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全套资料【考点手册+历年真题(视频讲解)+题库+考前模拟】
免费下载>/Ebook/987853.html
当前位置:首页 > 编辑出版 > 编辑出版类考试 > 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 出版专业(中级) >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2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的考点手册,本书遵循2022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编排,共分为11章,并根据最新版教材、历年真题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每章的常考重难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提纲挈领,方便考生快速理解并掌握核心考点。
作为该考试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核心考点表格化,通俗易懂易记
本书大多数考点采用表格形式归纳,在全方位把握核心考点的同时,提纲挈领地呈现重要的考点、难点,脉络清晰,一目了然,更容易记忆。
2.下划线+能力等级标记,透彻剖析核心考点
本书每章的核心考点均按大纲要求对能力等级做了标记,分别为掌握、熟悉和了解,并对关键词用下划线作了标记,方便考生更有针对性地复习。
目录
说明:本全套共包括1种电子书、2种题库。
【全套产品】
202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考点手册
202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题库【历年真题(部分视频讲解)+章节题库】
202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考前模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
真题试做
一、选择题
1关于出版物的特殊性,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版物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
B.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决定了出版物的其他特性
C.对出版物的正常使用一般都能产生正面效用
D.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天然统一的
【答案】A
【考点】出版物的特殊性(13)
【解析】出版物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特殊性。②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关系上的特殊性,即出版物的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既可能一致,也可能背离,其使用价值不能完全决定出版物的其他特性,这是出版物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的特殊性。另外,在一般情况下,一般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通常都能产生正面社会效用。但出版物的使用价值既可能产生正面社会效用,也可能产生负面社会效用。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上的特殊性。即出版物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既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同甚至对抗。
2、北宋时期重要的理学家不包括( )。
A.周敦颐
B.朱熹
C.张载
D.程颢
【答案】B
【考点】中国古文化常识中的儒释道文化(5)
【解析】儒学发展到宋代,演变为理学的新形态。北宋是理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重要的理学家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其四人与邵雍合称“北宋五子”。B项,朱熹是南宋理学家。南宋是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期,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四书集注》等。
【拓展】宋明时期,文化特有的风貌是理学及心学的建构与发展。北宋石介、胡瑗、孙复是理学的先驱,周敦颐是濂学奠基者,其他重要代表有象数学的邵雍、关学的张载、洛学的程颢和程颐。南宋闽学的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南宋陆九渊将理学向“心的方面发展,形成理学中的心学一派。明代王守仁是心学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总的来说,这个时期,中华文化趋于成熟和精密。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包括( )。
口A.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口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口C.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口D.坚持质量与效率相结合
口E.坚持党管出版
【答案】ABE
【考点】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28)
【解析】为了充分发挥出版工作正确影响社会的作用,出版工作者应该在工作实践中坚持贯彻、执行一些基本方针原则,包括:①坚持正确政治方向;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③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④坚持质量第一;⑤坚持改革创新;⑥坚持党管出版。
2、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有( )。
口A.通过市场调查发现读者需求
口B.及时修订、再版各种优秀出版物
口C.实施数字印刷工程
口D.打造品牌并扩大其影响
口E.开发实体书店等销售渠道
【答案】ABD
【考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维护(6)
【解析】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常见的有如下几种:①善于发现社会需求。②整合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③及时更新已有成果。将社会的各种精神文化新成果与已有出版物中的精神文化成果结合起来,便能形成新的出版物。如及时修订、再版各种优秀出版物。④着力打造品牌并扩大其影响。⑤开发国外资源。⑥组合运用多种媒体。
三、综合题
1、审稿题:审读短稿,按照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
出版活动由创作、编辑、复制、发行等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缺一不可。
出版学是研究出版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就是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出版活动本身的规律。
出版活动与社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有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又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出版物是出版活动的成果,集中体现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具有与一般物质产品相同的特点,是出版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出版物分为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四大类。
在信息网络兴起后,出版单位常常会将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的作品登载在信息网络上,供读者浏览、阅读、使用和下载。这些通常被称为“网络出版物”。网络出版物没有特定的物质载体,也无需运送,因此其出版过程只有精神产品生产阶段,而没有物质产品生产阶段和产品流通阶段。
出版业是从事出版活动的社会行业,也是出版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出版业是一种社会主义经济产业,具有意识形态性,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产业,具有产业经济属性,因此,还要善于在市场竞争中把产业做大、做强,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
出版学的研究对象还包括出版物市场、出版专业人才培养、出版管理体制、出版法治建设、出版史和新闻评论等诸多内容。
【答案】
(1)“出版活动由创作、编辑、复制、发行等要素构成错误。出版活动由编辑、复制、发行三个要素构成。应将“创作、”删去。
(2)“一方面,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有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又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错误。应改为“一方面,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出版活动作为意识形态和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又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3)“具有与一般物质产品相同的特点”错误。出版物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具有与一般物质产品不同的特点和内在矛盾。
(4)“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出版物分为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四大类”错误。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出版物分为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五大类。
(5)“出版单位常常会将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的作品登载在信息网络上”不完整。出版单位常常将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优化的作品登载在有线或无线的信息网络上,或者通过这些信息网络发送到用户端。
(6)[这些通常被称为“网络出版物”]表述不完整。应改为[这些通常被称为“网络出版物”或数字出版物”]。
(7)“因此其出版过程只有精神产品生产阶段,而没有物质产品生产阶段和产品流通阶段”错误。网络出版物的物质产品生产阶段和产品流通阶段交织在一起,没有明显的界限,物质产品生产阶段没有产品匹配组合和包装的步骤,在产品流通阶段没有运送物质载体的过程。
(8)“我国出版业是一种社会主义经济产业”错误。我国出版业是一种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9)“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错误。出版业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10)“出版法治建设”错误。应改为“出版法制建设”。
(11)“新闻评论错误。新闻评论不是出版学的研究对象,应删去。
热门推荐
202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全套资料【考点手册+历年真题(视频讲解)+题库+考前模拟】
202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考点手册
202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题库【历年真题(部分视频讲解)+章节题库】
202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考前模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
更多考研资料请登录零丁学习网,搜索考试关键词,即可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