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的腾讯会议直播间,工作坊成员如约而至,开始第三期的共读活动。会议由教发院曹鑫老师主持。分别由顾路小学赵韵老师和王港幼儿园顾冰宇领读第五章和第六章。让我们走近两位领读老师,开始共读吧。
赵老师简介:
顾老师简介:
学员领读
一、第五章《互动研究的批判向度》
赵老师以从案例到理论的讲述方式,分享了书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在麦克德莫特看来,文化教会了人们应该期待什么,又应该抵触什么……在某种文化的背景下,某些人的行为会凸现在前景,成为显眼的“怪异”;而在另一种文化的背景下,同样行为却会隐没,成为不可见(或曰随处可见)的“正常”。
正是在这段话的背景下,才有了“学习困难”的“前世今生”。
同样,赵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从麦克德莫特的学习成长经历切入,将社会关系作为学习情境来探讨,用罗莎和亚当的案例来剖析“学习困难”并不是一个人的内在属性,而是一个情境“谁是……”的问题,在寻找它们的答案—标签在寻找一些能让它们匹配上去的人……。
最后,赵老师结合自己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小非”的案例,和书中肖博士提到的“故事”,将“故事”理解为做研究的一种方法,提出了“故事究竟应该怎么去运用到自己教学中,才不至于使学生发生学习困难”这一疑惑。
二、第六章《说学做学习科学的取径》
顾老师从回应第一部分赵老师的疑问入手,以“我的故事中没有你”切入,提倡尽量减少老师的主观臆断,不给孩子贴标签,让孩子不会成为小众群体的人。
在第六章的开篇,顾老师以“讲故事的人”这一有趣的方式,回应了郑博士提出的问题:“书中谈到有生平故事的专业研究者们,都是一些什么样的群体呢。能不能从书中给到的信息,描述下?”即用原著中第181页“故事能够赋予我们一种想象力,让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去体验他人,也从他人的角度去体验自己;故事也赋予我们一种同理心,让我们对他人在生活中承受的痛苦、恐惧和屈辱更加敏感。”
接着,顾老师用“流程图”的形式 将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清晰呈现了本章行文的逻辑线。顾老师还用软件做了词云分析,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在解释互动和学习的三个维度的关系上,顾老师用煮泡面、煮螺蛳粉和煮水饺的案例,形象解释了同化和顺应的不同过程。
同时顾老师也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针对第198页到底是学科还是科学的问题?第二个是针对新维果斯基学派的:“单个人是不存在最近发展区的,只要当这个人处于和其他人的互动的过程中才会形成。”结合自己观察到的幼儿与材料互动,四次搭建恐龙,产生了深度学习,达到了成功的案例,提出了“难道在独立的孩子身上,就没有最近发展区了吗?”
互动研讨
批量解决 正向认同 材料互动
郑博士结合肖博士的原著,并强调是他个人的理想建构,对赵老师关于“故事运用”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点是能不能给孩子建立安全的课堂,哪怕存在无序的学习障碍,老师尽量控制情绪,尝试 静静看一看,听一听学生的想法。
第二点是老师可能用更耐心、更善意、更敏锐的目光去捕捉这些联结,尊重孩子,给予他帮助,能让他在学校里赢得点滴的成就、获得微小满足的联结,帮助他们建立更多正向的“我也能够做得到”的自我身份认同。
最后,郑博士强调,需要用“批量的、高质量解决问题”的思维,从社会认同,信心动力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王微老师则结合自己的家长工作实际,分享了“互动不能把课堂外的交流分享、鼓励支持给抽离”的观点。
其它老师也在聊天区积极参与了互动。
郑博士肯定了顾老师新颖的分享方式,从“合法性边缘参与在学校情境无处不在”的角度回应了顾老师关于学科还是科学的问题。从“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在理论上的差异并非在于某一个现象是否存在,而在于如何解释这个现象。这两个学派的区别在于对学习这一现象的分析焦点有不同侧重。”同时郑博士也鼓励大家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幼儿不愿意互动,如果有互动是否会加速个体的成长呢?
华师大附属临港幼儿园的杨老师从维果斯基的一些理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运用角度回应了顾老师的疑问。杨老师提到维果斯基学派非常强调情境,以及情境中会产生互动,包含人与环境的互动,人与材料的互动等。那么恐龙的搭建需要材料,材料从哪里来,是老师提供的,搭建恐龙和幼儿经验有关,那么这个过程中其实幼儿和老师,更广阔的的社会文化也有了互动。
杨老师的观点则引起了郑博士的兴趣,特别是关于其中“幼儿与材料互动,老师提供的材料”。郑博士认为从中可以折射出老师对材料的态度甚至活动设计背后的态度。
此外,郑博士还分享了《由名字翻译引发的故事》,以及首都师范大学魏戈博士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中关于维果斯基第三代理论的阐释,介绍了关于《滩边嬉戏的男孩》这幅作品背后的文化——文化活动的精髓就指向了人类共同体独立而合作的游戏。
郑博士坦言,这幅画最打动人心的恰恰是这三个小男孩之间的“互动”。就是肖思汉博士第六章中关于科学活动的的“互动”,在魏戈博士的书中被翻译为“活动”。肖博士的书中的“互动”更多在于“互”而不是“动”,两者有非常多的联系。于是郑博士重新回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中,发现最打动自己的还是“活动系统”里的“互动”,从而让两者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结语
感谢两位领读老师清晰的梳理,通过互动研讨更是加深了大家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大家会继续从文献的角度去探寻背后更多的“课堂互动”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