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协作,共助青教成长!—记2019年12月24日地理组李敏赛课

李敏
创建于2019-12-26
阅读 12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由咸阳中学举办的“咸中风采教学循环赛”已经圆满落幕,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非常感谢也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切身感受到了学校对于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视,也亲身感受到了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各位老师的关怀与帮助,是你们的爱意让我们成长的更为迅速。同时,通过听评其他参赛教师的展示课以及赛后反思活动,我受益良多,也明白咸阳中学人才济济,日后须得加强自我要求,落实听评课以及自我反思,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在此次参赛过程中,我深深感谢地理组的所有教师,他们不厌其烦地帮助我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课程结构调整、内容完善、细节点拨,牺牲下班时间指导我如何将本节课讲得生动有趣的同时又最终落地地理核心素养,传授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在不断磨课、不断细化的过程当中,我也明白他们的优秀是源于平时的严谨、十年如一日的保持教育初心、时刻在扩充新的知识,这正是我们青年教师所容易忽略的地方,教会我:你是什么样,那么你的学生将是什么样,再一次让我体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内涵,也明白自己所肩负的使命之重要。

      本次赛课的课题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堂以地理三行书信“我是摩尔曼斯克港,你是北大西洋暖流,因为你的到来我的世界成了不冻港”引入,旨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要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尝试用美的方式去表达。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沿岸气候、渔场分布、海上航行以及海洋污染这四个方面,因此教学上设计了学生较为熟悉的四个案例进行讲解,旨在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会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地理事物,树立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观。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案例中,结合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的了解引导学生绘制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分布图,分析郑和为何选择冬季出发而夏季返航。该教学环节体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绘图、读图的地理素养。近年来,厄尔尼诺引发的全球气候异常备受关注,因此本节课以“厄尔尼诺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收尾,激发学生探究欲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本节课的亮点:

1.导入语言优美,富有情感,干净利落,与后面教学内容相呼应;
2.本节课以四个探究活动贯穿始终,分别运用案例或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四大方面影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加工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求。
3.课堂中无声地渗透了资源观、环境观、海洋观、可持续发展观等地理学科素养;
4.大量搜集史学资料如郑和下西洋、哥伦布航海等,体现了学科间的综合;
5.多媒体制作精美,生动形象;板书规范,尤其是绘图功底比较扎实;
6.选用的课堂检测题典型且综合性强,突出本节课重难点。
课后反思:
      作为青年教师参与此次“咸中青年教师循环赛”后,我收益颇丰,但同时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就本节课而言,做反思如下:
一、教学严谨,化繁为简
      在本组教师反复地对本节课进行打磨时,我发现我的问题之一:把握不好教学的深浅,重难点区分不大。例如在讲解洋流对澳大利亚同纬度东西海岸气候的影响研究活动中,过分强调两地气候如何判读,而弱化了气候特征。问题之二:问题指向性不够明确。一节课成功与否,师生互动非常重要,而有效性的提问以及简明扼要的引导尤为重要,否则很容易导致课堂组织散乱无章。
二、心怀大局,抓住细节
      赛后,田甜老师提出:对于沿岸气候的形成有必要明晰洋流只是其中的一项影响因素,尽管这部分内容在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中会展开讲解,但此处的确应该明晰到位,避免学生出现误解。由此,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不仅要心怀星辰和大海,更要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这份责任,注重日常教学中的每一件事情,抓住细节,不断加强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专注教学。
阅读 12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