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是2022省骨干校长高研班学习的第七天,今天也是理论学习的最后一天,上午由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陈劲茹老师为我们做了以“综合育人,实践强师”为主题的讲座,下午各组按培训计划奔赴跟岗学校。
今天虽然是理论学习的最后一天,但是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丝毫没有因时间推移和疫情等多种困难的影响而减退。一大早,大家怀着对知识渴求, 迫不及待的来到教室,静待课程的开始。

课程开始前由李晓嫦校长的带领下,全班同学朗诵《可爱的中国》的诗歌拉开了序幕,通过朗读将学习的热情升温,也提高了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


来自茂名市第二中学的梁任华校长介绍今天上午授课的老师。

上午主要由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陈劲茹老师以“综合育人,实践强师”为主题的讲座。陈老师从区域开展综合活动课程的思考、基本思路、综合育人“41”模式、实践强师的“SET”模式和南海综合实践活动打造学校特色的3间学校案例等五个部分,阐述如何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达到强师、强校路径。
第一部分,陈老师为我们分析了区域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一是区域课程认识不足,学校课程开设或被弱化,或不符合规范,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有待提高;二是“无课标”、“无教材”课程发展无依据;三是专业专职师资配置不足,师资队伍对课程的认识不足。
第二部分,陈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区域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思路。一是立足本土,扎根乡土特色;二是系统规划,有序推进区域开展综合实践课程。
第三部分,陈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区域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41”模式。一是多能力定位,多学段递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综合化;二是双层联动,内容共生,为核心的课程内综合化;三是内外互动,序列推进,为核心的课程综合化;四是多主体参与,多形式结合,为核心的课程综合化。

第四部分,陈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区域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教师发展的"SET"模式。一是区域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教师发展的"SET"模式存在的问题;二是结合区域实际逐步构建起“目标引领-任务驱动-评价反馈”三位一体的区域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教师发展的模式;三是目标引领,形成区域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教师五维四阶发展路径;四是任务驱动,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培养“三化”实施策略;五是评价反馈,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三四五”评价模式。
第五部分,陈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佛山南海区三所学校通过区域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后从薄弱学校变成强校,名校的过程和具体做法。

来自河源市紫金县古竹中心小学的曾志辉代表第二组作小结。通过陈老师一个上午近3小时非常具体的阐述,让大家充分了解了区域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强师强校的理论依据、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让大家受益匪浅,给在座校长开发综合实践课程指明方向,理清思路,坚定信心,从而让校长们在之后的办学过程中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孩子们更加全面发展。

第二组组员线上线下认真听课做笔记。
下午2:00各组按培训计划,奔赴各跟岗学校,进行跟岗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