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停课不停学” 已经开展了 一段时间,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同时更好保障学校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2022 年 9 月24日以来,我校通过播放微课的方式, 开展线上心理教育主题班会,本次主题班会,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
疫情来临,不仅威胁着公众身体健康,也影响着公众心理健康、特别是居家网课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孩子们的正常生活被打乱,而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化的需求在增加,情绪有较多体验但控制能力不足的阶段,对于疫情的关注加之生活空间的缩小会让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和躯体方面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本着学生的心理需求,本次心理健康教育安排了以下内容:
第一、让学生在疫情期间留意自身的身心变化。要让学生知道,在疫情压力下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
第二、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注意力转移法”等。
第三、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和接纳自己在本次疫情中的心理状态,学习如何在疫情中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加心理韧性,进行自我心理保健。引导学生积极面对自身情绪变化,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家长、老师帮助。
第四、引导学生合理安排生活起居,积极锻炼身体,积极开展亲子活动。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疫情防控,正确看待和接纳自己在本次疫情中的心理状态,学会了如何在疫情中提高了自身心理免疫力。
因疫情推迟上学,学生如何在家安心学习?
老师建议: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积极调整情绪,保持镇定心态。
我们要学习自我照顾,学会自我激励,保持镇定心态。首先,规律作息,保障精力。其次,慎择信息,明辨是非。过度关注疫情会加剧我们的焦虑,因此,我们可以设置关注疫情的时间,比如早中晚各10分钟,而且只从官方渠道了解疫情的进展。
第二,制定学习计划,学会时间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按照上学的作息时间,制定切实、可行、高效的学习计划。在等待开学期间,利用“空中课堂”“网络在线课”等多媒体信息化手段实现“停课不停学”。
第三,保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要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要趁记忆新鲜及时复习。
手机太吸引我了,我该如何和它健康共处?
老师建议:手机双刃剑,合理应用才是理。
第一,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计划。
在尊重自己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强度合理的计划。
第二,善用手机功能进行自我监控。
很多手机一般都有使用时间的统计功能。不妨每天睡前关注一下自己的使用情况,评估一下自己的使用表现,做好自我监督。有些软件具有定时和健康保护功能,不妨在使用前设定一下,让软件帮助我们一起监督。当然,你也可以使用闹钟功能给自己设置一些重要的提醒。
第三,手机的学习功能。
手机上有很多助学习和促成长的软件,不妨将关注点集中到这些软件上。这样既兼顾了学习任务,也达到了使用手机需求。
第四,亲子沟通代替线上交流。
很多学生沉迷手机是因为在家感到孤独,那么这个特殊的时期,正是促进亲子沟通的良机。未必一定要父母主动来和我们聊天,我们也可以发起一些有趣的家庭话题,让亲子沟通代替线上交流,比如召开家庭会议、起做家务、一起看新闻、共读一本书等等。
面对家长的唠叨,我该怎么办?
老师建议:唠叨背后有温情,尝试表达巧应对。
第一,看一看,口罩下面那个他(她)。
首先恭喜你,因为你已经长大了。面对家长的唠叨,你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相互理解是有效沟通的前提。请你端详一下每日为了生活起居不得不出门的他(她),即使一时买不到新的口罩,他(她)也会把那个反复使用的口罩留给自己,把那个全新的留给你。
第二,想一想,唠叨背后有牵挂。
很多时候,父母的唠叨背后其实表达着另一种温馨的语言。“你怎么又看手机了?”可解读为:我担心你视力下降。“你好去写作业了?”可解读为:我希望你自主学习。“早点睡觉”“好起床啦”可解读为:你的身体健康对我很重要.....如此种种,我们的安康是他们最大的牵挂。
因疫情推迟上学,学生如何在家安心学习?
