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族是居于今陕甘黄土高原、渭水流域一带的古老部族,相传因“姬水”而得姓为姬。
西周(前1046~前771年),中国历史朝代。从周武王灭商到幽王亡国, 共传12王11代。
西周(前1046~前771年),中国历史朝代。从周武王灭商到幽王亡国, 共传12王11代。
周人的起源
华夏各部落时代,且说黄帝部落同盟,黄帝的曾孙帝喾(喾,音KU,四声),姬姓,高辛氏,黄帝同盟的首领,五帝中的第三位,他三十五岁为同盟首领,活到一百零五岁,他的领地位于高辛,即现在河南商丘一带,他有四个妻子,其中的姜嫄,生子弃,其中的庆都,生子尧。
帝喾四妻五子,其中一些儿子的出生,其母亲都有在野外或梦中受孕的传说,说明当时还有母系氏族社会的残余,这些儿子实际上是帝喾的妻子们与其他男子所生。
姜嫄出生于炎帝部落同盟的有邰氏部落,这个部落起源于现在陕西武功,后迁徙到山西。传说,有一次,姜嫄外出,踩到了巨人的足迹,回来后发现自己已经怀孕,生下后,将孩子扔掉,后又抱回,起名为“弃”。
这个弃,就是周人的祖先,也就是说,周人起源于山西。
帝喾之后,传位给儿子挚,后来挚又禅让给弟弟尧,尧又让弟弟弃为司稷,掌管农业,并将有邰氏部落封给他,司稷,即后稷。司,后,在当时是同一个字,正反两面写法,含义相同,即酋长的意思,引申为掌管、管理的意思,稷,指粮食,司稷,即,掌管农业的酋长。司稷是群司之一,群司包括司寇、司空、司徒、司马、司稷。且说这个弃,他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担任司稷非常合适,他在历史上的著名功绩是教民耕种,这是中华农耕的开始。
夏部落取代黄帝部落之后,弃的儿子不窋(窋,音ZHU,二声)继续为司稷,掌管农业。后来,夏部落酋长太康失政,于是,不窋弃官而去,向西流落到戎狄之地,即关中的庆阳一带,建立了国家。夏部落的范围位于山西南部、河南西部,不窋离开山西,来到庆阳,这是周人的祖先首次进入关中地区。
历经三代之后,因戎狄侵扰,不窋的孙子公刘,不得不率领部众南下,离开庆阳一带,来到现在的彬县一带,建立了豳国(豳,音BIN,一声),率领族人从事农牧业生产,原先的庆阳一带,还留有一些族人,他们被称为北豳。
彬县一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又能容众多人口,公刘率族人在这里定居下来。 在“线窜珍珠岭、金盆养鱼穴”、地方宽阔的天府之地的河湾陵滩居住、生产。他利用日影看地形、定南北、观水相,划田界,进行农业耕作,发扬光大后稷开创的农耕事业,自此中华民族由游牧农业转为定居农业,后人将公刘称为人祖,又称为中华民族定居农业之祖,他的功德和影响仅次于农耕始祖后稷。
豳国延续了很多代,安居乐业,不过,那时候的关中,到处都是戎狄,北豳一带如此,豳国一带也是如此,传到公刘的十世孙公亶父时期(亶,音DAN,三声),豳国周围的戎狄侵扰得越来越厉害了,于是,公亶父只得如祖先那样,也是不得不率领族人迁徙,继续南下,沿着漆水,来到周原,即现在的岐山一带,豳国因此变为周国。
庆阳、彬县、岐山等地,皆位于关中,当时的关中,不仅沃野千里,并且河流纵横,遍布湖泊、森林,非常适于农牧业发展。
周国又称岐周,在建立周国之前,这个部落还很落后,还未进入城邦时代,据《诗·大雅·绵》说,此前,他们一直是“陶复陶穴,未有家室”,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棚子,先掏穴,后覆盖顶棚。而在迁到周原,变为周国之后,发生了历史性的进步,他们在周原营建了周人最早的城邑、宫室、宗庙。《史记·周本纪》说,“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作五官有司”。从此,周人有了城郭、宗庙、房屋,有了职官以及统治管理的国家机构,于是周人这才跨入了城邦国家的文明阶段。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推行“务耕织、行地宜”的农业发展政策,实现了“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的局面,周族逐渐强盛。公亶父“积德行义”,使得“国人皆戴之”,奠定了周人礼教文化和灭商的基础。
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其中第三子季历最有能力,于是,长子太伯、次子虞仲离国而去,在公亶父之后,第三子季历继承为周部落酋长,称为公季。
公季的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娶了商王国名门贵族之女太任为妻,因此得到了商王的大力支持,他率领周部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训练军队,有了商王这个强大靠山,公季对周围的戎狄部落大举征伐,周人一改多年来遭受戎狄欺负的局面,迅速崛起,军事实力大增,屡屡战胜戎狄。商王文丁时,公季成为西方诸侯的领袖。周人的文明程度迅速提高,快速接近商王国的水平,军事实力也迅速增强,周人的崛起是如此迅猛,大大出乎商王的意料,以至于公季后来因遭忌而被商王文丁关押。
前1106年,公季的儿子昌继承为周部落酋长,他继承了其父西方诸侯首领的地位,号称西伯。西伯昌在位期间,“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吕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攻灭崇(位于今陕西西安)、黎(位于今山西长治)、于(位于今河南沁阳)等国,在沣水之滨修建了都城丰京(位于今陕西西安),将周国的都城从岐山迁到西安一带,并且将周的势力扩大到东方的汉水流域,为灭商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形势,传说《周易》为其所演,并且,创周礼,被后世儒家特别是孔子所推崇。
