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工作要求,确保师生员工顺利返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由政教处牵头,教务处协作,于9月15日晚7:30开展了线上卫生防疫身心健康教育讲座。
抗击疫情,居家乐学,守护心理防线更是显得至关重要。为大家授课的是我校朱意菊老师,毕业于赣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三级心理咨询师。
朱老师说:“面对当前疫情的不断变化,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近期,大家可能会感觉到慌张、不知所措、出现抱怨、焦虑等情绪,甚至感到沮丧、孤单。担心学习受影响,担心自身健康、安全”。每个人应对疫情变化的心理反应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心理方面:会感到紧张、焦虑、恐慌、不安、委屈、愤怒、绝望。害怕自己或家人感染病毒......
二、生理方面:会出现胸闷、心慌、头晕、胃口差、睡眠差、容易疲劳、血压升高、可能还会伴有失眠。
三、行为方面:比如会显现反复洗手,易发脾气等这样一些情况。
四、认知方面:会认为自己很没用,不够努力,对不起别人,感叹生命如此脆弱等等。
朱老师表示:“其实,这些反应是我们面对异常事件后可能会出现的正常的应激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和持续时间,我们要接受在疫情防控期间可能会出现的这些反应,允许自己有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 ”。
疫情下,我们出现这些反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该如何调整心态呢?
心理疏导方法
1.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
首先,我们要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若出现了恐惧、焦虑的情绪时,请对自己说:这再正常不过了。社会心理学勒温公式就指出,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正常要看个体特征及其所处的环境。当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发生变化时,我们应该做到的是理解和接纳。
2. 要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接纳自己的情后,我们可以识别自己的情绪,并给它们命名,进而觉察自己脑海中同时出现了哪些认知。比如,如果我们感觉到焦虑、紧张,那么我们脑海中出现的认知是:“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此外,如果我们出现了恐惧、害怕等情绪时,那么我们脑海中出现的认知是“担心家人的安全,害怕自己被感染”。当识别这些情绪和认知后,我们就可以采取行为去验证。比如,我们要做好个人防护,用核算检测的阴性证明来告诉自己是安全的,并没有感染病毒。线上学习也只是暂时的,是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减少对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
此外,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朱老师给大家提出“五个一”
1. 制定一个计划
2. 钻研一件事情
3. 进行一项锻炼
4. 寻求一个自我关怀
5. 营造一个情绪宣泄通道
教情绪安抚练习
呼吸放松法:用鼻子吸气,保持3秒钟,心理默数1-2-3,停顿1秒钟,再把气体缓缓地呼出,心中默数1-2-3-4-5,重复3-5次。
这次“疫路同行,从心出发”的心理讲座使同学们了解到各种心理妙招,科学调节和管理不良情绪,积极主动寻求帮助,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学习和生活中。
我们来听听1-3年级的同学们看完讲座后的感想
我们来看看4-6年级的同学们看完讲座后的感想
通过这次心理讲座,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学习调整好个人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保持心理平衡,乐于学习,合理的安排时间。
如果自我调试效果不好,焦虑,抑郁等不适情绪超过两周不能缓解,应当寻求心理老师的专业援助,我们修水十小心理团队的老师都是有专业的辅导能力,也可以联系修水心理协会。热线:0792-7661122
图片、视频:十小全体班主任
编辑:刘星星
初审:熊辉南 张海飞 王小年
终审:张敏峰