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记忆

何金钟
创建于2022-11-01
阅读 13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步入南京雨花台北大门,迎面是“烈士就义群雕”,岿然屹立,视死如归。据记载:雨花台革命烈士有名有姓的有1517位,还有数以万计的无名烈士。这是一段血色记忆。

瞻仰线路由此可前往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聆听可歌可泣的故事,缅怀革命先驱;感受血雨腥风的悲壮,珍惜幸福生活。


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我国第一家以“国家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展出了88位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

这个不起眼的八角小亭,幽然静卧,古朴空灵,名甘露亭。亭中一古井,始于西晋,因水质清纯甘甜而得名“甘露”。走进才发现顶子是漏空的,此乃坐井观天。

寺院规模不大,黄色照壁上四字“西晋古刹”。始建于永嘉年间,初名甘露寺,因寺北门拱门外甘露井而得名。

东晋建康,迎来了一位印度高僧,在此传经送道。名相王导亲自驾车迎奉,时人尊为“高座道人”,寺以“高座”为名,至今已一千六百多年。

当年的寺院规模宏大,而今的曦园、雨花阁等处,均为寺院所在。

南朝萧梁时期,高僧宝志禅师在此住持。梁武帝邀请云光法师在此登坛说法,感得“天雨赐花”,漫天鲜花如雨坠落,化成五彩石子,这就是“雨花台”名字的来历和雨花石的传说,成语“天花乱坠”也源自于此。

亭中御碑上的字迹已模糊不清。

经考证,正面为乾隆首下江南(1751)所题:“崇岗跋马晚春情,凭览遗台触概情。便果云光致花雨,可能末路救台城。”

背面诗文:“闻道文枢问病由,雨花摩诘座无留。法师便果诚能致,已落人间第二筹。”为乾隆四下江南(1765)所题。

1937-1949年,无数革命烈士在此殉难捐躯。

李杰墓,明功臣墓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始建“褒忠祠”,祭祀杨邦义。明朝附祀文天祥,因而改为“二忠祠”。

很偶然的,读到《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这么一段,居然捕捉到雨花台最初的记忆。

……那邻居道:“你不说我也忘了。这雨花台左近有个泰伯祠,是当年句容一个迟先生盖造的。那年请了虞老爷来上祭,好不热闹!我才二十多岁,挤了来看,把帽子都被人挤掉了。而今可怜那祠也没人照顾,房子都倒掉了……

泰伯奔吴,传礼授农,江南黎民百姓,立庙祭祀,以感恩这位至德先贤。雨花台的历史,追溯到公元前1147年之前了。

阅读 13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