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霓裳羽衣

云飘长天
创建于2022-10-07
阅读 3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霓裳羽衣舞》  周洁主演

       霓裳羽衣,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出自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

“霓”字篆文


       霓是太阳光进入小水滴里,经过两次折射和两次反射形成的,通常出现在虹的旁边,呈一种色彩的圆弧,它的颜色排列与虹相反,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比虹淡。也叫副虹。因为多一次反射,能量多一次损失,所以霓的色彩比虹要淡一些。

      《说文解字》:霓,屈虹,青赤,或白色,阴气也。从雨,兒声。(霓是弯曲的副虹,青赤色,或白色,天空中阴气形成的奇特天象。字形采用“雨字头”作边旁,采用“儿”作声旁)。上图,内圆为虹,外圆为霓。

        “兒”是“儿”的古字,发ní音。有人开玩笑说,霓,就是雨的儿子,倒也贴切。

 "裳“字篆书

     

        “裳”的本字为“常”。小篆从巾,尚声,指古代的下裙。如今规范化,以“裳”为正体。

《说文·巾部》:“常,下裙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常,下身的裙子。从巾,尚声。裳,常的或体,从衣。)

        “裳”的本义为古代的下裙,是男女都穿的一种遮蔽下体的衣裙,不是裤子。如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裳”,像裙子,但左右两边不缝和,前面为三块小布片缝在一起,后面是四块小布片缝在一起,前后两大片,上部由一条带子联结起来,系在腰上。古代布帛幅窄,长宽皆为二尺二寸。七幅,共计十五尺四寸。古代尺短,即使如此,折合成今尺也有四米多了。

   常,从巾者、取其方幅也。引伸为经常字。


                                         【寻常】

       《小尔雅·广度》: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

    “寻”字甲骨文,像一人伸开两臂丈量的样子,即伸开两臂的长度,合古代八尺。一丈六尺为“常”。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

   寻常,比喻平常,普通。不寻常就是特别、不同于平常。比如身高方面,姚明就是不寻常,武大郎也是不寻常。


                                          【尚】


       常成为经常字,又造裳字代替常。裳,从尚从衣,尚亦声。“尚”意为“摊开”、“展开”。“尚”与“衣”联合起来表示“展开的(下)衣”、“衣摆”。本义:(夫君、君长穿着的)裙。引申义:男女穿着的下衣。


        黄帝时代,已确定丝麻制的上衣下裳为男女标准常服,故而合称衣裳。

        唐•李白•《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绔】


       《说文解字》:“绔,胫衣也。段注:(絝)胫衣也。今所谓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胫。

      绔,只有两条裤腿,没有腰。可理解为护腿,不包屁股。古人在绔外面套一裳。因穿开裆裤,外套一裙子。所以,古人最标准的坐姿就是跪姿,这样,不会走光。

       亚圣孟子和老婆闹离婚,孟子回家,发现老婆坐姿不雅:踞,就是席地而坐,两腿像八字型那样分开。  

 【纨绔子弟】


       古代人穿的"裳"就是大裙子,一走,两腿呼呼进风。有钱人为保暖,两条小腿各套上长筒袜,这种袜子叫"绔"。纨是一种质地精美的高级丝织品。

       纨绔: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华美的衣着。"纨绔子弟"就是一帮穿着高档开裆裤的富二代。

       从出土的宋代裤子看,很多还是开档的。连裆裤,少数民族很早就有,骑马需要。战国时,赵国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就是改革穿连裆裤,便于作战和生产劳动。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羽”字篆书


       羽,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鸟类的羽毛,【说文解字】羽:鳥長毛也,象形。引申指代鸟类。又转指昆虫的翅膀。羽也是古代五音之一。古代的箭尾上常用羽毛作装饰,故“羽”也作箭的代称。

“习”字甲骨文


       “习”字和“羽”字很密切。《说文解字·习部》:“习,数(shuò)飞也。”所谓“数飞”就是“屡飞",即为反复飞来飞去、频频拍动翅膀试飞,主要指小鸟学习飞翔。对于“习”字含义有不同观点,有一共同点,大家都认可,就是重在强调实践。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的“习”除了“温习”“复习”之意外,最重要的就是实践。

“衣”字甲骨文


       象形字。甲骨文的“衣”就像衣服之形,上部的“人”字形部分就是衣领;两侧的开口处就是衣袖;下端像衣服的下摆。

                

                                         【右衽】

       我们穿衣,衣领怎么相交呢?必须右衽。右边的衣襟在里头,左边的衣襟压在右边衣襟之上,整个领子往右边斜。见下图

       右衽是汉服始终保留的特点。因此右衽成为汉族的象征符号之一。与之相反,中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称为左衽。所以孔子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得沦为蛮夷那样,穿着左衽的衣服,披散着头发。另外,左衽也被用来指死者,在陪葬的壁画和绘画先人的画像中,使用左衽,以示阴阳有别。

右衽

                                             【轶事】


       国民党元老、著名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年轻时因作诗讥讽清王朝被清廷谕令捉拿。在为报刊撰文署名“右任”。“右任”是“右衽”谐音。他取此名,体现了立志反清救国的决心。











    




阅读 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