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新青年,我以为应该有六个标准。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六条标准,总的来说,就是科学与民主。要造就一代新青年,唯有用科学和民主并重。
——陈独秀

忆往昔峥嵘岁月——梁启超激昂高呼,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陈独秀慷慨勉励,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周总理殷勤告诫,茫茫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弱冠请缨,闻鸡起舞,吾甚望国人之勿负是期也......
时光荏苒,迩来百余载。看今朝,百年继承,复兴的责任交付当代青年,光荣的使命属于当代青年,青春正年少,立功正当时。百年接续,新青年的精神久盛不衰,更是蓬勃焕发,越发向上,新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2022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一百周年,会议上习主席寄语青年:‘‘ 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党与国始终激励着人们,始终将国与家紧密联系,国与人紧密联系,更与当代青年紧密联系。

国家为我谋福祉,我为祖国做贡献。 22岁的方璇从大学毕业,看到仍处于贫困的乡亲们,毅然放弃大城市的工作,选择回到偏远的桂东县,做一名大学生村官,一如她所说的:‘‘ 家乡需要我,我便回来。” 她将信仰化作力量,扎根基层,艰难奋斗,展示青春的激情,贡献自己的光亮,如夏花般灿烂。但,她的生命被定格在了26岁,在前往扶贫的路上突发车祸去世。去世前的最后一通电话,“乡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为贫困群众争取了35个就业岗位。”正如报道所说,如同流星,燃烧着自己,闪耀着灼灼光华,照亮了乡亲们通往幸福的道路。她的足迹将永远留在她走过的山间,她也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2007年,一个普通的广西小乡村诞生了一位不普通的婴儿。水中的精灵——奥运冠军全红禅,14岁的少女在东京奥运会上一战成名,10米跳台,5个动作,3跳满分,一举夺得奥运冠军。接受采访的时候,她提到:“我妈妈生病了嘛,然后就很想赚钱回去给她治病,然后得赚很多钱,然后治好她。”作为一名运动员,她是成功的,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东京会场;作为一个女儿,她是孝顺的,努力赚钱为母治病,为家庭分忧解难;同时作为一位新青年,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成功背后的艰辛也只有她自己才真正知道吧。

疫情无情人有情,山火肆意人有义。从武汉到海南,从凉山到重庆,不管是像雾霭笼罩般的疫情,还是如猛兽肆虐似的山火。中国青年始终奔赴在第一线,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千里驰援抗疫情,警民一心灭山火,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白衣天使,山城骑士,是社会对当代青年的不吝赞扬,是国家寄希望于我们,更是我们当代青年自身意志的高度彰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道阻且长,我亦往矣。无论你的职业是平凡还是伟大,无论你是平庸还是出众,我相信危难面前,我们都将身先士卒,因为这就是中国的新青年!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换,不变的是青年们的定位:社会的新砥柱,时代的弄潮儿。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作为新青年的我们,应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志气,主动挑起国家的重担;应有问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气魄,锐意进取,给国家注入新血液;应有千磨万凿还坚劲,仍尔东西南北风的毅力,在发展的道路上矢志不渝的前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青年一代,有冲劲,有干劲,有智慧,有精力,有思想,敢创新,敢担当,敢叫日月换星辰,定将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定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新青年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这是历史的必然,这是我们的使命。社会需要青年,时代需要青年。仰观寰宇,斗转星移,也许我们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时光浪潮洗去。但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坚守不会,后人将站在我们化作的浪潮上,开拓进取,继往开来,奔赴向前。当下新青年的我们必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因此青春无悔,于国无愧。
新青年是春日的新芽,是夏夜的清风,是金秋的硕果,是寒冬的暖阳。有青年,所以有希望,请让我们在最美好的年龄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学习青春好榜样,做自贸港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