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历城区高二数学教师面对面培训活动

创建于2022-10-20
阅读 1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数学教师的讲题研题能力,10月19日,历城区高二数学教师面对面培训活动在历城二中顺利举行,王义东老师主持本次教研活动。

历城二中的王文彬老师和历城五中的胡晓庆老师先后分享了他们的课堂《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王文彬老师从学生刚刚学过的椭圆入手,学生已经学习了椭圆的相关知识,因此本节课类比研究椭圆的过程和方法,研究了双曲线的相关问题,重点是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他大胆的放手让学生研究,定义的讲解类比了椭圆定义,并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将定义讲明白、讲透彻。类比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王老师从三个角度引导学生推导出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在具体的运算和化简中寻找最优方法,并对椭圆与双曲线两者的异同点进行了辨析。标准方程的求法上,他强调先定位再定量,总结了定义法、待定系数法、双曲线系等方法。又探究了双曲线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双曲线的第三定义。整堂课既有重难点的突破,又有对定义、方程的进一步探究,为后继知识的讲解打下坚实基础。

胡晓庆老师执教的《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到课堂教学实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数学活动为载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新课程理念。胡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经历了动手实践、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等学习过程,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地获取了知识,训练了思维,丰富了学习解析几何知识的经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参与面广。

1.借助坐标纸、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学生对双曲线的形状、定义都是陌生的,仅凭讲解学生很难理解。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胡老师利用坐标纸,启发学生画图过程,让学生动手画图,概括动点满足的条件。在画图的基础上,再用几何画板演示画双曲线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双曲线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观察思考在此过程中,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些量没有发生变化,为概括双曲线的定义奠定了基础。

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椭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涉及到的方法与椭圆极其类似。胡老师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学中多次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复习椭圆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顺利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如问题的提出、定义的概括、标准方程的推导、例题的教学等都采用了类比的方法,化未知为已知,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难点。

3.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学生有充足的合作探究时间,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是学生自己解决的,而不是教师告诉学生的。学生经历了动手实验、观察、思考、概括、推理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他们的动手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王义东老师从新授课的问题设计、活动设计、总结反思等方面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

王老师针对高二正在进行的圆锥曲线教学提醒老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数学语言的转换,提出数学教学要向中医问诊那样望闻问切。

一望---察言观色 观察学生:神态、动作,了解学情。感知学生掌握情况。察其言观其色。

二闻-聆听学生表达。善于聆听。教师问题的设计重要性,通过问题回答。师生交流。

三问-探求学生思考,善于问,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契机,循序渐进,同时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大胆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一步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

四切-切中要害-把脉学生思维,精准把脉,反馈教学目标的达成。

老师们必将加强教研,在教学中提高对新课标的认识。

下午精彩继续,历城区四位教学能手先后进行了讲题展示。


张成凯老师从试题及立意、情境与解答、巩固与反思3方面进行题为《定比点差、调和点列》的说题。深刻挖掘题目的来龙去脉,将极点极线、调和点列、调和线束整合在一起。深入研究,站位高远。

张珊菊老师从创题背景,题目立意,解题过程,总结规律,变式与拓展,总结反思等6个方面进行说题。她注重一题多解,一道题从不同的方法进行讲解,并进行对比,总结出最优解法。

袁停位老师从背景与立意、思路与方法、易错与难点、变式与训练、价值与推广五个方面进行分享,他将两个高考题的形与魂相融合,挖掘题目背后的二级结论,注重题目的变式与推广。

刘晓丽老师以“追根溯源悟数学本质”为题,以圆锥曲线命题与逆命题的二级结论为基点,聚焦解析几何中几何特征与代数思想的转化,命制了最值与定点探索相关问题。指出解题的四字程序:读、想、算、思,探求解题思路,预估计算量合理选择直线方程的设法,优化运算过程。展示了以题目出发的“全知教学”。

王义东老师做总结发言。他提出我们老师讲题,目的是要让学生形成经验。要讲本质、讲方法、讲逻辑、讲策略、讲落实。通过诊、析、悟、实四步,让学生学会。我们要讲出题目的内涵,讲出题目背后的规律方法。

老师们一定提高认识,加强研究,提高讲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阅读 1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