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9:00,南宁二中“党建领航,教育扬帆”班主任能力素养提升高级研修班第二天的学习准时开始。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萍副院长以《班主任核心能力建设》为主题给全体的学员们呈现了一场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精彩纷呈的讲座。
陈萍副院长从班主任的六大核心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活动创造能力、心理辅导能力、实务研究能力和自我领悟能力为出发点,大量引用国内外教育专家、教授的理论,结合其自身丰富的班主任经历,阐述了教育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应该是雪中送炭,而班主任工作是一个成就自己,成就班级,成全学生的过程。
因为疫情的关系,陈萍副院长未能亲临现场讲课,但与会的工作人员及培训班的曾晶班长努力克服困难,利用腾讯会议,手持话筒等各种手段,搭建班主任们与陈萍副院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场班主任们积极参与课堂交流,与陈萍副院长互动,提出自身工作中的各种疑惑。陈副院长一一解答,班主任们感觉到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覃倩滢老师在讲座后做了分享,她说作为一位新进班主任,目前还处在摸索、模仿的阶段,陈副院长的讲座引发了她关于我是谁,我能成为什么样的班主任,我可以做点什么的思考。她坚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下定决心通过读书夯实底气、涵养大气、滋养灵气,通过读人悟他人成功之道,成就自己成功之道,在思考中不断提升自我。
曾晶主任介绍主讲人陈萍副院长
陈萍副院长做《班主任专业发展之核心能力建设》的讲座
班主任们认真听讲
黄秋双老师与陈副院长互动交流
覃倩滢老师做课后分享
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刘长海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德育质量提升视野中的课例与课例研究》的讲座,刘教授从学校德育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现状、学校德育质量提升行动引入课例研究的可能以及学校德育质量提升行动课例研究的实施框架三个角度出发,指出当前一线德育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课例展示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德育质量提升提供了方法借鉴,也为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提供了更丰富的形式,刘教授的讲座主线明确、思路清哳、逻辑严密,学员们在学习中感悟,在研修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
谭嘉健老师在课后做了分享。他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德育是班主任工作中付出却未能立杆见效的持久战,唯有不断前行、静待花开。刘教授深入剖析我国的德育现状,倡导课例研究是有效的德育落实手段,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开展德育活动周等保证德育的连续性、针对性和长效性,唤起了我对德育的深入思考,徐华书记的教诲浮现脑海:作为一名二中人,教学生3年,想学生30年,想国家300年。希望我们能借鉴和创新刘教授传授的实践经验,应用到今后工作中,收获满满。
刘长海教授对德育课例做讲解
刘教授的精彩讲座赢得阵阵掌声
老师们认真做笔记
唐秀芳老师与刘教授交流
黄华超主任就学生安全问题向刘教授提问
谭嘉健老师课后分享
[今日课后心得]
从陈萍教授的讲座中,我了解到班主任核心能力可从规划设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活动创造能力、心理辅导能力、实务研究能力、自我感悟能力6个方面去提升。印象深刻的是“6个w”的发问深思。日常工作中思考“我要做什么?”之前要先回答“我能做什么?”、“环境支持我做什么?”等问题。朱洪秋教授的“班级自主管理系统模型”把班级分成四个部委管理:学习管理、行为管理、生活管理、活动管理,这对我的启发很大,我也把班干分块管理,但没有这么系统化、条理化,今后可以照此调整应用。
——梁展宇老师
在课例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公开课任教教师的整个组织环节需要明确,备课、上课、课后和评课老师交流、发现可以改进之处、根据上课班级的不同,对自己的课例进行微调,实现整个课程的提升。从“备课教学研讨”到二次“备课教学研讨”,听评课公开课等课例研究是一线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我的很好途径。
——詹羡老师
浮于表面的德育工作,不利于德育落实,不利于变革德育的工作习惯,难以提升德育体系效能。学校德育工作质量提升,必须重心下移,重视学校生活中持续发生着的德育实践的现实样态,引导教师形成反思德育、研讨德育、创新德育的新型工作习惯,以量变促质变,进而实现学校德育的质量提升。
——赵大中老师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总书记多次使用“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来多次突出强调扎实开展学校德育、引导青少年价值观构建、帮助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的重要性。放眼全国,没有一所学校不重视德育,然而受制于形式化、功利化、专门化的传统,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浮于表面。学校德育质量提升中引入课例研究的可能性——重心下移。有效开展德育课例研究实施框架——守正出奇。
——陈治民老师
刘长海教授讲座中提到的德育课课例改变了我对德育研究领域的范围与内涵的认识。术业有专攻,立德树人,全员育人背景下,应加大对研究优秀的德育课例的学习,从中汲取养分,提升班主任组织规划实学生德育活动的能力,也提醒自己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学会累积、优化总结、经验反思。
——伍翠老师
刘长海教授讲座中让我们对班会的开展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班会课的形式可以更多样,让学生充分参与班会设计,在参与设计班会的过程中融入戏剧式的模式和表现方式,让班会课变得生动而活泼,让德育工作更具影响,深入学生生活!
——杜军老师
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首任理事长陈萍教授关于《班主任的核心能力建设》的讲座从规划设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活动创造能力、心理辅导能力、实务研究能力、自我感悟能力六个方面展开,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帮助我们理解,其中在规划设计能力部分,陈教授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案例:她从小学开始帮助自己班上的一个智力迟钝学生规划人生发展,最终帮助她从一个本应在特殊学校学习的特殊学生变成一个能在普通学校保持中等成绩、考上本科,最终还成功申请出国留学的的别人眼中优秀的孩子。这对我的触动较大,身为教师,如果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能帮助学生,成就学生,真是件令人无比愉悦的事!在三新背景下,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夯实自己,储备生涯规划方面理论知识,从而为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业提供支持。
——农雅婷老师
当三尺讲台压缩成一方屏幕,当一方屏幕转化为学习的“阵地”,老师们因时而变,深耕不辍。 我们积极开辟新战场,运用新平台,掌握新技能,适应新形势,努力成长成一名有魅力的班主任,培养一批有魅力的二中学生。
文稿:第四小组全体成员
摄影:陈信、周婵
编辑:唐秀芳、钟火燕、蒋春柳
审核:张进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