老师建议: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积极调整情绪,保持镇定心态。
我们要学习自我照顾,学会自我激励,保持镇定心态。
首先,规律作息,保障精力。其次,慎择信息,明辨是非。过度关注疫情会加剧我们的焦虑,因此,我们可以设置关注疫情的时间,比如早中晚各10分钟,而且只从官方渠道了解疫情的进展。
第二,制定学习计划,学会时间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按照上学的作息时间,制定切实、可行、高效的学习计划。在等待开学期间,利用“空中课堂”“网络在线课”等多媒体信息化手段实现“停课不停学”。
第三,保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要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要趁记忆新鲜及时复习。
在疫情关键时期,学校还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我校全体教师将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正确教育、引导、关心关爱学生身心健康,科学合理安排,切实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确保防控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健康教育】预防传染病 健康护成长
---海城镇中心小学预防传染病告知家长书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秋分过,早晚温差逐渐加大,秋季气温变化无常,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适应能力差,免疫力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因此,在换季的时候,家长朋友更应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的呵护。下面我们分享一些关于秋季幼儿疾病预防小知识,请师生火速开启呵护模式,共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现象,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秋季腹泻一般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
01秋季腹泻
1预防措施:
♡ 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2注意事项: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更不能滥用抗生素。
♡ 发现孩子感染了轮状病毒,建议及时隔离进行观察和治疗,特别是多孩家庭,更要注意交叉感染。
02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但诺如病毒排毒过程较长,病症消失两天后,仍具有传染性,免疫期短暂,可能反复复发。
1.预防措施:
♡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拒绝垃圾食品。0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孩子常见传染病。临床症状以手足、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会感染。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1.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
游乐园、室内商场、公交车等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孩子很容易被传染。
04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等。
1预防措施:
♡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05 流行性腮腺炎
1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06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1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秋季常见疾病
01.上呼吸道感染
秋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上火,而上火则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孩子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时若受到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
◆ 让孩子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清淡为主。
02.哮喘
秋季是过敏性哮喘的高发期,一般是过敏原通过内因而发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孩子健康的常见病,它不仅给孩子带来痛苦,而且频繁发作后会影响到孩子的肺功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预防措施:
◆ 要避免孩子与过敏原的接触,如花粉、烟雾等,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鼓励孩子适当参加体育活动,通过锻炼增强体质。
03.过敏性皮炎
秋季时空气中的动物皮屑、各种花粉、灰尘颗粒大大增加,孩子很容易患上过敏性皮炎。如果孩子皮肤脱皮症状非常明显,瘙痒难以有效抑制,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 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清洁,清理卫生死角,尤其是高温潮湿的地方,防止尘螨和霉菌入侵。
◆ 饲养有毛动物的家庭,应及时清理动物的毛发和排泄物,减少孩子患过敏性皮炎的几率。
◆ 注意孩子的饮食,尽量少食用容易诱发过敏症状的食物。均衡营养,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秋季幼儿日常护理
进入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加上气候干燥,幼儿容易感冒和喉咙不适,需要家长多多关注幼儿的衣、食、住、行,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帮助孩子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
01 衣:
孩子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幼儿,在其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上汗背巾或玩后及时更换衣服,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
02 食:
多让孩子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多的食物,它们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在秋季,大蒜、萝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幼儿抵抗力的食物。粥具有清火养胃健脾之功效,配合生津润肺的食物共同食用,可以有效改善秋燥症状。
03 住:
虽然天气会逐渐变冷,但在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幼儿的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
04 行:
秋季气温舒适,孩子的户外活动也会增多,提醒家长对于幼儿的活动要做到运动适量、动静交替,多晒太阳,增强幼儿的体质。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幼儿的午睡和晚上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家园配合
1.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督促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孩子有发烧或呕吐等不适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为了杜绝传染病在园内传播和蔓延,就诊时请让医生开诊断证明。
2.请及时将诊断结果告知幼儿所在班级老师,不瞒报、谎报,以免使传染病毒蔓延,影响其他幼儿的身体健康。
虽然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幼儿安然度过“多事之秋”,健康、快乐、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