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止 分享不怠

随袁
创建于2022-10-08
阅读 1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执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金秋十月,我和五一班的孩子们又聚在了阶梯教室,开启了“计算”教学的分享式研究课---“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是五年级上册三单元教材的起始课。课也已经结束了,可思量一直紧紧萦绕在心中。

一.重组教材,推陈出新。

      教材中有两道例题,按照教参的建议,是两个例题作为第一课时。我以往的教学都是只完成例题1,作为一节研究课,我可不可以尝试一下呢?于是我这样设计了教学内容,学生自主探究例题一:23.4÷6=,接着设计了两道即时题,把例题二的内容融合在习题二中,让学生明白解题规则相同,只是需要变式,个位不够商1的情况下,需用0占位;以及还有余数时,可以添加0继续除,从而初步完善计算方法。紧接着给了三道直接竖式计算题,巩固方法。接着设计了一道解决问题,问题有干扰信息,但与学生实际紧密相关的运动场景题,最后留给孩子们一道思考题,策略依然是“将错就错”,再次让学生明白了小数除法的一些策略和整数除法相同,是换汤不换药,还是那一套,利于学生知识系统的构建。

二.组内分享,一个不少。

      学校这几年着力推行“分享式”课改实践,如何真正落实“分享式”,其关键是在小组分享。课堂上,各个小组采用“三带一”、“一扶二”、“一对一”的方式,让每个同学都发言,把自己做数学的过程清晰表达出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

    三.全班分享,提炼升华。

      除了在组内的小小展示,更需要的是“讲台”这个大舞台的展示。“龚云汐”小组的四个小伙伴儿,分工合作,二人板书,二人讲解,把“转化法”和“竖式计算法”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同学们面前,算理讲解透彻,算法简洁明了。

    四.个人展示,画龙点睛。

      在练习补充环节,请个人展示自己发现:商的个位不够商1时,用0占位的道理;以及有余数时,添0继续除的规则,让大家透彻理解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法和算理。

      但是整堂课,我都觉得“赶”!

      第一次全班分享时,孩子们分享很到位,我便“蜻蜓点水”追问了一次“54”表示什么?除以6得到的是什么,便紧跟着进入第二个环节,没把算理挖透,也没能成功让算理“刻进”学生心中。毕竟这是一个单元教学的种子课,如果“根不正,何来苗红”?

      在“对于本课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时?”有个孩子提出了“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个孩子回答,如果不对齐,商的大小就要改变。我却没有抓住机会,让这个答疑学生具体化到题目中,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到底是怎样改变的,失去了一次课堂生成精彩的机会,更是失去了一次攻克难点的机会,而是草草了事,火急火燎地进入下一个环节!

      如果我重新执教这一课,我将删减部分内容,只完成第一个例题的学习。把学生探讨的话题集中在“商的小数点点在哪儿?”“为什么要点在这儿?”让学生真正研究透彻算法和算理后,再把练习拓展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题目上,真正为后续的学习植根。


阅读 1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