西伯昌末年,称王,周国升级为周王国,其次子,武王发,修建都城镐京,于前1046年,灭商王国,强大的周王国开始了兴盛的发展历程。
总结周人的崛起过程:周人起源于山西,后来到关中,先在庆阳,后南下彬县,再南下岐山,然后向东,来到西安附近的丰镐,之后,两次东征,灭商,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东海之滨。
周室初立
武王克商以后,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但如何牢固控制东方的大片领土,成了武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于是,他采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一个个诸侯国成为对一方土地进行统治的据点,它们对周王室也起到拱卫的作用。武王把商纣之子武庚封于商都,借以控制商人;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侯,监督武庚;又将周公封于鲁、姜尚封于齐、召公封于燕。周武王死后,其子继位。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管叔、蔡叔对周公不满,散布流言,说周公意在谋取王位。不久,武庚与管、蔡串通一起,并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国发动叛乱。周公调大军东征,用了三年时间,终于平定了武庚与管、蔡之乱,杀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东征取得全面胜利,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
西周宗法制
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是最突出的特点。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朝的事情。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
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称为宗子,又称宗主,为族人共尊。宗子有祭祀祖先的权利。若宗子有故而不能致祭,那么庶子才可代为祭祀。和大宗相对应的是小宗。在一般情况下,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历代的周天子为大宗,这些诸侯就是小宗。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这些大夫为小宗,而诸侯则为其大宗。大夫也以嫡长子继位,为大宗;众庶子为士,即小宗。在宗法系统里,诸侯和大夫实具有大宗与小宗双重身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宗和小宗的区别与贵族等级里的层层封建是完全合拍的。
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就是古人讲的“封建”,即“封邦建国”。
由于西周的疆域空前广阔,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便实行了分封制,即周天子实行"封土建国"的政策。
其具体办法是:一、周王朝的国王以都城镐京为中心,沿着渭水下游和黄河中游,划出一大片土地,建立由周王直接统治的中央特别行政区,此谓之“王畿”。二、王畿以外的全国所有土地,划分为大小不等无数块,分封给各路诸侯。但这些封国面积很小,实质上都是一个个城堡式的军事据点,以此为中心对四周地方加以控制,大概二三十个封国加起来的面积也没有王畿大。这就保证了中央对封国的绝对控制权,诸侯国象群星捧月似的,环绕拱卫着王畿。
诸侯国的分封有两种情况:1.同姓封国。凡是姬姓的周王室亲族,每人都可分到一块土地,在那里建立封国,此即同姓诸侯国。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封其兄弟立国者15 ,姬姓立国者40人。2.异姓诸修。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分封少数有功之臣,如姜子牙封于齐;二是发封一些既不能征服又防止作乱的部落,如夏王朝的后裔东楼公(姒姓)封于杞国,伏羲氏的后裔(风雄)封于宿国。周武王又将已灭国商纣王之子武庚(子姓)封于宋国,以示政治安抚。后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被周公平息,改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国。
西周分封,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按疆土距京城的远近,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赐予分封者(大部分都是诸侯)。一方面,受封者在所封的土地上握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实行全面的统治;另一方面,受封者要对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随王祭祀等义务。
西周的分封,在武王时即已开始,但大规模分封是在成王及康王时期。
周初五级封国与附庸国的情况如下:
等级 爵位 法定面积 举例
一 公国 50平方公里 齐、鲁
二侯国35平方公里 晋
三 伯国 35平方公里 申
四 子国 25平方公里 黄、罗、祝、邾
五 男国 25平方公里 许
六 附庸 不足25平方公里 萧
