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前村,地处拿山河流域中部,东与山陂楼村交界,西与下皇田村接壤,北与樊家洲村、拿山村相临;背靠岩石山,面临拿山河,岩前之名因此而得。因背山面河,“柴干水便”、旱涝无虞,是个宜居宜耕之地。大约在明朝中后期,关北(指拿山、厦坪一带)张氏始祖天翔公之孙伯琏公自拿山迁居于此,张氏后人便在此生息繁衍,至今已逾二十世。
自立基以来,岩前先祖就就地取材,开始了对后山料石(当地人称石灰岩为料石)的开采。历史上,岩前村与上皇田村曾有过料场边界之争,但双方没有械斗,而是请来拿山族人居中断定。最后,在“石燕洞”(另注)西侧不远处修建了一座石灰窑,以石灰窑为界,以西归上皇田村,以东属岩前村。开采料石大多用来烧制石灰。以前,石灰的用途很广泛,既可用来粉墙建房,还可用作稻田杀虫,是农药出现前最主要的杀虫剂。因为石灰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关北的不少村庄都建有石灰窑,如拿山窑、樊家洲窑、山陂楼窑、檀树下窑等,但数岩前村的石灰窑最多最集中(最多时有十余座)。这些石灰窑的料石无一例外,都来自岩前料场。虽然,关北有些地方,如朱坑村、上皇田村等地也有石灰岩矿,但只有岩前料场有“青岗石”(当地石灰岩主要有两种:“麻古石”和“青岗石”), “青岗石”烧出的石灰最好,熔化后“像油一样”(细腻、润泽、有粘性)!是粉墙建房的上等材料。
料石的开采(当地人称打料)是个苦力活也是个危险活。明朝的于谦曾写过一首七言绝句《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既描述了石灰生产的全过程,赞美了石灰的优良品质,也道出了料石开采的艰辛。早期的料石开采,全靠打料人腰系绳索在悬崖峭壁上一锤一凿地把岩石给敲下来,稍有不慎,就可能跌落下来,轻则受伤,重则死亡!因此 ,过去的“打料人”每月的初三、十三、二十三(即逢“三”的日子,因“三”与“生”近音)都会到料场西边一个叫婆婆崖的地方,烧香拜神,并忌食藤蔓植物的果食,如豆角、冬瓜、南瓜等,以求平安。相传很久以前,有个仙女下凡,来到婆婆崖,见此地风景秀丽,崖壁下有一大一小两个熔洞(即 “石燕洞”),决定在此居住。后觉得“石燕洞”地势太低,于是借助洞外的藤蔓攀岩而上,在几块巨石的交汇处觅得一处几张方桌大小的台地,遂在此安生。仙女乐善好施,经常暗中帮助“打料人”把绳索系牢;还常化身接生婆,在关北及龙泉(今遂川)等地帮助难产妇女接生。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纷纷从各地赶来,在仙女居住的地方修建了一个祭拜坛,名为:婆婆仙坛,希望得到神灵的佑护。据说,妇女在此祭拜,可保多子多福、生产顺利;“打料人”在此祭拜,可保绳索结实,身体无恙。虽是一种传说,但折射出了“打料人”对生产安全的一种敬畏和渴望!后来,“打料人”学会了制作土炸药,他们把生了硝盐的老墙土挖下来,熬制土硝制作炸药,每次熬制得到的硝数量十分有限,要经过多次挖土熬制才能集攒到一小包,制作炸药后,一炮就炸没了。因此,大家戏称:“千年熬硝,将军一炮。”有了炸药,开采起来效率更高,但也更危险,许多人在点炮时被炸伤,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料石从岩体上开采下来后,还要用“八磅锤”(一种专门用来碎石的重锤)将其打碎成50斤以下的小块(当地人称:破料),一是便于搬运(当地人称:背料);二是易于烧透。料石份量沉、棱角锋利、还有一定的腐蚀性, “背料”人的手脚经常伤痕累累!料石备好后,接下来就是“装窑”(把石灰石垒彻在石灰窑内)。这是个技术活,需要有经验的窑工师傅来完成。每当有窑口“装窑”,同族的男女老少都会赶来帮忙,大家排成两排,把料石一块一块从窑外传送到窑内,一边劳作,一边说笑,其乐融融。装好一口窑大约需要一天的时间,“装窑”完成后就可点火“烧窑”(烧制)。经过烈火高温连续焚烧一天一夜后,石灰烧制才算大功告成。
岩前的料石好,烧制的石灰质量上乘,不仅在当地热销,还销往周边的龙泉、泰和等地,很受欢迎。解放前,许多地方没有通公路,也缺少现代的运输工具,石灰的售卖全靠人力运输,“担石灰卖”成了岩前人的一项独特活计。石灰出窑后,全村青壮年男女成群结队,用“灰笼”(一种中等大的箩筐)挑着100—200斤一担的石灰到周边地区去售卖,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线路是挑往龙泉的大仓、车坳、新江口、五斗江等地,其间要翻越岩前坳、南瓜坳、狮形坳、太岭等四座山坳,来回100多里山路。由于路途遥远,山路崎岖,村民们天没亮就得出发,天黑后才能回到家,一路上大家相互照顾,相互帮助。有一次,村里的一名妇女和大家一起挑了一担石灰去卖,快到新江口了,没想到在小溪边喝水时,不慎将水倒到石灰里,石灰遇水很快全部熔化,这样一来无法售卖。想到自己大老远挑着一担石灰出来,结果白辛苦一趟,不由得坐在地上伤心地哭了起来。同行人见状,纷纷好言安慰,并拿出自己挑的石灰,你一块我一块,为她凑了半“灰笼”去卖。因为经常运售石灰,久而久之,在外乡人的印象中,关北一带盛产石灰,男男女女都“担石灰卖”,“喫得苦”。于是,就给关北人取了一个别样的名字——“石灰佬”。这是对人的一种职业性称呼,更是对吃苦耐劳精神的一种赞誉!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井冈山市水泥厂的建成,岩前村成为水泥原料的供应地,料石开采达到了高峰,“打料”成为当地的主要副业。农忙之余,岩前村家家户户、男男女女几乎都参与了料石的生产活动。他们或上山打料、或开车运料、或开窑烧灰,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这一时期,有不少浙江人来此务工(主要来自瑞安、平阳等地),人数最多时达四、五十人,岩前村成为关北地区最早吸引外省人员集中务工的地方。他们三人组,一人手扶钢钎,两人轮钢锤,唱着“哎呦嗬”、“ 哎呦嗬”的劳动号子,有节奏地轮翻锤打钢钎,他们挥汗如雨,干劲十足,在岩石上打出深1—2米不等,直径约5厘米的爆破洞,用来填装炸药。那时,号子声、拖拉机声、爆破声成为回荡在岩前上空的交响曲,成为那一代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岩前村因石而名,也因石而兴!“打料烧石灰”给当地人提供了在当时的农村是难得的就业机会,这给每个家庭增加了不少收入,岩前村由此成了远近有名的富裕村。当地曾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岩前不打料,饿得哇哇叫”。可见,“打料烧石灰”在当地经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2005年,井冈山火车站在岩前村地界开建,风风雨雨近500年的岩前料场关停,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村民们早已结束了“打料烧石灰”的艰辛劳作,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祖辈们艰苦创业、勤俭持家的历史,永远不能忘记祖辈们邻里守望、和谐共生的良好乡风!
注:“石燕洞”:位于料场西边悬崖下两个相通的溶岩洞,洞内常聚集有许多蝙蝠,当地人称蝙蝠为石燕,因此得名。因左边的溶岩洞洞口扁平,所以又称“扁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