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抢不过就打,家长怎么办?

东门亲子家教课堂
创建于2022-10-21
阅读 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除了喜悦,家长还有不尽的烦恼。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免不了这样那样的不省心的诸多问题。但是,只有“孩子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孩子”。只有读懂孩子,知晓问题及其缘由,才能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从容应对,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家长的问题。解决的钥匙在家长的手里。

   本期讨论的问题是:抢不过就打

    孩子在与同伴玩耍时,因为争抢玩具或物品,而发生的攻击性行为。这种攻击性行为的目的不在伤人,而在争抢的物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行为为工具性攻击。在1~6岁的孩子身上非常常见,并且多发。

    这种攻击性行为只发生在争抢玩具或食品的过程中,一旦拿到了争抢的目标,孩子就会主动放弃攻击行为。对在争抢的过程中被打哭的一方,“施暴者”往往表现得理直气壮,不会感觉理亏。

    这种行为在某个物品或玩具较少的情况下多发。如果几个孩子一起玩,某个玩具只有一个,孩子们很可能会因为争夺这个玩具而发生抢夺。

    在宝宝与和自己年龄相差比较大的孩子一起玩的情况下,这种抢夺也非常常见。比如,3岁宝宝在和1岁宝宝玩的时候,就会抢对方的玩具;而3岁宝宝在与5岁宝宝玩的时候,往往会成为被抢的一方。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抢不过就打的行为是一种必然。由于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高速发展的阶段,自我意识较强,行事多以自我为中心。凡是自己看到的、喜欢的,就都是自己的。

    同时,宝宝的交际能力较差,不知如何与小朋友交往。想玩别人的玩具,又表达不清楚,于是别人不给时,就动手去抢。如果对方反抗,他就会动手打人。

    当父母发现孩子因抢玩具而打玩伴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出面,请双方将争夺的对象交给自己。并且告诉他们争抢不对,打人更不对。只有一个玩具,而大家都想玩时,可以轮流玩。谁先玩可以采用石头剪刀布,或者回答简单问题等方式来公平决定。

    (2)教会孩子必要的交际用语,如:“我能玩一玩你的小汽车吗?”“可以先让我玩一会儿,你再玩吗?”这样既可以让孩子知道如何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又可以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

    (3)教孩子轮流玩的意识,还可以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玩具与对方换着玩。

    (4)如果“暴力事件”已经发生,家长要安慰被打哭的孩子,当着自己孩子的面,代替自己的孩子向对方赔礼道歉,并且和对方玩新的游戏,且不带自己的孩子一起玩。适度地冷淡做错事的孩子,就可以让孩子明白,打人不对,别人会因此而孤立自己。

    (5)妈妈带孩子出去玩时,可带一些玩具或零食。当孩子与小朋友争抢玩具时,可用来转移其注意力,也可让孩子与小朋友交换玩具玩,防止打人的情况发生。

    孩子打人时,父母千万不能这样做:

    ☆对于“施暴”的宝宝,家长切不可过于严厉地批评他。从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来说,此时他还做不到明确地划分物权,也做不到在生气时控制自己的怒火。

    ☆在宝宝“施暴”后也让他尝尝被打的滋味而打他一顿。这是非常要不得的。任何时候,暴力惩罚孩子都是错误的。国外对待犯错的孩子,一般采用Time Out-让犯错的孩子单独待几分钟,不与他说话与交流,也不理会他的话。这种非暴力的惩罚措施,不但能使孩子明白自己做错了事必须接受惩罚,也在独处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错误。比暴力的惩罚要好很多。

    撰文‖孙玉梅

    编审‖曾经年少

    指导‖上犹县妇女联合会

    上犹县好家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阅读 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