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许国平生事,何须马革裹尸还。10月2日上午,滨江小学一(4)班部分学员实地走访了新昌梁柏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旨在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同时加强自身的思想教育。
梁柏台又名殿栋、越庐、月庐,字苏生,号梯云、鹤朋,1899年生于浙江省新昌县。梁柏台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重要领导人、人民政权第一位司法部长和检察长、中国劳动改造教育感化制度的创始人。史海钩沉,梁柏台作为第一部红色宪法的起草人,被誉为“人民法制和人民司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法执政、依法治国的先驱”等,他一生致力于红色革命、司法为民、反腐倡廉。
梁柏台红色教育基地,位于新昌县沃洲镇银顶山村银星自然村。梁柏台红色教育基地由梁柏台故居、梁柏台事迹陈列馆、梁柏台烈士碑亭、梁柏台大桥、宪法广场、清风长廊、纪念碑亭、梯云步道等组成。梁柏台事迹陈列馆集中体现了梁柏台的司法工作与革命精神,分为出生求学、远赴苏俄、瑞金岁月与深切缅怀四大主题,通过石刻雕像、场景重构、仿真塑像、书法油画、文物展品、语音导览等多种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纪念与传承,将革命精神刻在中国的脊梁之上,将红色基因注入时代的脉搏之中。使后来者思之念之,感怀先辈蹈火明志之义,高擎民族的炬火,赓续红色血脉。
如今的梁柏台红色教育基地,既是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浙江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又是绍兴市首批红色旅游景点、新昌县新时代清风廉路实践教育基地之一。走访梁柏台红色教育基地,我们聆听革命先辈的历史回音,赓续中华民族的红色血脉,推崇法治精神,寻找清廉密码,将梁柏台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在各位家长的带领下,同学们井然有序的进入展厅,开始了解这段红色历史。
1.动荡年代 出生求学
进入梁柏台事迹陈列馆,走过雕塑,我们来到了展厅第一部分“出生求学”。梁柏台出生于十九世纪末动荡变革的年代,接受了双溪学堂、龙山小学的中国传统教育和知新高等小学的新式教育。在新旧交替的思想碰撞之下,梁柏台萌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新兴的革命主义思想,因此他才呼喊出:“既愿为丈夫,则当以身付诸国,竭力以担国事,以保国家,不以私而忘公,斯为可矣。”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一师风潮”的洗礼之后,梁柏台开始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成长为革命进步青年。为日后远赴苏俄,参与革命事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2.远赴苏俄 立志大同
“男儿立志出山乡,以身许国路漫漫。待到世界大同日,筑路架桥把家还。”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人士开始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梁柏台在陈望道、俞秀松的引荐下,进入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3月3日,梁柏台婚后七天,他告别新婚妻子陈莲珠,毅然赴苏留学,并留下了“待世界大同之日回家团聚”的愿望。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时,梁柏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接受组织安排从事组织与司法等工作,为起草宪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瑞金岁月 红色记忆
展馆内“瑞金岁月”的板块以油画开篇,描绘了梁柏台、周月林抵达江西瑞金时,毛泽东、任弼时于叶坪村口相迎的历史画面。彼时的毛泽东盛赞梁柏台为“红色法律专家”,而后他们共同起草了我国的第一部红色宪法。在“瑞金岁月”中,我们看到梁柏台在中央苏区的三年时间内,以人民司法捍卫人民政权,为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色政权作出了杰出贡献。
5.以身许国平生事 薪火相传正少年
在这举旗定向、纲举目张之际,展望新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传承新时代红色革命文化”正是为强国筑梦的应有之义。我辈青年即将站上时代潮流的浪口,身负着继往开来的职责。新时代风云际会,势必带来更高的要求与更激烈的挑战,这不仅要求我们秉持高瞻远瞩的意识一往无前,更需要我们“以史为鉴”,从历史的积淀中披沙拣金,传承与发扬梁柏台红色革命精神,担当与守护时代使命。
一张张真实的历史照片,一段段历久弥新的历史,真实再现了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是你们这代人最好的写照。
希望这些藏品会唤醒流淌在孩子们血液里的红色基因,积蓄前进的力量。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作为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必须牢记使命担当,传承红色记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