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携手话“小池” 双向奔赴共成长 ——2022年云南省幼儿园名师教学展示活动

以学为主
创建于2022-10-30
阅读 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促进儿童顺利过渡。2022年11月3日下午2:30,云南省教科院幼教教研员杨凡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围绕“基于儿童的幼小联合教研”,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展2022年云南省幼儿园名师教学展示活动。

       此次教研活动中,全省多所幼儿园公民办教师在线参与。活动内容主要以2022年6月全省“以学为主”主题教研活动问卷调查结果反馈;昆明、南京两地幼儿园围绕古诗《小池》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交流;昆十幼、桃源小学开展的《小池》主题联合教研活动分享;西山区教科中心马彦老师、五华区江滨幼儿园陈旭芳老师的交流研讨等四个环节组成。

       活动初始,杨凡老师对2022年6月全省“以学为主”主题教研活动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反馈,从来自全省幼儿园教师2400多份问卷反馈中可以看出,2022年6月的这次“以学为主”主题教研活动中,来自乡镇、农村教师参与率明显增加,参培教师们的关注点也从观摩集体教学转向对课程故事、基于问题的互动交流环节,课程故事分享为老师们所津津乐道,并尝试进行学习与实践。

        随后,关于古诗《小池》的教育教学研讨正式开启。杨凡老师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的关键经验与典型性表现,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相关要求,对古诗《小池》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开展背景进行介绍。

        第一个展示活动为昆明市第三幼儿园廖小芬老师以古诗《小池》教学为切入开展的大班幼小衔接主题课程《“小池”知多少》的探索。廖老师通过幼儿小组学习、体验实践、家园合作、邀请小学教师家长开展联合教研等形式,引领幼儿在“走进小池”、“制作小池”、“游戏小池”、“表演小池”等活动中,纷纷尝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小池》,帮助孩子科学、有效地做好入学准备。

       第二个展示活动为南京市江宁区殷华街道幼儿园高田老师组织的大班语言活动《小池》。高老师采用谈话激趣;观察与欣赏《小池》景色;完整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意境美和语言美;多方式吟诵古诗;用动作表现古诗等五个教学步骤,引导孩子们在欣赏诗中所描写夏日荷塘景色的基础上理解古诗内容,学习按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进行有感情的吟诵,感受古诗意境美和语言美的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结束后的反思中,在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与教学方法后,高老师围绕古诗词情境化教学,为老师们总结出几条实用的教学策略,如: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画面丰富情境,增强理解记忆;表演体验情境,活跃学习气氛;音乐渲染情境,感悟诗词内涵。

            第三个活动由南京市滨江幼儿园朱建华老师围绕古诗《小池》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学习古诗的意义;适合幼儿的古诗选材;怎样引导幼儿欣赏古诗等四个方面进行分享交流。其中,朱老师指出,古诗学习的关键点并不是非要学会多少,会背诵多少,而应定位于感受其独到的韵味、韵律感等语言魅力,体验诗中所传达的意境。

       在活动第二部分的小结中,杨凡老师就古诗《小池》开展的三个分享交流活动进行梳理,关于在古诗教学中,儿童已有经验的挖掘和运用、教师古诗词文化素养的积累、儿童学习内容与方向的准确定位等关注点,引发参培老师们的共鸣与思考。

        接下来,围绕幼小双向衔接中的重要举措,幼小联合教研制度的建立与活动的开展,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何蕙霞老师与昆明市第十幼儿园李东梅老师进行“双向共研话衔接 幼小携手促成长”,昆明市第十幼儿园与盘龙区桃源小学的幼小衔接活动案例分享。

       紧扣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主题“幼小衔接 我们在行动”,2022年4月至6月,昆明市第十幼儿园与昆明市盘龙区桃源小学携手开展了一系列幼小衔接实践活动。在活动缘起中,昆十幼的李东梅老师回顾了近三年来,昆十幼与桃源小学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情况,分别从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的角度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如何打破“单向”坚冰、突破“双盲”现象、促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为导向,聚焦构建幼小教研共同体;联合教研,互动共赢;专注教师、共促改变等联合教研策略,通过知己知彼、互动交流;同课异构、古诗“小池”;走进幼儿,体验一日活动皆课程;当一回幼儿园教师等四次联合教研活动的开展。引领幼小双方教师从“单向”到“双赢”,从“双盲”到“互通”,一步步走进彼此、互相了解、积极尝试、虚心学习,吸纳对方优点的同时,也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在分享交流中,当昆十幼与桃源小学每一次联合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汇报结束后,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何蕙霞老师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幼小双方教师从发现真实问题到生成研讨主题的历程,梳理幼小联合教研活动的生长点,分享着幼小双方教师从发现差异—梳理差异—体验差异—接受差异等一系列幼小衔接主观感觉的变化。

        围绕孩子们在入学适应期自主管理与入学准备的问题,昆明市五华区江滨幼儿园陈旭芳老师进行幼小衔接活动案例分享《1分钟,5分钟,10分钟......》。这个案例源于孩子们晨间签到中发现时间长短的不同,聚焦与江滨小学联合教研活动中发现的真实问题,如:孩子们自主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专注力不够,缺乏主动思考等。从感受1分钟、5分钟、10分钟长度的不同,到尝试自主规划1-10分钟的活动安排,通过辩论、体验、实践、挑战等活动,萌发孩子们规划时间的意识,在试错中不断地修正规划内容,逐渐改正拖拉的习惯,为孩子们进入小学的自主管理与良好作息的规划与执行方面奠定基础。

       在以往全省“以学为主”主题教研活动中,我们聆听过昆明市三幼、昆明市九幼、昆明市十七幼、滇池度假区幼儿园等多所来自昆明市西山区幼儿园老师们分享的课程故事。这些课程故事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教研团队与研讨支持。昆明市西山区幼教教研员马彦老师在《一枝独放不是春 万紫千红才是春》的汇报交流中,为大家揭晓答案。马老师围绕搭建教研共同体;基于儿童立场,逐级开展课程审议;近三年来,西山区主题课程教研共同体取得的成绩;未来教研工作的展望等四个方面进行汇报交流。通过多个教研案例的呈现,分享了西山区主题课程教研共同体不断壮大,教师课程建构能力不断提升,教研活动开展扎实有效的具体做法与相关措施。

        在活动最后的总结中,杨凡老师强调,在幼小衔接活动中亦或是幼儿园各项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都需紧扣“基于儿童立场”,做到基于儿童去设计,为了儿童去实施,最终支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教无涯,研无尽。每一次教研和学习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每次碰撞都有一份新的收获。此次“基于儿童的幼小联合教研”主题活动分享与交流,为全省幼教人搭建了一个专业、实践性强的学习平台,对幼小衔接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现专业引领,共促提高的目的。成长有路,衔接有方,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携手同行,一如既往地开展有温度、有深度的教育研究。

阅读 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