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银海风采2022年教师优秀课例展示评选活动”的地理生物学科专场在北海市华侨中学举办。此次活动由北海市银海区教育教学研究室主办。本次大赛给参赛教师提供了自我锤炼的舞台,在生物学科和地理学科的同台表演中,互相也实现了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与思想的碰撞,让观赛教师学习到更新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技巧,更为参加的学生提供了一场视听盛宴。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展示的是来自银滩中学的陈妮老师执教的《天气》一课。陈妮老师用天气降温的新闻报道导入新课,紧扣教学目标开展学习。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活动设计新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整节课紧扣主题,层层递进,以北海最佳旅游形象代言人为作业结尾,首尾呼应,整节课设计更巧妙。
来自三合口民校的刘小刚老师一节《根对水分的吸收》把学生引入生物的科学世界中去。刘小刚老师通过熟练精细的实验操作让学生领会实验的严谨性。他自己制作五颜六色的蔬菜变装,犹如雕塑一般,让学生连连称奇。
生活离不开地理。来自北海市银海区福成中学的廖月静老师,通过用午餐自由导入,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整个课程环节流畅,思路清晰。在课上利用美食地图对学生循循善诱,联系生活实际,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归纳出农业的分布特点。并且布置种植业考察团任务卡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粮食作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地理离不开生活。林慧老师以时事视频——“鄱阳湖水位刷新历史最低”作为导入《节约与保护水资源》这一课的学习,引出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水、配水、护水”三个环节展开教学,整堂课环环相扣。授课期间图文并茂,让学生在读图、析图中深刻理解知识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欲,带着学生一同探究课本知识、理解案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中得到思想的升华。学贵致用,她还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在探究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节约与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初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观念。
福成中学莫家利老师通过目标导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构建知识、自主探究、归纳、应用、小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细菌》的新知识。莫老师以扎实的学科能力,轻松驾驭整个课堂,学生跟着她的步伐,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福成一中的赵巍老师的一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他从我们黄种人自身的体质特征和其他人种的图片,引入这节课的知识点,在他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强大的语言魅力下,课堂生动有趣,语言风趣幽默,所举的例子都非常贴近生活,与同学们互动丰富,课堂氛围非常融洽。体现初中地理课标强调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观念。更是对学生进行了爱国爱党的爱国主义教育。
来自中日友谊中学的黄宇妍老师制作了简洁美观的课件,她虽然是一位年轻老师,却对学科知识非常熟悉,她灵活运用教具,创设情境,巧妙应用游戏方式来巩固新知,如在学习七大洲的位置、大小等知识点时,让七个小组分别做“七个葫芦娃”,派代表七个娃娃排好队,做介绍自己的家在哪里,家的大小的游戏。游戏引起孩子们的阵阵笑声,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
照片:苏俭 林慧 陈新英
编辑:梁秀玲 林慧 陈新英 黄宇妍 陈妮
审核:北海市银海区教育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