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粮食产量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不仅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跨越,而且为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我国人民顺利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至今全世界还有1/4的人口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的危险。根据2021年7月发布的(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世界上有7.2亿~8.11亿人面临饥饿,饥饿人口比2019年多1.18亿~1.61亿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粮食的损失和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全球每年损失浪费的粮食总量相当于12.6亿人一年的口粮。据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收获、储藏、运输、加工及餐桌浪费等就达到1224.3亿千克,占粮食总产量的20.77%。
“节约粮食”主题活动将引导同学们从家庭一周食物调查人手,将每天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并分析出家庭饮食结构比例:学习鉴别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方法,了解食物对个体生存的重要性对身边的食物浪费现象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提出防止食物浪费的措施与方案;利用宣传海报、科普画、科普剧等科普宣传活动,将学习到的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与方法传递给更多的人;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粮食产量变化,分析粮食产量增长的影响因素;调查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了解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历程以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调查我国粮食安全可能面临的挑战;调查世界饥饿人口的分布及产生原因;最后聚焦粮食贸易,调查中国近10年粮食出口和进口的基本情况:尝试辩证地去看待粮食贸易的利与弊。
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和实际条件,选择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根据任务要求,开展科学实践、积极思考与研讨、摆写科学研究报告,分享发现与观点。
探寻哪种食物中含有淀粉,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鉴别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后会变蓝。将碘液滴在食物上,如果食物变蓝就说明含有淀粉。
探寻哪种食物中含有蛋白质,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鉴别蛋白质。将食物放在火上烧烤,如果释放出一股特殊的气味(焦煳味)就说明含有蛋白质。
探寻哪种食物中含有脂肪,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鉴别脂肪。将食物在油纸上揉擦,再将油纸向着光看,如果看见纸上留有透明斑点,就说明含有脂肪。
一.青少年膳食的搭配原则
饮食要合理化。按营养学要求,青少年一日的膳食应该有主食,副食,有荤,有素,尽量做到多样化。合理的主食,是除米饭之外,还应吃面粉制品,在主食中可掺食杂粮。早餐除吃面粉类点心外,还要坚持饮牛奶或豆浆。
二.青少年膳食的最佳搭配
应当做到以下5个搭配:
1、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搭配。
2、荤菜与素菜搭配(每餐有荤也有素)
3、粗粮与细粮搭配(每天有细粮也有粗粮)
4、干、稀搭配(早、午、晚有干粮、也有汤和粥)
5、咸、甜搭配(儿童以少食甜食为佳)
三.所谓合理营养,是应该符合生理功能和实际需要的,如早餐要选择热能高的食物,以足够的热能保证上午的活动。午餐既要补充上午的能量消耗,又要为下午消耗储备能量,因此午餐食品要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至于晚餐应以吃五谷类的食品和清淡的蔬菜较适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相信青少年朋友们从小就会背诵。这首诗朗朗上口,体现了农民耕作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节约粮食,减少浪费,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勒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让我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科学膳食,健康生活。
科研指导教师:赵晓东
实验指导教师:许文慧 翟艳
实验小组成员:钱禹博 宋济丞 李晨雨 丁梓原 刘皓轩
美篇整理制作:宋济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