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幼儿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分享给各位家长,希望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关注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孩子健康。
一、流行性感冒
简介: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尤其爱在人群密集的场所爆发流行。它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的接触或者与被污染的物品接触以后发生的一种接触传播。典型症状是高烧、全身酸痛,没有力气想睡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状,这种疾病在秋冬季节是高发期。
预防建议: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二、手足口病
简介: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食物、飞沫和接触传播。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炎、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并发症。若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预防建议:
1、接种疫苗,这是目前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方法。
2、尽量少把孩子带到过于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
3、注意给孩子补充营养,充足休息,防止孩子疲劳,可增强对手足口病毒的抵抗力。
4、确诊手足口病患者要居家隔离至病程两周后。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水痘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如玩具、文具、门把手等,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可发病。水痘的潜伏期为10~21天,发病前期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下降,1~2天后开始爆发皮疹,一般还伴有轻度到中度的发热症状。皮疹从异常瘙痒的红色斑疹发展为充满透明液体的水疱疹,然后旧的皮疹开始结痂,新的皮疹又重新长出来。整个过程大约会持续1~2周左右。
预防建议:
1、房间定时开窗通风,尽可能的让阳光照射,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
2、隔离患者要皮疹全部结痂才能复课。对已接触的易感儿童,需要观察3周。
3、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四、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潜伏期为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96小时。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病程一般为2-3天,此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恢复后无后遗症。
预防建议: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2、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
3、在秋冬季腹泻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4、多吃新鲜蔬果,多元化饮食;增强锻炼,改善体质。
五、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预防建议:
- 勤洗手。
- 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 多喝水。
- 保持居家通风换气。
- 玩具要经常洗。
- 注意饮食卫生
- 增强体质,加强锻炼。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为了孩子在园健康,我们已启动了防控措施:
1.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制度,卫生消毒制度、预防接种查验制度。
2.严格加强对园内的清洁消毒,注意开窗通风。
3.给幼儿提供丰富合理的营养餐。
4.园内要求各班级老师在园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落实一日四检。
5.加强传染病预防宣传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关于预防传染病的知识。
每周邀请专业的消杀公司对幼儿园校内外环境进行消杀。
每天晚上教室紫外线灯消毒。
辛勤的保育老师对教室、睡室进行清洁消毒。
编辑:保健室
审核:园务室
扫一扫二维码了解更多
热线电话0755—27206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