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儿童因【下腰】脊髓受损致高位截瘫;车祸导致年轻的生命脊髓损伤,大小便失禁;建筑工地工作人员高空作业不幸坠地终身瘫痪……这一桩桩一件件令人痛心的事件之后,是多少个家庭的破碎。
据媒体报道,近三年中国交通事故发生数量在200000以上,其中2020年中国交通事故发生数量244674起,车祸的发生率更是高达八分钟一起,车祸导致的脊髓损伤,已跃居脊髓损伤的首要原因。
脊髓损伤的后果有多严重?脊髓的损伤是不可逆的,非常轻度的脊髓损伤在规范治疗后还有可能重新站起来,但绝大部分的患者都会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反射异常以及大小便失禁等相应的病理改变,这就是常说的“四肢瘫”。脊髓损伤可造成终生残疾,很多人因此而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照料,并且可由此而产生许多合并症。
脊髓损伤的并发症:
1、长期卧床,局部皮肤受压产生的褥疮;
2、由于小便失禁造成的泌尿系感染;
3、长期不站立引起的骨质疏松以至骨折;
4、骨关节长期不运动引起的挛缩固定、肌肉萎缩;
5、脊髓神经破坏导致的痉挛和疼痛;
6、髋关节膝关节周围的异位骨化;
7、下肢静脉血栓等等
脊髓损伤往往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并伴随很多并发症。脊髓损伤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严重伤害,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由于脊髓损伤所导致的社会经济损失,针对脊髓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警惕送医过程中的二次伤害!
在送患者就医的过程中不要采取抱、两人对抬(一人抬手臂、一人抬脚、背部悬空)的姿势,患儿在送医途中应绝对平卧,维持脊柱固定,避免错误搬运方式加重损伤、加重病情。
其次脊髓损伤救治、康复时间也很关键!
1、救治时间:脊髓损伤发生后的8小时又被称为黄金8小时,一定要把握住,早就诊、早治疗,争取更好的恢复效果。
2、康复时间:脊髓损伤后开始康复治疗的时机越早越好。一般骨折固定术后或者脊柱外伤后7-10天,非外伤性脊髓损伤(脊髓炎等)病情稳定(一般在10天左右),就可以进入康复医学科进行治疗。
至于床边的早期治疗应该更早进行。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地避免合并症,例如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态。
那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呢?
1、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期早日康复。
2、早期的功能干预:康复应在患者入院后尽早介入,以预防并发症。预防关节挛缩和褥疮的发生非常重要,让患者进行一些主动活动以防止废用性萎缩,同时给患者一种参与训练的感觉而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治疗,应早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3、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预防三大并发症是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
4、肢体的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关节挛缩。肩关节应处于外展位,以减少后期发生挛缩和疼痛;腕关节通常用夹板固定于功能位:手指应处于微屈位,每日进行髋滕关节被动伸屈外展内旋活动5~6次,每次5min。给病人双足佩戴踝足矫形器或使踝关节处于背屈90”,防止踝关节屈曲挛缩。
5、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具有不同程度躯干和上肢障碍的四肢瘫患者,训练日常生活活动尤为重要,自理活动如吃饭梳洗上肢穿衣,病人在床上进行移动,并逐渐过渡到从床上移动到轮椅上,大多数截瘫病人可独立完成。
4、肢体的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关节挛缩。肩关节应处于外展位,以减少后期发生挛缩和疼痛;腕关节通常用夹板固定于功能位:手指应处于微屈位,每日进行髋滕关节被动伸屈外展内旋活动5~6次,每次5min。给病人双足佩戴踝足矫形器或使踝关节处于背屈90”,防止踝关节屈曲挛缩。
5、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具有不同程度躯干和上肢障碍的四肢瘫患者,训练日常生活活动尤为重要,自理活动如吃饭梳洗上肢穿衣,病人在床上进行移动,并逐渐过渡到从床上移动到轮椅上,大多数截瘫病人可独立完成。
6、手功能训练 四肢瘫病人大部分时间应训练手功能。给病人提供健身球或让病人主动抓握笔来训练病人抓握和手指屈曲灵活性,对于不能主动伸腕的病人可用夹板来保持该关节活动度,或被动帮助病人伸腕关节。
7、预防肌肉缩的训练 脊髓损伤的病人可运用工作肌群完成平时不能做的活动代偿丧失功能的肌群,如颈5损伤的患者可用肩外展和外旋通过重力来使肘伸展。选择性牵拉特定肌群,对脊髓损伤病人完成功能性作业是重要的,如牵拉腘绳肌,使仰卧位直腿抬高接近120°,有利于进行转移性活动和穿袜裤鞋及膝踝足支具。牵拉胸前肌使肩关节充分后伸,有利于床上运动转移和轮椅上的作业。牵拉髋和踝屈肌对行走摆动和站立稳定重要。
尽早康复,积极康复,重新做自己!脊髓损伤患者也会有很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