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促教学齐进,借课堂扬传统文化

会飞的猪
创建于2022-09-24
阅读 4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为了更好地传承我们民族的瑰宝,西山区前卫中学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功能,依托语文课堂,结合《新课标》理念,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优化课程内容的结构,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将古诗词的写作融入日常教学,从“鉴赏”到“写作”,使学生真正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乘着《新课标》引领课程改革的东风,前卫中学初三年级语文教师杨炜,认真研读《新课标》及教材,并结合自身特长,进行了诗歌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实践。《新课标》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要具有情境性、实践性与综合性。杨炜老师结合中秋节创设了“穿越时空的扣响”,学古人借月抒情这一学习情境,将学生带入了诗歌的天地。

       从诗歌鉴赏,诗歌朗读、诗歌写作三方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展开教学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热情高涨。不仅学会了诗歌鉴赏的方法,还掌握了诗歌朗诵的技巧,更为可贵是,在学会现代诗的写作之后,他们还学会了古诗绝句的写法。

07:50

       此外,学生们在杨炜老师的指导下,还组织开展了诗歌朗诵比赛,将所写古诗用视频的方式发表出来。古有文人骚客望月寄情,今有中学少年写月抒怀,穿越时间空间,在杨炜老师搭建的教学时空里,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了苏轼笔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意愿。

05:17

       此次诗歌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既是对《新课标》理念的一次教育教学实践,也是语文课程传承传统文化功能的体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相信,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定能让前卫中学的老师们在教育教学的领域里推陈出新,大放异彩。

阅读 4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