西周的分封,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周王朝统治的作用,维护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
为巩固周王朝而开展制度建设,奠定华夏礼乐文明与制度文明的基础。
西周宗法制直接导致了分封制,分封抽使国内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诸侯国又产生了众多卿大夫的采邑。采邑又被分成无数大小的禄田。由于诸侯国、采邑(邑、关)、禄田(乡、亭)的地名直接转变成了“氏”(以国为氏、以邑为氏、以关为氏、以乡为氏、以亭为氏),于是,中国人的姓氏遍地开花,骤然增多。——这就是宗法制度对中国姓氏产生的根本影响。
如果说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那么,宗法制则以注入了特定内容、贯彻了崭新原则的宗族传统观念使这个等级秩序得到稳固。
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又称成康之世,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
西周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明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很大胜利 。
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称为"成康之治"。
周武王灭商居功至伟,他死后,太子诵继立,是为成王。
成王年幼,曾经辅佐克商的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代行国政。周公是一个大政治家,依据周国原有制度,参酌殷礼,有所损益,定出一套巩固封建统治的制度来,这就是后世儒家极力称颂和推崇的"周公礼乐"或"周典"。
此时,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怀疑周公将篡夺王位,便诋毁周公,并与武庚为首的殷遗民联络,一时朝野流言四起。武庚本人也认为有机可乘,便积极图谋复国。于是,他们勾结在一起,并纠集了徐、奄、薄姑和熊、盈等方国部落,起兵反周。周公处在内外交困的地位,非常困难。
经过三年的艰苦作战,周公杀武庚,黜管蔡,攻灭奄徐等十七国,俘商贵族及遗民为俘虏,因为他们顽固地反抗周的统治,被周王称为顽民或殷顽。
为了消弭殷商的残余势力,也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周公首先命令诸侯在伊洛地区合力营建新城,即东都洛邑。洛邑建成之后,把曾经反对周朝的"殷顽民"迁徙到这个地方,严加控制。
同时,封投降西周的纣王兄微子启于商朝故都,成立宋国,管理殷商之后;封武王的弟弟康叔于纣都,成立卫国,赐以殷民七族;封周公的儿子伯禽以奄国旧地,成立鲁国,赐以殷民六族。
这样,殷商余民遂被分而治之,天下局势大体太平。
为慑服商顽民而建的东都成周城落成后,辅政大臣周公还政于成王,周朝进入巩固的时期。
成王及其子康王继承文王和武王的功业,务从节俭,克制多欲,以缓和阶级矛盾。又令周公制礼作乐,即王朝各种典章制度的创立和推行。
"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
成王姬诵
康王姬钊
周王朝强盛时,势力所及,南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甘肃省,东到山东省。
西周的社会经济
井田制
青铜器
制陶业
纺织业
工商食官制度
社会阶级阶层构成
贵族:周王、诸侯、卿大夫
平民
奴隶
社会生活
一夫一妻和贵族一夫多妻并存,同姓不婚,政治联姻
婚姻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城市:都邑
丰镐遗址
丰镐遗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丰京和镐京一起并称为"丰镐",是西周王朝的国都,历史上最早称为"京"的城市,也是中国最早期的城市,作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又称宗周。
周文王灭崇(陕西关中)后,在沣水西岸营建丰京(今西安西南),将都城从岐周迁至丰京;周武王时在沣水东岸建立了镐京,即《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载:"考卜维王,宅是镐京"。丰京是宗庙和园囿的所在地,镐京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合称丰镐。
丰镐遗址在西安市长安区马王镇、斗门镇一带的沣河两岸,丰在河西,镐在河东。考古已经基本确定了丰镐的城址和遗址面积,通过多学科的精确定位,确定了丰镐两京的遗址面积总计近17平方千米,是一个巨型都城遗址。
从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建丰邑,武王作镐京,到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350年间,丰镐一直是西周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83-1984年间,考古队在镐京遗址内的官庄村、斗门镇、下泉村砖厂及花楼子发现西周建筑基址10余处,其中花楼子的五号宫室建筑基址规模宏大,错落有致。1992年,在沣西马王村发现了西周陶窑,手工业作坊是城市遗址不可分割的部分,对了解沣西遗址的全貌具有重大意义。
《周礼·考工记》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里的国也就是国都。它是一座方形的城,即方方九里之城。其总体布局为城的每面有3个城门,即都城12门。有南北向的街道9条,东西向的街道9条,即九经九纬。也就是说,通向每个城门的有3条平行的街道,构成左出右入,车从中央的街道格局。
