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 荣

作者:毕海明
创建于2022-09-28
阅读 81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闫各庄镇党委积极组织开展“牢记嘱托当先锋 英雄城市党旗红”基层党建示范引领三年行动计划,特别编写了一系列“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基层采风纪实。组工干部通过下基层,收集整理了优秀基层党组织和先进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谨以此,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第一期《光荣》讲述的是闫各庄镇大家坨刘庄村老党员、抗美援朝老战士张国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同感受他深厚的家国情怀。

光      荣

      1938,1957,1960——这一组数字张国祥老人始终不能忘记。虽然已是84岁高龄了,许多往事隐入尘烟,但朝鲜战场的硝烟、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地方建设的奋斗故事……一桢帧,一幕幕,现在提起来依然宛如眼前。

     1938年,张国祥出生在闫各庄镇大家坨刘庄村一户贫苦的农家。那时候的苦,现在提起来嘴里都是涩涩的。肚子总是饿的,能吃上菜粥、白薯就是好人家。冬天的地里一片空无,能烧火取暖的都已经被村民清理无数遍了。老人们常说,孩子们都是见风长,有骨头不愁肉。就这样,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张国祥经历了战乱、解放、建国,对党更多了一份感恩。

      1957年,正值双十好年华的张国祥如愿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梦寐以求的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同年随部队入朝作战。“有一句话形容志愿军战斗生活的艰苦,那就是‘一把炒面一把雪’”,张国祥老人抬头望向窗外,好像能看得很远,“当年部队到了朝鲜,白天因为飞机多,容易轰炸不敢走,都是晚上行军。冰天雪地,没有水就吃雪,肚子饿了就吃干粮,没有菜,吃萝卜干,累了就睡在雪地上。冻伤的战士特别多,战友们脱下鞋子,相互搓雪来缓解冻伤,有的战友冻得双脚没了知觉,战友们就解开棉衣用炙热胸膛为战友暖脚”,说到动情处,想到生死与共的战友,张国祥老人不禁泪湿眼眶……

         入朝第二年的一个傍晚,张国祥所在的连队接到了架浮桥的紧急任务。官兵下水前挽起裤腿、解开上衣,每人拿小半瓶白酒往身上搓,这是为了抵御江水的寒冷,防止抽筋。指战员们在水中作业,一小时一换。入水时皮肤是红色的,待上岸时身上都冻成了紫色。大家休息片刻,就继续往身上搓酒、再跳入江中……每个人都咬着牙坚持,想呆在水里再久点,桥再快点,战友再多歇歇。每次都是指挥员命令出水,强制换人。就这样,在官兵肤色由红到紫的频繁变换中,浮桥黄昏架、拂晓撤,一夜之间,圆满完成架桥、输送过江部队和撤桥任务。讲到当时官兵们创造出的一个个的奇迹,张国祥老人拍拍自己的老寒腿,一股豪气油然而生。因为表现突出,作风顽强,1958年12月部队授予张国祥三等功。

张国祥立功受奖喜报

           1960年,张国祥依依不舍离开部队,退伍回到地方工作,他在大清河盐场一干就是37年。老人回顾几十年的风雨,娓娓道出那时创业的苦累,“凌晨两点起床收盐、担盐,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日复一日地露天作业,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刚开始皮肤被晒得一层层往下脱,血红的肉珠再碰上盐卤那真是扎心痛。每年的七、八、九三个月是产盐的旺季,由于怕台风和雷阵雨等恶劣天气,就要24小时处于‘战备状态’,只要听到组长一声令下,就立刻赶到盐田抢收保卤,那种紧张程度,与从军打仗别无二致”。也就是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在参加家乡建设的“后方战场”,张国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复一年的在平凡岗位上践行自己的初心。

    张国祥光荣退伍

     回顾六十年从军和工作的经历,张国祥老人用最朴实的言语表达了对党的感恩:“生我是娘,教养我是党,党是我一辈子的恩人”。听党话,跟党走,服从组织安排,永远都是党的忠诚战士。

       

  张国祥老党员领受在党50周年纪念章

         曾经的志向少年,如今已是白发老者。心向党,言有物,行有格,这是一代老党员的品质,也是新一代学习的榜样。红色岁月艰苦卓绝,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谨以此文,向所有光荣的建国前老党员、老战士致敬!

    讲到动情处的张国祥老人

  张国祥与老伴李新华幸福合影

阅读 81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