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州古城位于宾阳县城城北,包括三联街、南街、外东门街和宝水江在内约3平方公里的区域,又因其街道特别长,故又有“五里街”的别称。宾州古城始建于宋朝开宝六年(即公元973年),是古代宾阳境域州、郡、县治地所在地,是宾阳地区建制伊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岭南地区古代重要商埠。
一:宾州城的由来和发展
(上图为清光绪版《宾州志》:宾州城旧图)
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整理如下:
汉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宾阳开设领方县。汉以后至元朝的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的一千三百多年中,各代所设的领方郡、宾州、领方县、临浦县等郡、州、县城,均设在芦墟乡古城村。
宋朝开宝九年(976年)曾在旧宾州城设立城池,后又废弃。相传,元末明初州、县马佚放马,官马都自动跑到铜岭(今宾州旧城)吃草。开始,州、县宫感到新奇,议论纷纷,随后便请地理先生来看风水。
地理先生说,此岭属“羊”,西有金山、银山(现炮楼处),是块好地。东西虽有虎岭(马屋岭、瓦窑岭),但不怕,只要建36个窑,日夜饶砖烧瓦,是会把“虎”克住的。州、县官认为有理,又看到此地是通往柳州、南宁、贵县、上林陆路交通必经之路,军事上很重要,便下令将岭上三户人家搬走,建筑州、县城。
洪武元年( 1368年),便将州、县城从现在芦墟乡古城村搬来。明、清年间,本州与外地手工业者、小商小贩陆续迁来宾州城定居。城内相继建筑有洪学街、考棚街、东门街、西门街、后生街、太和街、马草街、圣前街、横街等。后来街道逐渐向城外扩展,建成府街、新街、南街(分上南街、下南街)。
△民国地图,宾阳城区街市图,左下角可见今古城位置
民国11年( 1922年),街道合并,街名更改,将洪学街、内东门街、考棚街并为朝阳街;西门街、后生街并为西成街;马草街、圣前街、府街、横街并为兴贤街;太和街、东门街、蔚街、上南街、 下南街仍按原来不变。
民国22年(1933年)县城外的新市场建成。县城与新市场合并为五条街;新市场称为仁爱街;朝阳街、西成街、太和街并为一条街,称三联街;上南街、 下南街并为一条街,称为南街;东门街改为外东街,新街保留原名。同年,广西省政府将团、甲改为区、乡、镇,县城东、西、南、北厢及新市场划为镇,取新市场的“新”字和宾阳县的“宾”字,定为新宾镇。
自州、县城迁来后,从洪武元年(1368年)至民国38年(1949年)的五百八十多年中,旧宾州城都为宾州、宾县、宾阳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小组成员实地探访
二:宾州城的文化特色
1.建筑特色
宾州古城的房屋多为单层的砖瓦结构,每条街都有一到两户大户人家,如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和世道沧桑的李家大院、陆家大屋、黄家大屋、湛家大屋。其房屋建筑精美,砖雕、石雕、木雕都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古建筑的梁柱、斗拱、檩椽、墙面、天花都雕梁画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古朴的屋檐雕刻
位于古城南街中段的二铺寺
城内随处可见的小型神位,人们借以祈求好运
(以下为黄家大屋内外)
黄家大屋坐落在南街的中段,从构造上看,这应该是旧时一户有钱人家。黄家大屋大门很气派,上面有很多浮雕,其中在门口看见了一幅极为罕见的门神雕刻:蝙蝠浮雕。
斑驳的墙面,苍老的木窗,似乎都在诉说着黄家曾经辉煌的历史。而除了黄家大屋,古城内的南桥、思恩府试院、节孝祠、护城墙等建筑,都是古时商贾繁华留下来的历史痕迹。
2.饮食文化
都知道正宗的酸粉出自宾阳,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所谓的“正宗”,奥妙究竟在什么地方。
我们眼前的酸粉,除了米粉本身非常细嫩以外,配菜有叉烧、炸波肉、牛肉巴、灌风肠、炸花生和腌制的新鲜酸萝卜,再加上蒜米、生辣椒等佐料,色香味都非常诱人。
摊主说,所谓正宗的酸粉,那一定要用原始方法手工蒸制的酸粉才算数,“和你们平时在大饭店里吃的那种绝对不同”。在我们好奇的追问下,摊主才透露说,手工蒸粉要用精选上好的晚稻大米,经24小时浸泡并淘洗,用土制的石磨磨成浆。然后经过7天时间反复漂浆,漂浆期间还要根据气温的不同不定时地换水。然后才用“大铛木盖浮托蒸法”蒸制米粉。
蒸熟后,还必须一条折叠一条并抹上一层花生油,以免粘连。调味品就更有奥秘,主要是用陈皮、八角、葱条等十多种香料用纱布包好,加水、盐、蚝油、味精等加温煮制卤水,再用糖、盐、米醋调制糖醋至酸甜适口。
一碗小小的酸粉,竟然有那么多讲究,实在令我们感到惊叹。可是摊主也有他自己的担忧,那就是传承问题,“配菜手艺可以相传,可是手工蒸粉比较辛苦,几个孩子都不愿意学这个本领,等我们这代人老到做不动,也不知该怎么办了”。
二:炮龙文化
宾阳炮龙节是融合了汉、壮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项综合性民间节庆系列活动,流传于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宾阳舞炮龙孕育于宋、元朝,发展、形成于明朝、成熟于清末民国,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历史渊源的悠久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共生的融合性、民众参与的积极性等特征,不但具有独特的中华龙文化研究价值,也具有满足民众禳灾祈福的心理需求的精神价值,被称为“东方狂欢节”。
2008年6月7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申报的宾阳炮龙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炮龙文化,本次我们有幸采访了古城炮龙作坊炮龙传承人,广西民间工艺大师邹玉特
邹师傅家中的书法作品
邹师傅正向我们展示“迷你龙”
15岁起,他便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扎龙技艺,至今年已经50多年了。
“扎龙头、龙身、贴皮、上色、粘鳞片到最后做龙眼、装龙耳,整个炮龙制作过程十几道工序,每一步都急不得,急了,手工就糙了。”邹玉特说,炮龙上的每一片鳞片都经自己手工裁剪,每一处细节都需要静心打磨,唯有耐心和时间投入方可出精品。
扎龙的技法复杂为扎龙人的传承设立了高门槛。“一个扎龙学徒能不能出师,要看他的天赋和勤勉程度。”邹玉特说,他出师的第一条龙诞生在他22岁,那时他已学艺满7个年头。
在倔强坚守扎龙技艺的50年里,邹玉特不断改良扎龙制作的材料、炮龙形象设计,以追赶时代潮流。龙的特点是麒麟头、蟒蛇身、鹿角、鹰爪、鲤鱼尾。为了让龙更形象,他将改良过的牛耳用作龙的耳朵,让龙更逼真。将龙的长度由过去的27米、30米缩短到14米、20米,还开发了可供一人欢舞的“迷你龙”。
“像扎龙这样的手工艺很难用机器来批量生产,要传承终究是需要年轻人接棒。”邹玉特说,他的一名徒弟已成功出师,这让他感到欣慰。
邹师傅所获的众多奖项
谢谢观赏
by 宾阳中学759班好想回家学习小组:
郑晨 吕佳丽 黄静雯 罗仁 龙翔 班惠燕 蒙广夏 蒙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