一步按1.4米计,则每条街道的宽度为16米左右。左祖右社,指祖庙建在东边,社稷坛建在西边,左右对称。面朝后市,指朝廷要建在王宫南面,或指宫殿大门向南,市场要建在王宫北面,即朝廷在前,市场在后。市朝一夫,指市场的大小如一夫之地,即方百步,东西、南北各长140米左右。
除上述街道、祖庙、社稷坛、王宫、市场外,其余的地区应该就是居民区。
丰镐两京的外延区域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是由各自所独具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所决定的,广义上的丰镐地区范围西至涝河,东至橘水,北至渭水,南及秦岭北麓,是一片面积广大,山川、原、限相依,河、湖、池、泽交错的地区。在这片广阔的地域内,根据各自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的差异,又可划分为都邑区、王陵区、农业种植区、游乐渔猎区和牧放区。
当时的城市一是沣镐古城
沣镐遗址
八水绕长安
一个是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
还有一个就是洛邑
洛邑为周武王定鼎中原之地,周成王"宅兹中国"之处。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营以洛邑为都,是为成周。武王伐纣成功后,就着手在国家的中央建立新都,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王朝。两年之后,武王疾殁,周成王继位。接着,周公奉旨东征平叛,营建都城成周城。西周时期王城(洛邑)为周朝的宗庙宫殿区,成周城为殷遗民聚居区。东周时期,周平王迁都洛邑,至周敬王时发生"王子朝之乱",周敬王动迁避居瀍水东的成周城。
王城公园
衣食住行
西周是中国古代服饰制度化的时期,以礼着服,等级有序,贵贱有别,是当时服饰制度的显著特点。
周代帝王冕服的大致构成形式简单的说,冕服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腰间束带、前系蔽膝,足登舃屦。
1,冕冠:其板为綖板。戴在头上,以笄沿两孔穿发髻固定,两边各垂一珠,叫充耳。
2,衣裳: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上衣绣有六章:日月星辰(照临)山(稳重)龙(应变)华虫(华丽)下裳绣有六章:宗彝(忠孝)藻(洁净)火(光明)粉米(滋养)黼黻(明辨)
3,蔽膝:原为遮挡腹与生@殖部位,后逐渐成为礼服的组成部分,再以后则纯为保持贵者的尊严。
4,舃屦:着冕服,足登舃屦,诸侯与王同用赤舃。三等之中,赤舃为上,下为白、黑舃。 礼服名目繁多,除衮冕之外,还有氅冕等。
冕服为贵族礼服,具体包括冠、上衣、下裳、腰带、配饰、履等。服饰上有日、月、星、辰、龙、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珽、带、幅、鸟、衡、
当时的饮食
和器皿
由盛转衰
经过昭穆时代,周朝实力削弱。这一时期,犬戎的势力逐渐强大,阻碍了周朝与西北各国的往来。穆王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并将一批犬戎部落迁到太原,打通了周与西北各国的道路。以后,犬戎仍屡次侵犯周境。周懿王时,出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的局面,周人深为所苦。
到周厉王时期,国内矛盾日趋尖锐。厉王横征暴敛,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政事。连年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疾苦。与此同时,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为压制国人的不满,厉王命卫巫监视,有谤王者即加杀戮。结果人人自危,终于酿成国人暴动。前841年,国人大规模暴动,厉王被迫出奔到彘。
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厉王死,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在位共46年。周宣王继位后,汲取教训,改变政策;为解除戎狄的威胁,还发动了对戎狄的防御战争,取得了胜利。在对荆楚、淮夷的战事中,也取得了一些胜利,因而号称“中兴”。但是社会中各种矛盾依然存在,整个社会仍处于动荡中。
走向灭亡
前781年,周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
幽王,宠爱褒姒,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盘)为太子。
周幽王为博 褒姒 (bāo sì)一笑,点燃了 烽火台 ,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导致诸侯们都不相信烽火,也就渐渐不来了。
公元前367年周王室内乱,京畿之内分出东周、西周二侯国。两国以伊洛河交汇处为界,西属西周都王城,东属东周都巩,经东西周一分,天子周赧王 失去了养生地,孤居成周城,经济依赖于西周。秦昭襄王 于公元前256年破周王城洛阳,攻灭西周国,周赧王 及西周君被废为平民,迁出成周城与王城,不久寄居在西周国的周赧王卒,挂名天子不复存在,秦取象征天子权力的“九鼎”宝器置于咸阳。周不再称王, 史家开始以秦纪年。
宜臼逃奔申国,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乘机掠走大量财宝。前771年,西周覆亡。从此,历史进入东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