不同点:
上清丸:成份中大部分清上焦实火药,配伍清下焦火以及泻火药,使实火、邪热从大小便排出。由于用的是荆芥而非其它两“上清丸”为荆芥穗,加上酒炒的黄芩、黄柏和大黄,所以作用平和,泻下之力较缓。偏于治疗上焦火所致的目赤、头晕,鼻窦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
牛黄上清丸:三者中寒凉药使用最多的,清上焦实火的同时,兼顾中下二焦之热。为防止伐兵太过添加了补血、活血、凉血之品。为三者中清热止痛作用最强的,泻下之力也最强。
黄连上清丸:三者中寒凉清热药物量使用居中等,清火药物大部分都炮制过。另外添加炒蔓荆子和旋复花,一升一降,皆为同类中异向发挥作用之品,升降适宜。加上桔梗,故此能引清火之药上行,泻下通便之品趋下,主攻三焦之火,作用偏于中焦。散、清之法并用,作用和缓而不失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