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2日,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
在不断奋进的新征程上,
每一位教师的思想和力量都无比珍贵。
通过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
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党员教师对探索党建引领创新的学校高质量发展路径
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一起来看党员教师们关注热议的五个话题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文科第一党支部
原文摘选>>>>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大会同意把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内容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卢少延: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紧扣时代脉搏、顺应发展潮流、体现人民期待,必将为新时代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将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为指引,立足岗位职责需要,坚决学习党章,捍卫党章,贯彻党章。
容雪萍:党的二十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修改,把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使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新鲜经验,更好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我将始终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何洁珍:《中国共产党章程》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集中概括了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了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要从多方面提升自我,继续保持先进性,发挥带头和表率作用,为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邓秋辉:《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必将引领全党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我们一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在教师工作岗位上,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文科第二党支部
原文摘选>>>>
“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钟嘉雯: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科技进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科技发展靠人才支撑,人才靠教育培养,所以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教育强国是基础,它为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重要支撑,所以要优先发展教育。
林秀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将坚守教学初心,继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站好三尺讲台,上好每一堂课,以德立身、以德为学、以德施教,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将革命经典带进课堂、将爱国情怀根植学生心田,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光和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老永定: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发展为导向,持续推动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高质量育人育才、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学校将始终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师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我们将始终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与祖国同心同向,与时代同频共振,奋力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文科第三党支部
原文摘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唐天明:中国式现代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中国贡献给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新道路。作为党员教师必须旗帜鲜明地听党话、跟党走,教育好下一代,为人类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梁卓轩: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过去,西方的现代化,曾经在相当长时间里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而中国在追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的同时,突出强调了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生态保护,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强调了要健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等等。中国走的是一条更加全面、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黄荣健: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结合国情等实际情况下提出的。几十年来,我们国家不论是经济还是科技等各个领域百花齐放,取得了让国人骄傲的成绩,也向世界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魅力。我们将一如既往的跟党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 人才培养
——综合科第一党支部
原文摘选>>>>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梁琼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一线的党员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榜样的引领带动作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孔伟英:人才,是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力量和源泉。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根植于日常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广大青年教师实施创新教育,合理利用与开发多种教育资源,尝试不同课堂活动;更加严格要求自身,以自身来带动学生,教育事业才能走向更高台阶!
孔艺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不离开人才。因此人才对于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如何培养尖端人才和实现人才的井喷式增长,关键在于教育,更在于我们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是否符合这个新时代和我国目前实际的发展。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从最基本日常教学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及创新,才能逐渐地培养出在新时代国家需要的人才。
#科技创新
——综合科第二党支部
原文摘选>>>>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城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黄闯: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单独的一章放进报告,明确提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牢记使命、担当作为,为孩子们搭建健康成长的舞台,培养出德才兼备、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吴佳纯:文化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科技兴国,教育强国,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战斗在教育前线,我们必须用心用情去书写满意的教育答卷,聚焦聚力去开拓新时代下教育的新篇章。
周卓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何艇:作为一名光荣的党员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要对党忠心,对人热心,做事耐心。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奋斗不息
全体党员教师始终认识到思想的主动是最大的主动,始终用奋斗诠释初心,用专业承载使命。我们将始终站在离孩子最近的地方,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教育人的本分和担当,努力让教育高质量发展最终回到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上,让更多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教育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