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的清晨,伴着一阵浓浓的秋意,我们在铜梁二中初中部集合,开始了为期一天的培训。彭云逸老师先对今天的培训事项做了简要安排,接着由三位老师分别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节内容开展了同课异构。
丁老师利用精美丰富的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的活动构建重要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活跃。
叶老师设置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思考、讨论后上台展现小组合作的成果,在修正答案的过程中构建科学概念。
彭老师以传统节日——广西壮族“青蛙节”的由来引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以图片方式对有无“消费者”进行了前后对比,结合有趣的漫画图片,让课堂生动有趣。
听课结束之后我们在会议室对三个老师的课进行了评价和研讨,指出了各自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今天的同课异构以及研讨活动后,我们总结了自己的心得和收获。
彭云逸老师:我们视频等素材的选取一方面要激趣,更要为突破重难点服务;引入课题需要尽快切入,知识点的讲解要把握深浅的度,控制好时间,教学设计注意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渗透。
丁渝珊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学方式和学生活动方式的选取要以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为目的。
叶茜老师:首先,根据重难点分配好时间。其次,课堂中教师不宜讲得过多,很多学生能完成的,在考虑学生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尽量通过活动或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去解决,让学生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成长。
王细红老师: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去突破重难点,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在平时多搜集新颖有趣的素材,注重素材的积累。
同样的内容不一样的演绎,呈现别样的风采。今天通过同课异构的这种教研方式,让我们收获很多,让我们对未来的教育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