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经开第一学校“名校+”教育共同体 “新进教师展示课”生物课例研讨活动

用户2084252
创建于2022-09-30
阅读 10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进教师教学水平,推动教育共同体课堂教研,以研促教,以研促学,加强名校与+校之间的深度研修,促进教师课堂教育教学及教研能力的提升,给广大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经生物名师工作室研究决定,在西安经开第五中学举办“新进教师展示”课例研讨活动。

图· 研讨活动通知

本次活动由西安市经开第一学校马飞云老师主持。此次教研活动分为“新进教师展示课”、“新进教师说课”“成员教师评课交流”三个环节。参会成员为来自西安市经开第一学校、西安市经开第五中学、西安市经开第二学校、西安市经开第五学校以及第一实验学校的13位生物老师,各位老师在活动中开展了一场有深度有效果的教学交流。

图· 马飞云老师主持会议

张婧芸老师讲授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节课。张老师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建模、分析、归纳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将新版课程目标的指导思想应用于教学,课堂效果很好。此外,张老师对教学环节和教学课件的精心设计让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倍加欣赏,生动的语言和技巧性提问紧紧地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发挥到了实处,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图· 张老师讲解深海狮子鱼

图· 张老师与学生互动

图· 成员教师认真听课记录

        杨旭老师讲授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二单元第一章《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节课。杨老师从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引入本节课,以细胞的大小为和人肉眼分辨率的比较为线索引出了显微镜这一主题。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讲解显微镜的发展史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起到了很好的素质教育效果。随后在认识显微镜以及练习使用显微镜两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杨老师指导每位学生动手指认显微镜的结构并通过口诀指令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使用显微镜,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整体课堂效果显著,教学目标达成良好。杨老师能遵守学生发展规律,以此为根据思考问题、设计课堂活动,敢于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这值得我们学习。

图· 杨老师亲自制作的教具

图· 杨老师讲授细胞的大小

图· 杨老师指导学生规范操作

图· 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人知识有限,众人智慧无穷。展示课后,各位老师对张菁芸老师和杨旭老师的精彩课堂进行了评课和交流。各位老师的点评精准到位,分析全面、透彻,让参会的老师们在评课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两节课教学内容的领悟,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教学活动设计时的技巧,收获满满。

图· 经开一校教师评课

图· 经开二校教师评课

图· 经开五中教师评课

         活动最后,马飞云老师引用“听课时笔在记录,评课时笔在思考”这句话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准总结。正如马老师所说,教学因交流而多彩,课堂因互鉴而丰富,教师因互学而成长,此次教研活动对老师们来说无疑是一个畅谈教学方法、交流教学设计、展示教学思路的好机会。此外,在新版《义务教育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思想指引下,我们的教学之路还需要不断探索,并且相信在西安经开第一学校名校引领下,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西安市经开第一学校“名校+”教育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老师都一定能实现课堂教育教学和教研能力的提升。

图· 马飞云老师作活动总结

图· 全体参会教师合影留念

阅读 1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