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力提升 赋能启航 ----陈利庆班主任工作室第八次活动纪要

创建于2022-10-01
阅读 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这次活动有点特殊,时间基本持续了一个月,从暑期到开学,从开学到国庆,工作室成员在陈老师的指导下,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三大板块。

                    一、借平台,早研修

      8月28日,工作室成员在线进入“楠溪江德育大讲堂”,认真收听温州德育专家讲座。温州市骨干班主任胡建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激励式活动,赋能学生自主成长》主题发言。胡老师以罗森塔尔效应为理论依托,以班级活动为载体,从聚焦目标、挖掘潜力,聚焦赏识、续航动力,聚焦过程、自主活力三个角度开展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带班体验分享。

       随后,中学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厉佳旭老师以《过不重复的教育生活——基于问题解决的学校教育工作微创新》为主题,结合大量的工作思考和案例,从教育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承认和问题的解决三个角度与大家分享了对教师责任、勇气和智慧的理解和分析,强调了工作创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结实际,说感想

     工作室的成员怀着期待的心情,带着理性的思考,在聆听了专家精彩的讲座之后,深感育人技艺无止境,育人创意无止境。现将学员感悟和大家分享,互相勉励,共同前行。

   

      如何走出重复低效、枯燥乏味的教育困境?作为老师,我们要不断唤醒学生的新鲜感,我们得不断用新的创造方式创造新的自我。哪怕是同一主题的活动,我们也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教学生,给学生不重复的教育生活,让学生有一个值得期待的“前方”,而不是在原地循环往复。                                                                                                      ----李青青

      “激励式教育”一向是作为主流被倡导的,但如何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赋能学生自主成长一直困惑着我。胡老师用激励式活动聚焦目标,挖掘潜力,聚焦欣赏,续航动力,聚焦过程,让学生做向上的、向善的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目标导向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而潜能的持续输出需要不断在班级活动中进行赏识教育。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在允许失败的宽容和肯定中,激励学生获得源源不断前进的动力。胡老师给了孩子们一个展示的平台,劳动比拼、岗位竞聘等活动无不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活力,让不同能力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收获不同的成长能力值。                                                    ----潘 伟

       胡老师的“激励式”活动,赋能学生自主成长重在抓活动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挖掘潜力,续航动力,自主活力。作为教育者我知道要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积极发展,但一到实践中确觉得毫无头绪、无从下手。今天胡老师的讲座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对活动过程的关注,更注重学生体验的过程,而非具体结果。在活动中唤醒学生,在活动中赋能学生成长,也在活动中让学生成就精彩人生。也正因此,我学到了在教育学生、挖掘学生潜能或促进自主发展时,可以更多的通过活动的形式进行,能让学生获得最原始的、最直接的体验和收获,而学生在体验成功、收获的体验时,也就更有动力和活力了。                             ----邱舒宇

      胡建利老师的《“激励式”活动,赋能学生自主成长》的讲座从聚焦目标挖掘潜力;聚焦赏识续航动力;聚焦过程,自主活力三方面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全面赋能学生成长。在班级管理中,我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不同层次的学生入手,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沈瑶

    

       胡老师从“罗森塔尔效应”引出了激励式活动,并将其划分为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我也由此发现了自己带班过程中的问题:重鼓励而轻激励,仍处在较浅显的语言层面,缺少成体系的深入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班主任无疑是学生心中的“权威人士”,所以我决定采取“鼓励先行,唤醒学生积极意识”和“激励跟进,激发学生正面行为”的方式来尝试让学生真正实现自我成长。                                            ----王艺璇

        初中教育是面对一群灵动、变化、独特、个性的青少年,他们充满无限的能量和潜力,而教育如果以一层不变的教学手段,统一单调的教学方法,教育者自己会在长期的教学中找不到教育的价值,失去教育的热情。听了厉校长《过不重复的生活》的讲座,重新燃起我内心创新的欲望,驱动我应该改变必须改变的意愿,立足于日常教学管理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做出一点一滴的努力,过不重复的生活。                                                                                  ——张跃芬

    

       胡建莉老师的主题教育课《激励式活动赋能学生自主成长》让我们耳目一新。胡老师从聚焦目标,挖掘潜力;聚焦赏识,续航动力;聚焦过程,自主活力三个方面,来开展这次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胡老师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在允许失败、宽容和肯定中激励学生获得源源不断前进的动力,潜能持续输出,需要不断在班级活动中进行赏识教育。其中有一个活动,劳动技能活动,值得我们以后在自己的教学中借鉴学习。活动中挖土豆,制作土豆美食,孩子们虽然觉得困难,但是没有放弃。恰恰是因为多方赏识,激励学生挑战困难,最终收获劳动的快乐成就,感知荣誉感,进而产生了兴趣和持续的动力,活动结果,最终喜提土豆小厨。同时,有经历就有感悟,在劳动感悟中,老师要求学生根据意愿自主撰写上台分享或外墙展出。班主任提供平台,肯定劳动的价值,对于这次活动,无疑是锦上添花。

       厉校长的讲座,《过不重复的生活》。给我们平凡生活中的一线教师上了一次很生动的课。他从教育活动中的微创新,主题教育课中的微创新,常规管理中的微创新,后进生转化中的微创新等方面,通过大量通俗、易懂、生动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教育中的创新,就是做别人没做过的,做自己没做过的,做师生没有经历过的。正如厉校长说的,我们的教学工作充满点点滴滴的变化和进步,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会充满点点滴滴的惊喜和收获,那么为什么不试试呢?                                                                              ----施国勤

                                                                                                 三、开学课,我先上

       专家的经验让人感动,教师的班级活动建设是投入而不是结果,我们应让每个学生都能收获相应的能力之提升。 因此,新学期一开始,大家就开始沿着暑期专家的建议,开始“开学第一课”班会课的备课和研讨,学员们积极认真,纷纷在备好结合自己班情的班会课,在群里进行相互研讨。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艺就在于揭开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每一次活动,让我们意识到教育一直是助人成长的事业,是爱的艺术,更需要智慧和艺术;意识到创新其实就是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多思考一点点,多一点积极的尝试;意识到教育每一点投入都能换来学生和聆听者心灵的碰撞和思想的觉悟! 

      

    

阅读 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